悦纳自我

2015-10-21 19:55杨丽娟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期

杨丽娟

摘 要:身体意象是个人脑海中对自己整个身体所形成的心理形象,包含身体知觉和身体概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揭阳地区职校技校生身体意象成因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找到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身体意象观念。

关键词:职校技校生;身体意象;评价态度

一、引言

身体意象(body image)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的看法,即身体是自我的一个象征,它是个人脑海中对自己整个身体所形成的心理形象,包含身体知觉和身体概念。国外研究表明,青少年对自己身体的态度与其自我接纳有关,外表对个人自尊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身体意象虽然是一种“主观的经验”,似乎只牵涉生理外观,实际上却是心理的认知现象。我们怎样把自己身体的这一幅画面转换成心智上的印象,这就是身体意象。

二、研究对象及过程

本研究采用“身体意象成因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揭阳市高级技工学校、揭阳市综合中专、揭西第一职业学校、普宁职业技术学校的400名职校技校生进行调查,有效回收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81%。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利用学生休息时间进行个别访谈,并记录下来。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身体外貌的自我评价

接受、欣赏甚至是热爱自己外表,且大部分时间对自己身体感到满意的人,身体意象就是积极的。拥有积极的身体意象,就意味着更重视自己的身体可以做什么,而不仅仅关注自己是否好看,不单凭外表来判断自我价值。相反,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外表不符合家人、社会或媒体的理想标准,特别是当他们把自己与媒体宣扬的标准美女帅哥作比较时,往往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于是就形成了消极的身体意象,甚至看不见真实的自己,从而产生焦虑或自卑的心理。

2.家庭

家庭是人格形成、人格社会化及人格发展的中心。儿童自出生获得父母的遗传开始,在父母所制造的环境中生活,受父母的知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并与家庭外的因素交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日后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于子女外在美方面较为重视,并常常与求职成功与否相联系。因此,家庭对子女身体意象深层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同伴

同伴又称同辈团体,指年龄、权力、地位大致相同的人所结合而成的团体。个体进入青少年时期后会寻求自我的认同,并进一步透过同伴的互动,产生集体心理及其行为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呈现出所谓的“自我”,他们会修饰自己的外表,希望能呈现出自己希望被看到的样子。调查结果显示,个体会按照自身特质归属于某一同伴团体,同伴团体同时也对个体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同伴身体外观的相近以及对身体的态度评价,都会影响其对身体意象的形成。

4.媒体

身体意象是相当有弹性的,容易受到社会的暗示而产生反应,传播媒体创造出社会认可的标准体型来造成个体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媒体在个体印象中留下的身体意象部分是极为深刻的,甚至他们会试图按照其标准来改变自己的外在形象。

5.性别、年龄对于身体意象成因的差异

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注:*P<0.05,**P<0.01。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性别上男生和女生在父母对外貌的评价态度、改变身体外在特征的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更注重外表,并且愿意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改变自己的身体外在特征。年龄上,在父母对外貌的评价态度、改变身体外在特征的行为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四、建议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身体观和价值观

外表对于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想要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应该要凭借自身的内在美、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学校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班会课、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身体观和价值观。

2.利用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大众传媒具有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它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对广告媒体中扭曲的身体观进行讨论和批判,或者对广告内容进行约束,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身体观念。

3.帮助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媒体形象

告知学生杂志和电视中呈现的理想男女形象往往是经过精挑细选或是人为加工的(例如:化妆、整容、图片处理等),并不是真实和天然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平凡普通的。如果学生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在同媒体形象进行对比时就不会产生消极的价值观。

4.社会对媒体形象的规范

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媒体形象对青少年身體意象的影响。如,意大利已颁布法令严禁低于16周岁,体重指数低于18,患有“厌食症”的模特登台或拍摄广告。

五、结语

希望借这一研究使我们教育机构甚至整个社会更加重视学生身体意象的形成和发展,并在学校教育中努力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身体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武,杜乾君.主动减肥女性的体像与自尊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

[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