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寄语

2015-10-22 02:24王红光
文物天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馆藏品馆藏

王红光

2015年,对于贵州省博物馆人来说是忙碌且紧张、兴奋又骄傲的一年。年初,博物馆新馆在贵阳市观山湖区落成,开馆试运营。

新馆占地106亩,建筑面积46450平方米,呈南北走向。从上俯瞰,新馆建筑酷似五块被切削的菱石,体现了贵州多元的山地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除了极具时代感和文化内涵的外形,新馆建筑在功能上也有不少突破性的革新。在传统的收藏、展示功能外,更设计了礼仪大厅、非遗剧场、4D影院、观景平台、教育培训中心等基础设施,成为一个集学习、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我们力图把新馆打造成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娱乐游览场所和信息资料咨询中心,以适应博物馆从传统的收藏展览机构到多元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转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辉煌的建筑只是躯壳,独特而丰富的藏品才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贵州省博物馆自1958年建馆,在历任馆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几代专家的努力,历时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藏品已蔚成气象,且种类丰富、特色明显,包含自然标本、古生物、古人类化石,反映贵州历史的出土物、民族民俗文物、近现代文物,以及瓷器、书画、玉器、文献文书等传世精品。其中,古生物、古人类化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探索地球生命的演进及古人类的起源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并且部分化石还有较高的观赏性。民族民俗类文物是馆藏的亮点,极具地域特色,反映了贵州古老而多元的民族文化,既保存了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又为人类学家提供了学术研究的第一手材料。馆藏的出土文物大多系贵州本土考古发掘而得,其中东汉铜车马、铜柄铁剑、东汉永元青瓷罐及杨氏土司墓的金器等均为价值极高的稀世之品。这些出土物对贵州的历史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历史学家勾勒出了一些历史时期的大致轮廓,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贵州历史研究中文献不足的短板。馆藏历代书画作品在藏品中占较大比例,数量也相当可观,且佳作迭出。年代较早的有唐人写经及宋元时期的作品,明清以降藏品较丰,吴门画派、清初四僧、扬州八怪、京津画派、岭南画派及海上画派的名家作品均有涉及。本地名家精品也在收藏之列。此外,瓷器、古籍版本等也有一定的收藏量,且不乏珍品。

用馆藏文化资源服务于社会,共享于公众,才是我们博物馆人的初衷所在。有鉴于此,我们根据自身藏品的特色,定期或不定期策划不同种类的临时展览,努力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迄今向外推出的各类展览已遍及全国各地。同时,我们也与国内外博物馆交流合作,互通有无,引进各类外展,服务于本地观众,让本土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人情,欣赏到国际一流的艺术精品。此次筹备新馆试运行,我们就从国内外引进了两个高质量的临时展览与观众见面,受到公众与媒体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作为贵州省博更上一个台阶,以更新的理念面对社会的一个良好开端,新馆试运营收获的热烈反响让我们很欣慰,也深感骄傲。但我们也认识到,新馆建成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前路漫漫,百端待举,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试运营后,我馆全力投入正式开馆的筹备工作,全面完成反映贵州历史文化的基础陈列,向广大公众和全国博物馆界同仁们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在此过程中,我们感到,作为省级博物馆,一方面必须承担起向公众展示本省自然地理、社会历史、人文生态等区域状况的责任和义务,而另一方面,贵州的历史发展脉络,在中央编年的语境下存在很多无法表现的断裂点,用国内通史展览的模式很难加以梳理、阐释和展现。鉴此,我们几经商讨,决定跳出全国统一的传统编年模式,根据贵州省情重新确立历史解释的新标尺,也即通过选出本省历史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大事件,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来梳理贵州的历史脉络,展现历史事件。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正确方向。

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多元的文化与多彩的民俗是这片土地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基础陈列中,民族文化将是我们展示的重点部分。展示的内容,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服饰、银饰、民居等,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歌曲舞蹈、信仰禁忌、手工技艺等。我们希望摒弃以往“教科书”式的展览模式,致力于推出一个多元、包容且开放的展览,努力为公众呈现一个好玩、有趣且新颖的展览,充分展示贵州古老神奇、多彩和谐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以期为文博事业转型发展和当代贵州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在我们以全新形象面对公众之时,感谢《文物天地》编辑部给我们一个展示馆藏,宣传新馆的平台。让公众更多更全面地了解贵州省博物馆。我们将在这条漫漫的文化之路上前行求索,为文化的传承、文明的共享竭尽全力。

猜你喜欢
新馆藏品馆藏
馆藏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深圳科技馆新馆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罗妍妍藏品欣赏
以人为本、科学谋划,以创新引导首博新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