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近代平面设计的西化与内省

2015-10-28 04:48杨珩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西化日本传统

杨珩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浅析日本近代平面设计的西化与内省

杨珩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日本的近代史始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打开了与西方各国的交流大门,伴随着西方先进科技与文化力量的注入,发端于欧洲的现代设计在日本也找到了适宜生存的土壤,帮助日本步入现代化的建设,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日本现代设计的探索,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日本才开启了全盘西化的历程,纵观日本的近代设计史,是一部西化与自省的历史,从明治维新西化开始到战后的全盘西化再到后来走民族创新的道路,日本的近代设计史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转型期,而日本的近代平面设计在这三个时期内各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在日本近代史的基础上,研究三个重要历史转折期的平面设计视觉特征,从造型手法、表现内容等方面剖析日本近代平面设计的视觉特征。日本近代采取了传统与现代并行的双轨制发展模式,并在二者之间找到了恰当的结合点。这成为日本得以用三十年的时间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设计的重要原因,因此,日本在对待西方和本土文明的态度和措施上,为我国现阶段设计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考。

日本近代;平面设计;构成;西化与自省

一、从全盘西化到民族自省

众所周知,日本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大量学习、借鉴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之上,早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日本就开始接触兴盛于中国本土的汉文化,根据汉子发展而来的假名文字,随着文字的借鉴、佛教的传入和与邻国日益密切的接触,形成了具有东方特征的图像艺术,在传统方面,日本设计吸取了中国、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内涵,而从现代和前卫来看,表现在追随和模仿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设计。日本从明治维新运动后开始引进西方文化,西方的设计运动与思想也开始对日本产生影响,日本早期的现代设计全盘吸收了欧洲设计的经典式样,除了延续本土传统手工艺,更多的则是停留在对西方旧有样式的模仿上,曾经出现在西方的设计思潮和设计运动也几乎无一例外的在日本重现,日本正式通过对西方传统经典设计逐一试炼与模仿,以更快速的步伐体验了西方百年的设计发展历程。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随着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日本设计师对现代设计的深入理解,日本人深知,一味的沿袭美国和德国的设计道路是永远不会有超越,因此,日本的工业设计走出美国式商业主义设计和德国式理性主义设计模式,在更为广泛地交流中,日本惊讶的发现在欧洲现代主义强大的浪潮推动下,处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长期保持传统手工艺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的设计在世界市场上深受好评,加上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在世界上开始受到批评,日本人意识到这是世界艺术的转折点,于是,日本产业界开始把“具有风格”当做对外贸易的一种手段,试图以传统手工艺在国外市场上赢得胜利,正是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之下,在50年代后期日本设计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体制。此时的日本现代设计不再一味的因袭模仿西方的旧有样式,而是将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并行发展。形成了本土样式和新兴样式交替出现的现象,构成了日本现代设计的重要内容。

二、日本近代平面设计的视觉特征

日本传统图像主要是以二维空间表现和没有明暗调子的色彩木版画为主,这成为近代日本平面设计最为独特的风格特点。而日本独特的形态创造主要是通过书法和几何学的家徽(家纹)发展而来,日本的平面设计师们在继承这两个传统的同时,也开始接受来自海外的影响。1900年,黑田清辉从巴黎带回了新艺术运动的作品,产生了以直线为主的维也纳近代主义艺术倾向的设计,在三越百货公司新开业的总部大楼的整体设计中,非水以和洋折中的图案发表了华丽的纪念海报,带有明显的维也纳现代主义的风味。

战后随着欧洲构成主义思想的渗透和乌尔姆教学体系的传入,日本平面设计逐渐习惯了以构成的手法表现构图和视觉元素。战后第一代平面设计师龟仓雄策、原弘设计理念为后续平面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龟仓雄策以日本文化为基础,充分利用构成设计的理念与思想,将日本文化元素解构,运用欧洲现代构成方法重构,彰显了日本族徽式的象征性和简洁性,在他负责设计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将日本国旗与奥运五环对称同构与一幅画面中,充分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几何简约之美。田中一光作为日本第二代平面设计师,以善于运用极其简练的抽象几何语言著称,在其所做的海报设计中,往往以抽象概括的形态描绘人物的帽檐轮廓,正负空间的比例调和恰当,体现了对形式美法则的熟练运用,高纯度的平涂色彩与抽象几何的形态完美贴合,既让人联想到传统的浮世绘艺术,也表明了现代设计语言的特点。

此外在佐藤晃一、福田繁雄、杉普康平等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的作品中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如佐藤晃一,通过带有书法笔触的抽象形态以构成的方式散布于画面中,将带有东方意韵的形态通过构成主义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特殊的形式美感。而杉普康平则更是将构成思想深入到传统形态的研究当中,他认为美的造型超越主题和国界,相互连锁、相互照应。

经过四五十年代的恢复和发展,到6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逐步成为世界上最有经济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现代设计是伴随日本工业化和战后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不是西方设计模式的复制,而是结合本民族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其中你可以看到东方、西方、构成主义、装饰艺术等等风格的影子。它的设计过程经过引进来、吸收创新和走出去三个阶段,这是值得我们中国借鉴和反思的。

指导老师:卢 朗

J51

A

1005-5312(2015)05-0072-01

猜你喜欢
西化日本传统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黄金时代》日本版
老传统当传承
刍议中医何以西化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近现代中国法律变革中的中西之辩
伊朗关停800“西化”服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