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新疆人才开发路径的思考

2015-10-22 03:19王杰张爽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一带一路

王杰 张爽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提出,新疆即已然进入一个发展的新时期。新疆作为该战略的核心区,如何合理高效的选对人、用好人、留住人,是新疆人才开发的重要问题所在。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通过分析新疆当前人才开发的现状,对新疆人才开发的路径进行探讨,对新疆以后人才开发具有理论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路径

一、新疆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我国著名的种植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占据了很重的位置,但是由于新疆的自然环境恶劣、薪酬待遇较低等原因,导致了许多内地人才不愿意到新疆工作,而新疆本地人才也逐渐转向的内地流动。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已有20多万人才流出区外,人才流出量远远大于流入量,其中高学历人才占的比重较高。例如一些派出进修的高学历人才,在派出后就不想再回到新疆工作。在流出的人才中,有荣获国家突出贡献奖的专家,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更有自治区学科带头人。还有一些人才流失是来自内高班的学生,新疆每年考入内高班的学生约为1.2万人,仅仅只有20%左右的人才会返回到新疆工作。

(二)人才开发水平较低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在开发能力上仍存在不足,每万人中人才数量不到380人,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数据。

其中新疆企事业单位主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已满足当前新疆发展的状况,但是,在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科学研究人员开发较低,主导产业的急需人才缺少,金融、电子、证券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实用性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高层次的创新性人才更是稀缺。

人才缺乏是新疆高校发展的最大短板,与中国内地同类大学相比,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差距较大,新疆人力资源的开发就不能够全面,开发水平就比其他地区偏低。

(三)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据新疆统计年鉴1,2010年新疆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分别占各类人才总数的0.43%、16.31%和37.95%,远远低于内地发达省区。据统计资料表明2,新疆直接从事科技研究的人员在2.5万人左右,占新疆社会劳动力总数的2.5%左右,其中直接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7000人左右,占社会劳动力总量仅有0.09%左右.新疆较低的科技活动程度,使得人力资源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创造性贡献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可见,新疆人才资源学历偏低,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四)人才培养制度不完善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环境恶劣,导致新疆人力资源开发有很多制度性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员流动

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但是,对于新疆当前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新疆的人才是不能完全地自由流动,户籍制度、档案制度等有关的人口管理制度大大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从而使有关部门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

(2)用人方面

首先,障碍体现在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城乡的差异,阻碍了新疆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其次,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如身份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和民族歧视等?

(3)分配考核

由于许多企事业单位的考核手段不统一,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从而导致分配结果缺乏足够的公平性,大大地打击了人才学习和提升自身的积极性,使得更多的人才外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新疆人才开发的路径探析

尽管新疆人才状况与“一带一路”的要求还存在巨大差距,但“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已然对新疆引才产生了推动作用,为新疆人才开发的路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一)加强产业聚才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在西部大开发方面是一个新思路,打造了一个国际化的贸易渠道,这给新疆创造了机会。一批新产业会落地、企业会发展,就业会增加,进而也会吸引一批人才。

“一带一路”上的新疆要利用好,通过发挥国际市场的作用,发展外向型经济给西部地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平台。同时新疆资源有限,而且承担着水源、生态保护等重任,不宜引进很多资源型企业,应适当发展本土企业,并扩大市场,提高本地财政税收。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要以这条经济带上各个节点的发展为基础,要充分认识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绿洲经济”,只有保护好新丝路经济带上的片片绿洲,才会有人居,才会有产业落地发展的基础。

(二)鼓励高校改革

由于新疆地域条件较差,很难留住人才,所以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要一点是从人才培养抓起。在这个大背景下新疆更会注重人才的发展,尤其是在高校中人才的培养过程。

新疆高校应该设置“一带一路”的建设需求进行课程,培养相关的外贸、翻译、法律等人才,还可以与中国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高校、企业合作培养。新疆要从整体人力资源开发上做好工作,提高整体劳动力质量。

现在的学科划分太细,需要打破现有学科分类布局,实现“一带一路”人才的多学科培养,招收不同专业的学生攻读“一带一路”方向的多学科研究生学位,它们可以分布于现有的语言、文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专业范围内,而学生与导师则整合于新设立的“一带一路”研究院,从体制上不仅保证培养出综合性的跨学科人才,同时也进行多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对策性研究。

(三)规范政府机制

规范政府政策、建立政策性开发的贯彻和保障机制,强化政府的执行能力,是保障人才开发的关键。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性优惠以及为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的法律法规等行政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

打破地域、身份、民族、年龄、学历、资历、名额的限制,推行资格考试与评聘相结合、考试考核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社会公认与业内认可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并突出创新、应用、管理、领导能力等高指标的权重,并使人才评价和薪酬待遇挂钩,和创新、创业平台条件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基础,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指标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根据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发展态势,阶段性的调整人才评价体系,使其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力需求相吻合。

(2)发展与完善人才服务机构

加快人才资源信息网络建设,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完善专家库,通过人才市场、人才网和人才报等,多渠道、多途径的开展人才信息无缝即时交流,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简化人才优惠政策的落实程序,通过一站式办理各种关系转接、落户与科技奖项申报和各类优惠政策审批等,为引进人才提供全程高效的服务,减少人才在各部门间的往返次数,并实行并联预审以有效减少人才办事的等候时间。加快培育发展人才服务机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人才服务行业,扶助信用、法律、知识产权、管理与信息咨询、人才服务、资产评估等各类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3)创新人才服务方式,健全信息反馈机制

一是要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的高层次人才制度,深入的了解高层次人才的内在需求,为人才及家庭成员提供贴心的服务,实行点对点的服务,政府投保高级专家医疗保险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的健康档案,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为人才及家庭成员提供带薪休假旅行的计划及其他健身休闲计划等等。

二是对高层次人才分别配备“创业导师”和“创业助理”,由“创业导师”提供研究发展、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经验,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由“创业助理”提供从“优惠政策落实、寻求融资渠道等各种具体问题的帮办服务。

三、结束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对中国中西部开发的开放、对东部地区转型升级的实现需要。中国与沿线有关国家将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出口贸易、能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新疆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核心区,这将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定位好新疆人才未来发展的基调是当前也是今后新疆人才发展的目标所在。在如何高效的完成人才开发的问题上,新疆必须考虑到“一带一路”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如何开发人才更是对新疆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孙柏瑛,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

[3]张文贤,刘进才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

[4]曾代富.人力资源开发:反思与启示[J].开发研究.2003,(6).

[5]蔡尧钧.略论西部开发的人力资源战略.社会科学研究[J].2001,5.

[6]严文彬.浅谈新疆资源开发中的人才战略.经营管理者[J].2012,4.

[7]刘英.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究[J].陕西: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6.

[8]西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疆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2009,5.

[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才[J].2015,4.

注释

1新疆统计年鉴,2010

2新疆统计年鉴,2013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一带一路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谈信息化建设对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