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14年杭州市西湖区道路积水治理工程
——天目山路延伸段

2015-10-23 02:10李海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3期
关键词:天目山西湖区积水

李海明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

浅谈2014年杭州市西湖区道路积水治理工程
——天目山路延伸段

李海明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

2013年杭州市城区遭遇23号强台风“菲特”袭扰,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其中西湖区更是重灾区。以天目山路延伸段(古翠路-五常入口)为例,阐述了道路沿线积水现状及其内因、外因,并简要介绍了2014年杭州市西湖区防洪排涝工程(道路积水治理)的实施情况。

杭州市;西湖区;积水;工程设计

0 前言

2013年杭州市城区先后遭遇“6.24”、“8.18”、“9.13”强降雨和十月份23号强台风“菲特”袭扰,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根据省、市领导要求,以加快完善城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为核心,通过实施防洪排涝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实现“城区达到10 a一遇防涝标准,重点区域达到20 a一遇防涝标准,城市干道交通不受严重影响;短时强降雨积水及时排除,交通不中断,重点路段不积水”的总体目标,经过各单位排查摸底,确定了2014年杭州市城区防洪排涝项目前期计划。

1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1 沿线积水现状及其原因

本次设计的重要积水点天目山路延伸段(古翠路-五常入口)位于主城区内,积水状况为:除多处积水点外,在留和路口有一根现状D1000雨水干管下游不通,及有11处箱涵淤积严重。

部分现状照片见图1。

图1 箱涵上游明渠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及沿线居民的意见,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

(1)地势低洼,雨水汇水流量较大,而雨水口数量过少、淤积或堵塞,排水量不及来水量;

(2)市政雨水管道(包括箱涵)老化、破损或堵塞;

(3)路面局部沉降、坑凹不平等;

(4)天目山路南侧山水过大。

1.2 外围影响因素分析

1.2.1 地形地貌

杭州市是杭嘉湖平原与浙西山区交会带的浙北地区,位于钱塘江下游。该地区处于山区与平原交接处,原来表层土壤渗透性好,植被郁郁葱葱,容易渗透、蓄积雨水,并且存在大量具有滞洪、调蓄作用的农田,从而使雨水在地表形成的洪水径流就少、洪水量也小,不易发生洪涝灾害。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开发项目的建设,原有土壤植被、地质地貌均遭到严重破坏,农田被填埋,地面硬化程度急剧升高。所有这些人为工程使该地区地面的渗透性急速变差,降雨形成的洪水径流增多,洪水量大幅增加,洪水迅速流往区块内平原河网中,使河道水位迅速增高,从而导致地势较低地方的雨水无法正常排出,产生雨水淤积,造成道路受淹等事故。

1.2.2 气候条件

杭州市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6℃。一年有两个雨季:4~6月为梅雨季、7~9月为台风暴雨季。多年平均降雨量1 399 mm。

2007年时“罗莎”台风引起的降雨过程从10月6日23时起至9日5时,主城区平均面降雨量223.5 mm,最大24 h降雨208.7 mm,降雨强度达20 a一遇。据椅子坞水库雨量站实测资料,10月6日23时至10月9日2时,西部山区降雨量高达277.5 mm,最大24 h降雨250.5 mm,降雨强度相当于30~40 a一遇。由此可见,长时间的、高强度的连续暴雨是引起该地区积水的主要原因。

1.2.3 排水条件

排水能力不足也是造成该地区积水的重要原因。

(1)河道淤堵严重,断面过窄,河网水系沟通不畅。

上埠河由于上游闲林水库未建,下游河道防洪标准不足20 a一遇,而且由于维护管理未及时跟上,受施工、垃圾直接倾倒河道、水土流失和河床泥沙淤积等影响,堵塞严重;在02省道连续绕过4座阻水桥梁也使排水不畅,严重影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由于种种原因,规划需建设的水利工程、设施并没有及时实施到位,从而影响了河网水系的水位、水流态势,延滞了上游河水往下游河道排泄的速度,最终导致降雨期间河网泄洪能力的降低。

另一方面,在强台风期间,由于降雨量大、降雨持续时间长,山区小流域集雨面积较大(约40.9 km2),上游又缺乏骨干拦蓄工程,导致下泄洪峰流量较大,洪水骤至平原后又因下游河道排水能力不足而形成阻滞,在下游缺少可控制的有效滞洪区的情况下,下游河道水位局部壅高,使洪水泛滥溢上路面,并窜入地势较低的地块内,最终造成该地区局部积水、普遍受淹的局面。

(2)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能力不足。

目前,本区域的水利设施项目建设滞后于其它项目的建设。规划需建设的排水管道还没有实施到位,截洪沟基本没有设置。留和路沿线的市政道路排水体系布局不合理;另外,由于很多河流没有疏浚、整治完全,穿越道路的箱涵(或涵管)偏小,导致暴雨期间的雨水无法顺利通过河道或道路涵洞行洪。

