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的殖民主义倾向分析

2015-10-27 05:12丁志锐
戏剧之家 2015年21期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小人国格列佛

丁志锐

(吉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格列佛游记》的殖民主义倾向分析

丁志锐

(吉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新古典主义时期一部杰出的讽刺主义小说,在揭露英国社会问题的同时,对当时盛行的殖民主义进行了批判。本文就作品的背景和内容进行解读,分析作品中内在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文化中心

一、作品的历史背景分析

《格列佛游记》是由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所作的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完成于英国文学的新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极不稳定,充满了变革与动荡。18世纪,英国的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有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英国新兴阶层对于海外广大殖民地的渴求与向往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二、作品内容简介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采用的是游记体的写作形式。该作品以主人公格列佛的口气向广大读者讲述了他在周游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奇特经历。

主人公外科医生格列佛乘坐“羚羊号”出海。在海上遇险后漂流到了小人国(利立浦特),这时候,另外一个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从海上入侵,格列佛帮助利立浦特取得战争胜利。格列佛再次出海,船漂到了大人国(布罗卜丁内格),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后将他卖给了皇后,格列佛沾沾自喜地向大人国君主介绍英国近百年的历史和各方面情况,却被国王否定。回国后的格列佛没过多久再次乘船出海,他的船被海盗劫持后他被一座飞岛(勒皮它)救起。五个月后,他再次出海来到了慧骃国,在这里一种酷似马的生物——慧骃是社会的主宰,他们拥有理性和智慧。而另外一种酷似人类的生物——耶胡,其实是一种被慧骃所役使的牲口。他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一心想要留在这个国度,却最终只能无奈地乘坐一条小船回国。整部作品通过主人公在四个不存在于现实的奇特国度的历险和遭遇,深刻地向读者揭露了18世纪上半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黑暗,统治集团的唯利是图,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殖民战争的残暴,其中也体现出了殖民地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三、作品中的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是指在地里大发现之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手段,对弱小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奴役和剥削,将其变成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行为。除此之外,殖民主义还涵盖了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殖民者会将自己的文化、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是宗教信仰渗透到殖民统治中去,强迫殖民地人民接受。《格列佛游记》正是在殖民大发展的时代写就的。斯威夫特本人就出生于爱尔兰——英国的第一个殖民地,他本人又积极参与爱尔兰独立的政治运动。因此,对于殖民主义,作者有着极其深入的认识和感受。同时,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作者对殖民主义持反对态度,但还是受到了殖民主义的影响。

格列佛游历了四个各具特色的国家。在作者的眼中,他所塑造的小人国是愚昧的、落后的,而且极度缺乏近代文明。这其实就是迎合了英国民众心目中海外国家的形象。在作者笔下,小人国与邻国则争执起源于双方对于《古兰经》教义的解释。作者本身对于东方国家没有深入的了解,却将其描绘的不堪入目,这正是殖民主义自我优越感的体现。

在大人国,斯威夫特借助大人国国王之口对英国国内的种种丑恶和不公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是,他对大人国的表现出的欣赏就是当地的淳朴与原始,而这本身也反映出了大人国的封建与落后。殖民主义所伴随的文化中心主义在这一部分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第三卷,主人公所游历的飞岛上生活的勒皮它人有着与欧洲人迥异的外貌。《格列佛游记》也对非白人人种进行了外观上的异化。而这种异化可以说充斥于整部作品,是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双重体现。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在慧骃国中,即使慧骃代表着理性与智慧,也会羡慕格列佛的手又白又嫩。在当时欧洲殖民者的认知中,白颜色的皮肤是欧洲文明人的标志。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格列佛身上所特有的带有殖民主义倾向的种族有优越感。

本书的殖民主义倾向不仅体现在对其他地区和文明的无意识贬低中,主人公格列佛本人可以说也是殖民行为的既得利益者。他每一次出海都会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也是当时欧洲殖民者主流心态的反映。

四、结论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出色出的冒险小说,同时又是一部杰出的讽刺主义小说。这部作品深刻地揭露了18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的种种问题,让读者看到了殖民主义者的罪恶与丑陋。但是,作者本人所处的时代决定了其局限性,在对殖民主义进行讽刺的同时,作品又被深深地烙上了殖民主义的思维。

[1]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2]何树,苏友芬.英国文学导读与应试指南[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6.

[3]曹波.格列佛的异化:从经济人到政治人[J].外语教学,2008(05).

[4]刘戈.笛福和斯威夫特的“野蛮人”[J].外国文学评论,2007(03).

[5]孙绍先.论《格列佛游记》的科学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2(04).

丁志锐,女,讲师,硕士学历,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I06

A

1007-0125(2015)11-0255-01

猜你喜欢
格列佛游记小人国格列佛
格列佛游记
穿越小人国
从《格列佛游记》漫谈斯威夫特的讽刺、批判与社会理想
小人国国王的愿望
《格列佛游记》:让人笑让人哭的乌托邦之旅
格列佛游记
无处不在的小人国都
格列佛游记
小人国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