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首饰设计初探
——江门侨乡文化元素的融合

2015-10-28 04:48王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手串指环侨乡

王茜

(五邑大学,广东 江门 529020)

红木首饰设计初探
——江门侨乡文化元素的融合

王茜

(五邑大学,广东 江门 529020)

文章从红木资源的现状入手,探讨了红木余料作为首饰材料的现实意义,并对市场上的红木首饰设计作了分析。为了加强作品特色,思考了如何将江门侨乡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概念。最后在以上基础上归纳出日后的红木首饰作品设计中可能会面对的问题。

红木;首饰;江门侨乡文化

红木被视为木头中的珍宝,一直以来都有很好的行情,中国人对红木文化有很深的情缘。处于五邑地区的新会是古代中国红木商贸和古典家具商业化制作的发源地,并荣膺“中国古典家具之都”称号。但红木非常珍贵,如黄花梨长成材需要80年的时间,紫檀木则需要上千年。近年来,红木原材料生产国资源迅速流失,印度、东南亚及南洋等产地的原料越来越少。与红木资源匮乏并存的是,当前红木家具企业和家具市场都存在“重材轻艺”现象,造成了红木资源的过度消耗。自然的红木资源整体上讲是不可再生的,而市场对于红木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把制造家具的剩余红木边角材料加以利用,制作出系列首饰,对于日益枯竭的红木原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红木作为首饰材料的优势

(一)材料的高贵感、历史感

一直以来,红木都是高贵社会地位的象征。在清代,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一般都采用紫檀木作为原料,可见其贵重性。

红木材质强度高、质地硬、耐久性好,一些年代久远的红木制品,由于岁月的积淀,表面经常被人们接触之后会产生一层细腻温润的包浆,这不仅显示了人和自然材料的相互交流,还赋予了红木制品一些特殊的情感内涵和历史意义。如果经常佩戴在身上,这种历史内涵则能更显沉厚。

(二)材料的环保性

当今很多首饰是新型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例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制成的布和毛绒等,其中不免会添加很多增塑剂、着色剂等。这些添加剂长时间接触皮肤,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在处理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而红木是天然材料,在制作首饰的过程中,很少会对其进行化学或用胶处理,对人体没有不良影响。又由于红木加工工艺过程中,漆艺的运用并不提倡,所以一件红木制品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极低的。它具有优越的环保性。

(三)加工的简便性

红木材料作为一种自然材料,加工工艺简单,而且它本身木纹优美,一般不需要上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红木也可以利用各种车床进行加工,甚至是使用雕刻机进行雕花。加工工艺的进步,缩短了红木制品的加工周期,亦大大降低了成本。

二、红木首饰设计分析

(一)市场前景

在我国古代,木材是饰品设计中常见的材料,无论是女子头上的发簪还是男子常戴的珠串,以至于闺房中的首饰盒,大多是用上好的木材制成的。

就算是近年,木制的小件依然备受青睐。据调查发现,一些做工精致、寓意吉祥的红木小礼品受到市场欢迎。红木手串佩戴热潮兴起,一些材质不错、品相完美的红木手串不仅受到中老年人士青睐,甚至被都市年轻人当作时尚配饰。

除了手串之外,款式新颖的红木首饰,例如吊坠、手镯、指环、耳环等,因为新中式风潮的兴起,其体现出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时尚潮流而受到年轻人的欢迎。红木还可以配搭宝石、贵金属等做成高贵典雅的首饰,满足追求品味人士的需求。可见,红木首饰在不同层次和年龄的人群中都有市场,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二)成功例子分析

红木在做首饰上可以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市场上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1.手串。红木手串就是佛珠,本称念珠。红木手串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在中国民间即使不是佛教徒也有佩戴佛珠的习惯,因为他们也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而如今戴佛珠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信佛人士,也有时尚爱美人士。戴佛珠有以下作用:装饰美化,提升品味、调节心理、佛力加持、心想事成。现代红木手串的款式越来越多,一些经典的款式由于它的典雅大方固然受欢迎;而搭配了其他材质,如小叶紫檀绿帝王石松石蜜蜡手串,色彩鲜艳,彰显个性,也深得年轻人的喜爱。

2.指环。指环通常有“一指契约”的非凡意义。结婚指环、情侣指环一般由白金、黄金、铂金等贵金属制作而成,再配以钻石或彩宝等昂贵宝石,彰显两人感情的唯一性。但对于80后的情侣来说,指环已经不仅仅是两人感情的见证,更加是体现自身个性的代表物,所以无论从材质到设计,都必须“与别不同”。红木指环非常能够满足此要求。

每一块木材的纹理、色泽都是有区别的,再加上全手工的打磨和雕刻,可以保证每一对红木指环都是唯一的,正好代表了两人感情的独特。而红木加上925银的搭配以及简洁的设计,无论是从造价上还是外形上都刚好满足了80后青年的要求。

3.吊坠。吊坠在设计和材质的选择上比指环、手镯等要丰富多样得多。其中以红木制成的吊坠也是多种多样,既有寓意吉祥的佛牌,也有提炼了中国元素或集合了西方元素的新潮设计。

一款吊坠为算盘造型,在中国古代,算盘是用来算账的,随身佩戴算盘饰品,寓意财源滚滚而来,数字无穷无尽周而复始。材质方面,集合了不同的健康材质打造,檀木增添活泼感,925纯银增加高贵感,是送人的最佳礼物。送朋友代表吉祥如意,精打细算。送商人,代表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4.手表。普通的首饰以外,红木还可以制作成手表。红木手表外形时尚,高贵典雅,既复古又潮流,适合追求个性的成功人士。一款男士石英表,主要材料为红黑檀木,檀木有亲和力,纯天然不染色,永不褪色。圆框外略显方正的表盘更有结实感,整体有力量。配上耐磨坚固的玻璃和精工机芯,无论是装饰还是实用价值都比较高,价钱也比较经济,性价比强。

