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荫观花佳卉——野牡丹科植物渐成新宠

2015-10-22 06:10浙江吴棣飞
花卉 2015年11期
关键词:习性盆栽花期

浙江/吴棣飞

近年来野牡丹科植物在我国花木市场日益走红,渐成新宠。如“宝莲灯”,其中文名为粉苞酸脚杆(Medinillamagnifica) (图1),原产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热带雨林地区,由精明的荷兰花卉生产商开发后成为花卉中的贵族。宝莲灯于20世纪末进入我国市场,价格一路高走,即使国内花商引进并且在国内繁育后,由于受到产量的限制,目前售价也居高不下,成为小富人家的奢侈品,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如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semidecandra) (图2) 是我国从南美洲引进的新品种,因其花期长,观赏性突出备受广大花卉爱好者的青睐。其生长适温在22~30℃之间,在我国华南地区适合露地栽培用于庭院、公园绿化,亦可盆栽观赏,现多见于花木市场。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其中以热带美洲最多。我国有25属约160种,其中6个属为中国特有。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四川至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种类以云南最为丰富。本科植物许多种类除可作药用、食用外,多个属种如野牡丹属、金锦香属等多种植物叶形奇特,花大艳美,观赏价值高;且耐荫能力突出,在半荫条件下能正常开花;尤其我国种质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可被选育用于城市环境美化绿化。目前野牡丹科植物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其观赏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笔者近些年一直从事野牡丹科植物野外种质资源的调查与收集,粗略成文,抛砖引玉,望引起有关科研部门的重视。

1.地菍 (Melastomadodecandrum) (图 3)

形态:匍匐小灌木,高约10厘米。茎匍匐或披散。叶片坚纸质,椭圆形。聚伞花序有花1~3朵;花瓣粉红色或紫红色,花瓣5;果坛状球形,肉质,熟 时 黑紫色,可食用。花果期6~10月。

产地:广泛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的山区丘陵地带。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半荫,不耐寒,喜排水良好的砂质酸性土壤。

繁殖:一般春季扦插繁殖。因其节上生根,扦插繁殖成活率高,可达95%以上。

应用:花艳丽,果可食,因茎匍匐,可盆栽作吊盆观赏。公园、庭院栽培可作耐荫地被,因其生长慢,先期定植要密植,形成地被层后,效果极佳,杂草难以入侵。

2.秀丽野海棠(Brediaamoena)(图 4)

形态:常绿小灌木,高约80厘米。叶对生,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顶生圆锥花序,花序上有具柄的腺毛,花淡红色,花瓣4。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产地:产华东、华南及湖南等地。生于山坡路边、林下或灌木丛中。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与半荫环境,不耐寒,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繁殖:繁殖较为困难,且生长缓慢,野外看似小苗状,实际生长年限可能已达4~5年。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很低,约在40%左右。采用空中压条的方式成活率较高,可达70%左右。

应用:花序娇艳美丽,叶色翠绿,耐荫能力强。可作庭院、公园林下花木,亦可盆栽观赏。

3.肥肉草(Fordiophytonfordii)(图 5)

形态: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高30~100厘米。叶对生,宽披针形至卵形。花两性;由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花瓣白色带红、淡红色。蒴果倒圆锥形。花期6~9月,果期8~11月。

产地: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生于海拔540~1700米的山谷疏、密林下阴湿处或山坡草地土质肥厚地。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半荫环境,不耐寒,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繁殖:可扦插繁殖,成活率在50%~60%左右。

应用:可作林下耐荫地被,亦可盆栽观赏。

同属常见近似种:

斑叶异药花(Fordiophytonmaculatum):与肥肉草的区别在于叶上有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白色斑点。花期7~8月,果期9~10月。产于浙江、江西。观赏价值较为突出,可作中小型观叶盆栽,亦可配置于林下荫处。(图6)

4.叶底红(Brediafordii)(图 7)

形态:亚灌木,高1~2米。叶对生;叶片纸质,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基脉5条。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花瓣紫红色。蒴果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于浙江、江西、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山谷林中。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与半荫环境,不耐寒,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繁殖:扦插繁殖,成活率在40%~70%左右。

应用:耐荫能力强,可作林下地被。

5.金锦香 (Osbeckiachinensis) (图 8)

形态:直立半灌木,高可达50厘米。叶对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有花2~8朵;花瓣4,淡紫红色。蒴果紫红色。花果期7~11月。

产地: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生在空旷山坡上。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为宜。

繁殖:扦插繁殖,成活率在50%~70%左右。

应用:可作林下耐荫地被,亦可盆栽观赏。

同属常见近似种:

朝天罐(Osbeckiaopipara):灌木,高达1米。与金锦香的区别在于叶片较大,卵状披针形。花较大。花果期8~11月。(图 9)

6.短毛熊巴掌(Phyllagathiscavalerieivar.tankahkee)i(图10)

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0~15厘米。叶片广卵形或广椭圆形,两面绿色,有时叶脉带红色。伞形花序,顶生,花粉红色至紫色。蒴果杯形。花期5~8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生于海拔300~1400米的山谷、山坡林下阴湿处及水旁。

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与半荫环境,不耐寒,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繁殖:可扦插繁殖。成活率在60%~70%左右。

应用:本种叶形奇特,可作中小型观叶盆栽,用于书房、案头、窗台等处。亦可作林下耐荫地被。

小结: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限制野牡丹科植物在园林中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为种苗扩繁难。野牡丹科植物的大部分种类一个蒴果能够产生成百上千粒种子:种子极小、无胚乳。自然条件下,种子发芽成活率很低。且从种子到植株开花结果的年限很长,如野牡丹属需要5年以上。此外野牡丹科植物普遍萌蘖性不强、生长缓慢,插穗较难取得,且扦插成活率亦不甚高。这些问题都是今后需研究解决的重点。此外还可通过组培手段和现代生物技术等进行遗传性状改良,从而选育出更具观赏价值、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系,相信不远的将来,野牡丹科植物会成为园林植物中的又一“奇葩”。

猜你喜欢
习性盆栽花期
螳螂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是怎样的呢?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习性养成要趁早
仙人掌盆栽
盆栽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
“丑八怪”的盆栽
容颜盛放,花期未至香谢凉
汉服有礼——陌上又花期,相思又一年
中介体亚基基因NtMed8在烟草花期调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