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 C A循环在心血管外科IC U护理中的应用

2015-10-26 03:04唐桂春王亚闻徐文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25期
关键词:外科心血管护士

唐桂春 王亚闻 徐文红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监护室,北京100853

PD C A循环在心血管外科IC U护理中的应用

唐桂春王亚闻徐文红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监护室,北京10085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心血管外科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ICU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并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焦虑得分[(40.36±2.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65±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运用于心血管外科ICU患者的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焦虑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执行和质量的持续改进。

PDCA循环理论;临床疗效;心血管外科ICU

PDCA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循环体系,分为4个阶段: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置(action,A),它是一切管理活动中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能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的程序化、标准化工作的循环过程[1-3]。在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心脏手术对患者是一项巨大的负性事件,不仅对身体创伤大,而且由于病情变化、术后伤口疼痛、陌生环境、缺少家人陪同、心理变化等,患者情绪波动容易导致病情反复、不稳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4]。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繁重、责任重大,我院心血管外科ICU护理人员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按照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ICU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偶数者为实验组,奇数者为对照组。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0~77岁,平均(67.3± 4.5)岁;实验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2~79岁,平均(65.3±6.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PDCA循环管理模式

对照组患者按照心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治疗护理。①术前访视:由于心脏手术风险大、手术难度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和预后有较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对手术缺乏信心等心脏围术期常见的心理反应,充分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需求,为下一步的护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②术前准备:术前精确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完善实验室检查、备皮、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根据病情,手术前晚灌肠1次,睡前适当镇静。③术前训练:向患者讲解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怎样咳嗽、咳痰、深呼吸;练习在床上解大小便、卧床时肢体活动等。④术后转入ICU:责任护士向手术人员了解手术过程、手术方式、术中有无意外情况、术后护理有何特殊注意事项;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皮肤及治疗情况等;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末梢循环、肢体颜色、温湿度及活动度,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每隔0.5 h记录1次,每小时统计1次出入量,房颤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5],密切观察心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进行有效处理;有效固定气管插管,正确测量外露长度,准确记录、班班交接,根据病情需要充分镇静、镇痛,严格无菌操作,按需吸痰,每次吸痰时间<20 s;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观察尿液及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每小时记录1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计划阶段

1.2.1.1分析评价分析现状,成立心血管外科ICU患者PDCA循环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共计11名,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共同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5名。分析评价包括:①常存在的心血管术后不良反应如出血、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低心排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危象以及术后感染等[6-7];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③心理问题:紧张、焦虑、恐惧。

1.2.1.2确定改进目标实施PDCA循环后,能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注重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以利于康复。

1.2.1.3寻找解决办法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立即对其进行入院评估。以真诚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流以取得其信任,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及预期目标,对一些患者急于知道的问题自己不能解答时,及时积极反馈给组长,如果还是不能解答,汇报护士长、管床医生来切合实际给予解决。组长下午检查工作并安排工作重点。由责任护士向PDCA循环小组介绍该患者的基本病情及实际情况,与管床医生一起确定治疗方案。分析和评估患者现在的状况、可能存在和即将出现的护理问题,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订出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计划,对于即将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出措施防患于未然,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2.1.4制订措施实行责任制护理,将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重点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在护理工作时,做到有的放矢地减轻患者的焦虑,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患者的康复。