(3)排水设施因种种原因遭受损坏,影响已有排水能力发挥。

一些雨水排出口被人为封堵,降雨期间雨水无法顺利排入河道,造成地块的受淹。或受垃圾直接倾倒河道和水土流失、河床泥沙淤积等影响,河床堵塞严重,影响了其排洪能力的发挥。

(4)其他原因引起的积水。

本区域西部河流多属于山区性河流,遭遇大暴雨时,洪水暴涨暴落,易引发泥沙冲刷等水土流失地质灾害,从上游冲刷下来的砂石在河道、排水沟渠中严重堆积;再加上平时缺乏经常性的疏通和定期检查,致使安全隐患发现较晚,从而造成地块积水、受淹事故。

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督。部分排水管道、设施维护不到位,老化、损坏严重。有些人随意在排水设施上私搭乱盖,压占现象严重,堵塞、破坏了排水设施,从而造成雨水淤积,地块受淹。

1.2.4 加快地块改造

地处山区与平原交接处的杭州市区西部地区,其防洪形势一直比较严峻,除了地理条件、调蓄能力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外,很关键的原因之一是本地区部分地块自身标高偏低。一方面,是地块没有按规划控制地坪标高建设;另一方面,是地块的建成早于规划的控制,开建时没有规划控制地坪标高作为依据。

2 工程设计

2014年杭州市西湖区防洪排涝工程(道路积水治理)主要解决路面积水问题,该类项目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内,部分道路整体路面标高较低,且部分路面局部沉降、坑凹不平等,雨水支管老化、地势较低或排水设施不完善,雨水排放不畅。

天目山路延伸段(古翠路-五常入口)保留现状雨水管道。该道路积水治理可分为五个部分: D1000雨水干管沟通,积水点治理,及对11处箱涵进行清淤整治。

(1)由于现状D1000雨水干管下游不通,造成上游雨水无法排除,设计考虑在雨水干管端处增设雨水检查井及D1000雨水连接管排入新开河。

(2)由于天目山路南侧山水过大,路边雨水口来不及收集,造成路面积水。

天目山路延伸段北侧紧邻沿山河,中间为景观绿化带。在天目山路延伸段道路最低处的北侧景观绿化带内,增设一条低于道路路面、直通沿山河的园路,暴雨时路面雨水可直接沿着园路溢流排入沿山河;同时,在道路中央绿化带下部开槽,使南侧道路路面雨水能通过道路中间绿化隔离带,排至北侧路面,最后排入沿山河中,见图2、图3。

图2 绿化分隔带过水下穿平面

图3 绿化分隔带过水下穿立面

(3)由于现状11处箱涵淤积严重,影响南侧山水的正常排泄。本次设计对箱涵进行清淤,并在箱涵前增设沉砂池。

(4)在雨水口数量过少路段、路面低洼处和交叉口增设雨水口及其连接管,新建雨水口均采用双箅雨水口。

路面开挖后需要重新恢复路面,由于本次设计道路为城市快速路,交通十分繁忙,路面施工需夜间进行,第二天清晨重新恢复交通且开挖宽度较窄,对于基层材料设计选取快干混凝土。考虑到工期较紧,且路面开挖对交通影响较大,设计考虑D300~D400雨水管采用施工方便的排水用球墨铸铁管。

(5)由于部分积水点是由于沥青路面局部沉降、坑凹不平所造成的,因此这些路段需要适当抬高路面,以保证排水的顺畅。

3 结论

(1)雨水口直接关系到路面雨水的收集,建议对所有雨水口及其连接管进行清淤、疏通,如连接管疏通很困难,可重新敷设连接管。

(2)部分道路雨水主管道老化、堵塞或沉降,建议对道路整个雨水系统进行清淤和改造。

(3)提高排水能力关键还是要按照高标准来改造城市雨水主管道,同时逐步进行河道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城市大包围的防洪排涝,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能彻底有效的解决城市低洼积水的顽症。

(4)考虑到工期较紧,且路面开挖对交通影响较大,设计考虑D300~D400雨水管采用施工方便的排水用球墨铸铁管;路面回填基层材料选用快干混凝土。

TU992

B

1009-7716(2015)03-0083-03

2014-11-12

李海明(1981-),男,浙江临海人,工程师,从事市政给水排水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天目山西湖区积水
陆俨少《东天目山图》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小熊当当玩积水
西湖区多所新学校(新校区) 将投入使用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生态宝库天目山
“双百工程”“春蕾计划”资助贫困女学生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典型阔叶林的光合生理特性
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