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2015-10-21 16:30王雪燕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王雪燕

[摘 要]语文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为此,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21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语文学科任重道远

校园暴力事件或学生自杀的报道频频出现,而这大都是因为当中的一些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令人痛心疾首的。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然而,就目前大多数的学校状况而言,因为场地、师资、设施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把心理健康教育单独作为一门学科来开展是不太可能的。综上所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在各学科中的渗透。学科的老师,只要对学科的内容深入研究,从中是可以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一些心理教育内容的。而语文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较之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倾心倾力,不断地探索与研究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语文学科得天独厚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多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与做法。

1.以正能量形象人物为榜样,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我先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周恩来的资料,让学生初步感知周恩来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文中,拓展文本,激发学生树立爱国之志。课堂上,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我又出示补充材料——“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火烧圆明园”等,让学生直面历史,从心底唤起民族意识,萌发爱国之情。

2.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体验并内化自身品质

有些教材不需挖掘,心理教育因素显而易见,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直接利用文本,为学生创设情境,与文本进行对话,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当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小马第一次过不了河,而第二次却能过河?”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小马、老马、老牛、小松鼠,进行角色对话。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小马两次过河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才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并且从中感悟到:面对困难要动脑思考,勇于尝试与实践,如果事事依赖大人将难以成长。

3.理性对待负能量的影响,正确疏导负面情绪

语文教师应理性地对待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确消除有可能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

(1)负面暗示过分,如何利用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中的林园园留给学生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吝啬、自私、不乐于助人。这是个反面教材,有较重的负面影响。学了课文后,我就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林园园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交流中懂得了应该怎样做,并发现林园园也有可爱的一面。

(2)当评价没有标准时,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三个儿子》一文中写到:在妈妈们很吃力地提着一桶水时,第一个儿子翻跟斗,第二个儿子唱歌,而第三个儿子马上过去帮妈妈提。如何评价这三个儿子?选这篇课文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学生向第三个孩子学习,可如果认为翻跟头、唱歌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这样的价值观有失偏颇。

(3)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何选择与应对才是明智的?学了《丑小鸭》后,很多学生认为丑小鸭离家出走的做法是对的。我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此梳理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是因为它离家出走吗?丑小鸭离开家后,它的生活就好过了吗?丑小鸭在家里遇到挫折时,如果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它还需要离家出走在外面遭罪吗?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怎么做?我引导学生逐一回答完这几个问题后,他们不再赞成丑小鸭离家出走的做法了,并从中明白:面对困难和挫折,只有勇敢面对,用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如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从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取出来,可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从而开辟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片天地,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