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性格

2015-10-22 06:12刘统
花卉 2015年7期
关键词:大跃进彭德怀国防部长

刘统

一、误会酿成斗争

在长达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彭德怀一直是毛泽东最为倚重的战将。新中国成立之初,彭德怀临危受命,指挥抗美援朝作战,打败了现代化的联合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回国之后,他又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但此时,他与毛泽东的关系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俗话说“功高震主”,毛泽东最重视军队,但彭德怀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对毛泽东请示不够或不及时,使毛泽东感到彭德怀权重位高,越来越难以驾驭。毛泽东后来批彭德怀“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指的就是这一段时期。

1958年5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准备对付党的分裂”,就是针对彭德怀说的。25日,中共中央八届五中全会上,毛泽东提议养病几年的林彪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位居彭德怀之上。彭德怀处于一个尴尬地位,他向中央提出不再担任国防部长的请求。

1959年3月,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当彭德怀再次向毛泽东提出不再担任下一届国防部长时,毛泽东严厉地说:“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还不够吗?”彭德怀“噤然无语”。

此后,毛泽东与彭德怀的关系骤然紧张,冲突也公开化。彭德怀在几次公众场合,说了针对毛泽东的话。秘书们记载:1956年11月,彭德怀到某部视察,看到墙上《军人誓词》 第一条是“我们要在毛主席领导下……”,他说:“这个写法有毛病,现在的军队是国家的,不能只说在哪一个人领导之下。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毛主席死了谁领导?今后要修改。”1959年1月30日,他在后勤学院学员毕业大会上讲话又说:“躯壳都是要死的,人家说万岁,那是捧的,是个假话。没有哪个人真正活一万岁。”

这些话都是大实话,但在那个个人崇拜的年代,这些话都是很“犯忌”的。

这些矛盾和成见,两个一直没有机会当面交心,来缓解和消除。到了1959年的庐山会议,终于发展为政治斗争。

二、反“左”变反右

毛泽东召集庐山会议,初衷是要纠正“大跃进”运动中“左”的做法,使国民经济不致失控。既然是摆问题的会议,与会者难免要反映地方上的一些真实情况。当时已经出现了饥荒的前兆,情况相当严重。彭德怀回到家乡视察,“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他极为焦虑。他上山就直言“大跃进”的问题很严重,斥责地方干部向中央报假情况。为了引起毛泽东的重视,他在7月14日给毛写了一封长信,反映了他对“大跃进”的意见。

这封信今天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反映的都是真实情况。只是信中用了“有失有得”和“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说法。毛泽东当时没有表态,只是给信起了个名字:“也没往深处想。其实,这是毛泽东即将发起政治斗争的信号。

彭德怀的信下发后,许多干部表示赞同,一些意见反馈到毛泽东那里,引起他的高度关注。

有位中央负责同志反映:彭德怀信中批评“大跃进”的话,和苏联赫鲁晓夫批评我们的话差不多。彭德怀刚去苏联访问,是不是取了什么经回来?这纯属猜测。1959年6月,彭德怀率领军事代表团到东欧和苏联访问,在阿尔巴尼亚正好与出访的赫鲁晓夫会面。期间有三次外交礼仪性的会见,其实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也没谈。但毛泽东却认为彭德怀是去苏联“联味”,“取经”,怀疑彭德怀是“里通外国”。

另一位中央负责同志反映:彭德怀在小组会上说“如果不是中国工人、农民好,可能要请红军来。”彭德怀作为军队的主要负责人说这个话,严重刺激了毛泽东。毛泽东历来最重视军队,所以毛泽东后来批彭德怀的时候讲:“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找红军去。”

还有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汇报:“彭德怀在山上拉队伍,人都快被他拉过去了。”这就引起毛泽东的警惕,认为彭德怀是在向他的领导权和权威提出挑战。后来毛泽东批彭德怀的时候说:“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在于争取群众,组织队伍。”这样,彭德怀的罪名就升级为“篡党夺权”了。

出于这些考虑,毛泽东认为彭德怀不是简单的提意见了。因此,毛泽东下了决心,在7月23日大会上对彭德怀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庐山会议形势急转直下,由纠“左”变成了反右倾,并将彭德怀、张闻天、黄克诚、周小舟等人打成“反党集团”。

猜你喜欢
大跃进彭德怀国防部长
“大跃进”运动与中国卷烟生产和消费的常态化
药品审批困局:从“大跃进”到“大塞车”
“大跃进”后的产能过剩与城市工业的增效改革
彭德怀咬文嚼字
彭德怀的军事秘书谈彭德怀
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三次较量
指挥“保卫西安”作战时的彭德怀
大跃进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