1.2.2实施阶段

1.2.2.1心理护理PDCA循环小组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首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方式讲解其病情及当前国际的治疗方法,介绍我院的技术水平以及手术团队的组成、手术例数,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2.2术后病情监测术后患者进入ICU持续多功能重症监护仪监测患者的心率、有创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肛温,每30分钟记录1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密切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末梢循环,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其在术后短时间内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应严密观察,出现一些情况要高度警惕,如:①心律失常;②呼吸急促、节奏不均、喘息啰音增多、意识模糊;③面部苍白呈病态,血压异常。对于心脏术后重症患者,护士应准确地观察病情,及时地评估、汇报早期症状,以便医生早期判断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1.2.2.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肺部感染是全身麻醉开胸手术后老年男性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8],心脏手术前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加之疾病本身的影响,对手术耐受性差;术中体外循环,气管插管造成喉头水肿,导致气道阻塞、分泌物排出困难;麻醉药物刺激加剧分泌物的分泌。再者开胸术后咳嗽、咳痰无力,加之怕痛,不敢咳嗽造成痰液不易排出等,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质,故更容易引起肺部感染[9]。为了更好地预防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PDCA循环护理小组在临床护理常规的基础上积极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种、术式制订了一系列预防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汇报医生经过仔细评估后实施于临床。在执行时要检查评估,及时修改不足,确保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病死率极高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特征为肺血管阻力、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运动受限,最终发生右心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护理人员在面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时,术后要指导患者戒烟、预防感冒,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间断低流量吸氧,情绪稳定,不要暴饮暴食。术后要密切观察肺动脉压的动态变化,配制、输注药物时严格无菌操作、现配现用、经两人查对后方可使用以保障疗效,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从而加快疾病的缓解和痊愈[10-11]。

1.2.2.4泌尿系统护理由于体外循环的低灌注以及红细胞的破坏容易损伤肾,因此术后需注意观察每小时的尿量、尿比重、颜色、性状、酸碱度,定时监测血清钾,如果血清钾>5.5 mmol/L,需警惕肾功不全的可能,及时汇报医生,按时查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留置尿管期间要固定好尿管以防脱出,如果留置尿管超过3 d,每日用呋喃西林溶液(1∶5000)冲洗膀胱,拔管前间断夹闭尿管每2~4小时开放1次,以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形成反射性后拔除尿管[12]。

1.2.3检查阶段

责任护士在交接班时对患者进行检查,首先仔细交接患者的基本病情及治疗情况,重点对治疗、生命体征、各种管道、皮肤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13-14]。护理组长每周2次对组员的工作及时检查并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培训,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总结经验对下周的重点工作进行布置。病区护士长定期检查各项护理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检查护士工作是否到位,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科护士长不定期地对护理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及预期效果。

1.2.4总结处理阶段

总结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模式,使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护士,不仅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而且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团队协作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在临床推广,为下一个循环做好准备,每月科护士长组织PDCA循环小组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由护理组长、病区护士长汇报这个月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经验及教训,病区护士长最后总结并指导下一步工作。在PDCA循环执行中,从找出问题到采取改进措施是一个循环而不是终结,循环往复帮助护理人员认清问题的主次,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症状的有无或者出现的频率,量表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1.25为总分,≥50分则认为患者有焦虑情绪[15]。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问卷内容由笔者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后制订,经过3位护理专家评价修改内容,校正后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0.869,内容效度为0.976,调查指标包括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等,总分为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80~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出血、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术后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得分为(40.36±2.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65± 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1,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占总数的18.33%,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占总数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0.05)。

3 讨论

心血管外科ICU是心血管外科手术后危重患者密集的场所,由于疾病本身以及手术创伤、麻醉、插管等诸多因素,致患者产生诸多不适,护理过程复杂,且患者及其家属期望值较高,迫切需要护士通过精心护理来解决[16-17]。PDCA循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能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的循环过程,是一种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它能使护理人员科学有效地安排工作内容,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完成。将PDCA循环的管理理论运用到心血管外科ICU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患者制订出相应的护理计划,指导、实施和改进护理方案,对提高ICU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早日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显示,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经过临床实践,运用PDCA循环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技能,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nursing

TANG GuichunWANG YawenXU Wenhong
Cardiovascular Surgery ICU,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853,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theory in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nursing. Methods 120 patients in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care,and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DCA cycle management model for treatment and care.The anxious situ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anxiety score of experimental group[(40.36±2.61)point]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49.65±2.64)point],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98.33%)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88.33%),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3.33%)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18.33%),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PDCA cycle applied in 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nursing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patients′adverse reactions and anxiety situations,which also improves patients′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en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l nursing measure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PDCA cycle theory;Clinical curative effect;Cardiovascular surgical ICU

R473.6

A

1673-7210(2015)09(a)-0166-04

猜你喜欢
外科心血管护士
最美护士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