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5-10-27 07:13王建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0期
关键词:莱阳导尿管躁动

王建荣

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山东莱阳265200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建荣

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山东莱阳265200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莱阳卫生学校医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于全身麻醉下行外科手术的12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8.84%。苏醒期躁动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及口腔科手术、腹部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等有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而患者年龄、糖尿病、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及口腔科手术、腹部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等是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

全身麻醉苏醒期是患者术后身体机能、生理功能恢复的重要阶段,而此时患者因麻醉肌松药的残留作用而易出现躁动,主要表现为兴奋、无意识运动、定向障碍并存等,若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则容易造成手术切口裂开或出血、动静脉穿刺套管、气管导管等脱落,对手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导致误吸、窒息、坠床等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3]。本研究通过对1278例全身麻醉下行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索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278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长期酗酒、吸毒、滥用药物或伴有神经系统或精神系统疾病者,出现苏醒延迟或无法脱离呼吸机者,术后1周内出现严重精神状态改变者等。资料显示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平均(52.98±3.94)岁,其中男性712例,女性566例。

1.2方法

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其中全凭静脉麻醉701例,静吸复合麻醉577例。术前均肌注阿托品0.5 mg和苯巴比妥钠0.1g,以咪达唑仑(0.08-0.12mg/kg)+丙泊酚(1~2 mg/kg)+芬太尼(3~5 μg/kg)+维库溴铵(0.15 mg/kg)行麻醉诱导。全凭静脉麻醉者以丙泊酚维持麻醉,而静吸复合麻醉者以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左右静脉滴注芬太尼1 μg/kg。入选研究患者均未使用催醒剂。

1.3评价标准

参照Riket镇静、躁动评分而将患者临床表现评定为7个等级,即不能唤醒为1分,非常安静为2分,安静为3分,平静且能合作为4分,躁动为5分,非常躁动为6分,危险躁动为7分。其中1-4分为无躁动,5-7分为苏醒期躁动[4]。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

经临床资料分析,共有113例手术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8.84%,其中男性66例,女性47例,包括躁动评分5分者30例,6分者47例和7分者36例。

2.2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分析,苏醒期躁动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及口腔科手术、腹部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等有关(P<0.05),见表1。

表1 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在苏醒期时因大脑高级中枢尚未完全恢复,不具备完整的认知功能,同时各种不适会降低疼痛阈而使其对外界刺激表现为高度敏感性,使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严重者甚至发生意外事故[5]。随着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的不断发展,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大大提高,但苏醒期躁动仍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难题之一,因此应了解其发生的风险因素,以探讨应对措施[6]。

本研究通过对全麻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8.84%。且患者年龄、糖尿病、留置导尿管、手术时间及口腔科手术、腹部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等是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糖尿病患者术后会出现胰岛素水平应激性上升,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加重脑水肿而引发躁动。留置导尿管患者因导尿管刺激产生的不适或疼痛,而易引发苏醒期躁动。另外手术时间和手术类型与苏醒期躁动有一定相关性,手术时间延长会增加介入操作时间及体位不适、切口疼痛等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另外腹部手术因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而易引发苏醒期躁动,会加重患者躁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因需将病理组织送检,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而增加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因术后无法正常交流,且伴有剧烈疼痛而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等,增加其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针对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术前访视及沟通,消除患者因手术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术中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熟练操作,减少不良刺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不适并做好各种安全护理,以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1]王灿经.影响全麻苏醒期老年患者躁动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14-15.

[2]赖江萍.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4,12(18):1654-1655.

[3]付会波.237例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原囚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4):277-278.

[4]卢桠楠,许冬妮,周嘉嘉,等.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2):240-243.

[5]黄秀月.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3):2707-2708.

[6]贾胜梅.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19.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 of Restlessness in the Recovery Period of General Anesthesia

WANG Jian-rong
Laiyang Medical College of Shandong Province,Shandong Laiyang 2652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ccurr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restlessness during recovery period of general anesthesia.Methods 1278 patients of general anesthesia underwent surgery in the hospital of Laiyang Medical College from September 2014 to August 2015 were considered as the object of study.Results The occurrence rate of emergence agitation was 8.84%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Restlessness patients age,diabetes,indwelling catheter,operation time and oral surgery,abdominal surgery,urinary surgery had close correlation with recovery period agitation(P<0.05).Conclusion General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agitation occurrence rate was high,and patient's age,diabetes,indwelling catheter,operation time and oral surgery,abdominal surgery,urinary surgery were the restlessness of the main risk factors,which should caused height to take seriously.

General anesthesia;Recovery period;Agitation;Risk factors

R614

A

1672-5654(2015)10(c)-0067-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5.30.067

2015-09-15)

王建荣(1964.11-),女,山东莱阳人,学士学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学。

猜你喜欢
莱阳导尿管躁动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莱阳茌梨老梨园吊拉枝技术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莱阳梨的品牌现状及发展对策
统筹文旅融合促进莱阳旅游产业升级发展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