除了以上所述,红木还可以制成发簪、耳环等各种精致首饰,应用范围很广。

基本上制作首饰所用的木材都是小料,因此红木家具的边角余料正是首选。就算是手表这样体积比较大的物品,都是由各种小部件拼凑而成,所以使用余料制作红木首饰,绝对是可以实现,而且非常环保。

三、经验总结

(一)与其他材质相结合

各种材料相结合是现在设计的流行趋势,尤其是一些新型材料的互相组合,可以使原本的设计更加出彩。两种气质相似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可以统一基调,但又因为稍有区别而显得丰富,不至于沉闷。两种气质各异的材质结合,可以令整个设计充满新机,碰撞出火花。红木余料是非常细碎的素材,更加应该与各种贵金属,甚至是特殊的材料加以配搭,既可以完全利用红木材质,也可以赋予首饰新的生命。从市面上的商品来说,红木与925银的配搭比较多见。

(二)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

虽然首饰业在中国属于高速发展时期,但许多品牌或者自营商店,所售卖的首饰仍为市场消费的主导。究其原因是有些中小型的首饰公司为了节省成本而直接借用其他公司的设计成果;还有些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大量运用移花接木的方法。虽然这的确可以提高短期销量,但是对我们的设计业又有何积极意义呢?我们的首饰要推向世界,单靠生搬硬套西方的流行元素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具备传统性、民族性,只会掩埋在雷同的作品之间,失去个性、失去韵味,长久下去就会失去市场。因此,设计必须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前提下,更多地加入真正属于我们东方文明的传统性设计元素,由小至大,先驱同后求异,开发制作出更多具有深层次概念与美感相结合的首饰作品。

四、设计设想

(一)设计理念

我将设计系列首饰,具体包括项链、耳环和指环。设计理念为:在实现装饰功能之余,为首饰添加实用功能。即让首饰有多一重身份,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再是“锦上添花”。例如耳环兼作耳机功能,指环兼作U盘等。这样一来,首饰的利用率就会提高,被闲置的情况也会减少。

(二)设计元素

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侨文化悠久,丰富多样。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上面的经验总结得知,成熟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是红木首饰设计的成功捷径。所以如能对侨乡特色建筑、侨乡风景、侨乡传统服饰、侨乡风俗、侨乡传统文化等加以提炼,融入设计,定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在具体设计方面,笔者想从开平碉楼提取元素。

开平碉楼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广东开平地区的独特乡土建筑,主要特征是有枪眼、门窗窄小、墙身厚实、两层以上、具有防御、避灾和居住等多种功能,大部分建于社会治安混乱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期间。开平碉楼展现了中西方文明的交融,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华侨历史发展的一段特殊时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极具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

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

我将主要从碉楼的顶部提取元素,对其进行转化和抽象,结合现代构成意识做成新中式的首饰作品。

(三)素材

在素材的选用上,主要以紫檀木配搭925纯银。

檀,梵语中有布施的意思,其木质坚硬,历经万古而不朽,故又称圣檀。古时,一些寺庙里常用檀木做香料,紫檀为念珠,修身养性,以追佛道。故而,佩戴紫檀木饰品可消灾挡难,辟邪积福。人们常闻紫檀香,能凝神静气,平定心中的焦躁。紫檀还可以美容护肤,帮助老化肌肤补水,使肌肤柔软,改善皮肤疾病的状况。

以紫檀木配以925银,既有高贵典雅、时尚之感,也对人体非常有益。

五、用余料设计红木首饰将要面对的问题

(一)材料碎小

红木余料本身体积小,制作过程中也有各种损耗,只能制成体积更小的成品。其价值和大件的红木家具无法比拟,和小件的贵重金属也难以抗衡。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红木余料的形状各异性,尽量减少切削损耗,以实现最大的利用。所以一般红木首饰都是利用木材本身的性质和纹理进行单个设计的,在造型方面要多加思考,在制作中也无法都用机床作统一切割和雕刻,这就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

(二)可参考的国内外成功设计案例较少,缺乏文献资料

红木做首饰虽然历史悠久,但系统性的参考资料非常缺乏。由于材料和价格的限制,仅有的红木首饰品牌,规模有限,无法和市场上贵金属的首饰品牌比拟。大部分的红木首饰是手工艺者个人打造,产量底,销售幅度窄,很难在正常销售渠道中找寻到。

(三)艺术性和市场性难以兼顾

在设计中要恰到好处的运用侨乡文化元素,创造出既有艺术价值,又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作品,是难中之难。

以上这些问题,将是日后的研究重点。

[1]杨磊.我国红木消费行为SWOT分析与定位[J].法制与经济,2009 (09).

[2]王筱然,李若辉,郁舒兰.红木材料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今日科苑, 2013(14).

[3]李远航.江门市侨乡旅游品牌打造的途径[J].旅游纵览,2014(03).

[4]施燚,李若辉,郁舒兰.红木余料在现代设计中的再利用[J].大众文艺, 2013(15).

[5]周泳,汪璇,边秋娟.传统性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4(03).

J529

A

1005-5312(2015)05-0245-02

猜你喜欢
手串指环侨乡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清宫手串珍品一瞥
“闪耀的爱情,灿烂的死亡!”——记2017 拜罗伊特《尼伯龙根的指环》
得而复失的手串
指环“寻亲”记
指环百搭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
“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江苏行圆满结束
魔法指环变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