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在当代工笔画中的作用

2015-10-28 04:48梁逸婵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重彩画工笔画工笔

梁逸婵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肌理在当代工笔画中的作用

梁逸婵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绘画语言是人类表达审美情感的一种载体形式,是画家进行形象思维并把它转化为艺术形式的手段。在中国当代工笔画里,肌理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形式语言越来越为画家所关注。肌理做为抽象因素的形式的存在具有着特殊的魅力,它不但给我们带来视觉审美上的新意,而且对于传统工笔重彩画切入到当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种肌理制作方法的运用促进了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变革和由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演进。

肌理;形式语言;材料;变革

一、肌理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语言

除了画面的点、线、面、黑、白、灰和色彩的各种因素之外,肌理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语言因素大量地展现在当代的绘画作品中,丰富和拓展画面的深度和厚度,使画面的效果日臻完美。具体的说,肌理主要归纳为两个功能。

1.其状物功能。肌理效果在当代工笔重彩画中常常具有状物的作用。使具象绘画的表现力更加逼真和细腻,增加画的鲜活明丽,生动感人。其表现特征一般以模仿物象原生态的肌理形态来表现,并采用特定的方法,对其肌理特征加以提炼概括模仿,从而更好的表现物象的质感,“自然状态是一种原创,是一种状态,变化着进入绘画语言。使之丰富。”

2.肌理的美感神秘功能。肌理本身的美感,主要在于它的似是而非,或者说是似与不似之间。当代工笔重彩画中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肌里效果,往往让人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或者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给画面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种特殊的肌理之美,主要强化作者精神世界的视觉形象化,在象征与联想中寻找一种潜意识的形象,从而达到一种虽为人作,宛如天成,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

二、当代工笔画技法中出现肌理的原因

笔者认为当代工笔重彩画出现肌理表现的原因是:社会的变革促使传统绘画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工笔重彩画主要靠勾线,然后用色,用墨分染,罩染相结合的方法绘制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解放,当代的画家们已感到绘画形式语言远远地不能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人们已对传统的刻板的作画程序感到乏味,同时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当代画家的所思。所想以及感情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画家关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运用特别的纸张,利用附加材料,采用不同的技巧,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努力寻求新的肌理形式语言,并且大量地借鉴其它画种的表现形式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

三、在当代工笔重彩画中几种主要肌理方法的运用

1.洗擦法。洗擦法,就是指作品在已有的色与笔墨的基础上,可以用水洗,用橡皮擦,还可以用细砂纸轻轻地打磨,使画面产生一种朦胧,或斑驳的感觉。

2.脱落法。脱落法,又称为“剥落法”。在有底色的绢或纸上,厚厚地堆积上一层脱胶的白粉,然后再进行皱擦,使其某些部分脱落的方法。

3.揉纸法。把纸揉皱,利用纸面折痕的渗透性产生某种特殊的意趣的方法。它往往可以使画面产生一种苍古浑厚之美。

5.堆积法。堆积法,有点像传统陶瓷工艺中的沥粉。在传统的工笔重彩花卉中早已出现过。例如许多作品中花卉的花蕊就是通过堆积而成的。

5.喷挥法。简单地说就是用喷枪。喷笔或喷嘴等喷雾工具在画面需要的地方喷涂上细小的色点以形成某种如雾如纱的肌理效果。

6.积色法。积色法在当代工笔重彩画中用的较为广泛。此种方法用笔饱醮颜色涂积在皮纸。麻纸或绢上,让笔中所着之色自然扩散或堆聚在设计好的画面上,水分多一点,能在画上流淌。干后有一种淋漓丰富的效果。其结果往往是“一半人工,一半天成”,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而更让人入迷。这种流淌自然形成的若以笔迹又无笔迹的肌理美,打破了传统工笔重彩画按部就班,索然无味的作画程序。增加了作画中的愉悦。

7.其他。除以上常见的几种方法,工笔重彩画中肌理的制作方法还很多。例:拓印法、粘贴法、泼洒法等,暂不一一介绍。

四、肌理在当代工笔重彩画中运用的意义

1.推动中国画材料的丰富与变革。中国画传统材料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是用什么东西来画;另一类就是画在什么载体上。前者主要指笔,墨,中国画颜料。后者主要是指中国画的依托材料。如绢,纸,墙壁等等。传统的中国工笔重彩画在元代以前是以绢作为主要的绘画材料,元代以降,绢逐渐被纸所取代。这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到了明清时期,画家不但用国产纸张,而且还用进口纸张。中国画步入近代,不管是在颜料上,还是在依托材料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当代工笔重彩画中运用的纸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品种也越来越多。由于现代工笔重彩画的制作工具较为复杂,制作性强,因此需要用纤维长,承载力强,较厚的纸。

2.丰富了重彩画形式语言,有力的推动了创新机制。肌理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语言,突显了艺术家的创造才能。肌理的制作,打破了笔和颜料是唯一的创作工具的传统模式.。艺术家大胆的使用一切有可能使用的工具和新型材料,自由地实验各种各样的方法,使之产生出独具个人面貌的肌理效果,并将自然中充满魅力的肌理美引入画面中,有意识地制造”自然天成”的表现语言,展现出徒手绘画所难以达到的肌理效果,从而打破了绘画表现的常规。有力的推动了工笔重彩画的创新机制。

绘画观念,绘画技法与材料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绘画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绘画技法改进和材料的更新。新材料。新技法的完美结合,往往又促进了观念的不断更新。

J212

A

1005-5312(2015)05-0161-01

猜你喜欢
重彩画工笔画工笔
工笔画作品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粉红荷花工笔画法
中国工笔重彩画探源与思考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