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景观建筑在局促空间中的运用

2015-10-28 04:48余康睿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镀膜隐形古镇

余康睿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隐形景观建筑在局促空间中的运用

余康睿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随着古镇的旅游发展,游客激增,而核心空间极难拓展,本文就古镇空间利用的新方式进行讨论和猜想。

隐形;景观建筑;局促空间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然苏州大市范围内都发生了许多变化。相比而言苏州古城区及周边古镇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控制,但是遗留下来的古迹也只是原有面貌的一角。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甪直、周庄、同里、千灯、锦溪等。姑苏区内比较知名且历史遗存较丰富的古街道是山塘街和平江路。

在这些古镇古街中,虽然如今的功用已不再单纯是居住了,更多的是旅游产业带来的商业业态,但是他们都基本保留了古代的城市面貌和特征。古老的格局和空间应对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已经力不从心。那么如何解决好人流给古镇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止是大量客流带来的工作人员和基本服务设施短缺、原有空间的局促导致的用地紧张和扩建难问题。而且包含了现代游客在现代文化影响下的旅游目的多样性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每个游客到周庄旅游的目的差异越来越大,不乏有人带着现代眼光来体验古镇的,当然也包括了游客对环境舒适度的需求和拥挤现状的矛盾。根据现有法规,古镇的修缮与保护有着严格的规定,大多是要求修旧如旧保持原貌,扩建则需要申报且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来控制任何一点“新”不破坏原有的“古”。基于这样的现状和要求,这对古镇空间的再利用提出了挑战。

如果我们再以传统的方法处理古镇的空间,其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因为所有传统的方法都没有有效解决土地短缺和客流增大之间的矛盾,也没有解决正在改变——变得越发丰富的游客审美情趣。那么,科技手段呢?能不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来解决上述难题?

自从1960年提出仿生学以来,生物生存技能的模仿运用已经克服了不计其数的难题,为科技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在生物界有许多伪装大师,诸如章鱼、石斑鱼、变色蜥蜴等。这些生物的生存手段为我们遇到的古镇空间矛盾的解决带来了灵感,因为他们有非常相似之处,试想在古镇原本已经非常局促的空间里新增功能建筑,让此类建筑做到与背景大致融为一体,就同样可能做到不破坏原有古镇风貌且增加新的空间而不局限于老旧的手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游客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

从隐形的技术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物理隐形技术和电子隐形技术,物理隐形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就拿古镇中的运用来说,最简易的例如许多空调外机的包裹,用到了木格栅等与当地元素相呼应的构件。而第二类的电子隐形技术则是摄影与成像技术的结合,通过外部的成像技术和建筑向对面的摄影技术来完成,这一项的最新成果已经由奔驰率先展示——隐形奔驰。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实地考察找到一块合适的场地,比如一些鲜有人至的零碎空间,这些零碎的区域通常位于水巷边的小建筑两侧、水巷转角等可以观赏到附近著名景点的区域,比如周庄双桥附近就有许多这样的空间。其次,隐形建筑的外形最好不要太复杂,因为建筑的“外皮”是一层显示屏,所以如果外形复杂则不利于成像而且对本来就狭小的内部空间也构成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下一步是关于建筑外立面“隐形”技术的可实现性。这需要对现今出现的几种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技术成本较低,但效果比较差,由于游人在观赏之时是不断走动的,所以这种“隐形”必然受到视角变动因素很大,只能在某一个角度做到视觉上的“隐形”。而电子隐形,成本较高,但在视角问题上大大优于物理隐技术。

奔驰虽然率先试跑了“隐形车”并且发布了视频,但从视频中我们只能看到车身侧面,而且奔驰的隐形技术是通过在车表面铺设软性LED屏幕来实现的,并且他们在车身侧面安装了数个摄像头,将车身另一面的影像利用LED屏在视觉面显示,这样就可以让后面的图像“穿透”到前面,给人一种穿透物体的视觉感受。但LED屏有个缺点,他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密集排布来形成像素点,但其本身不可使光线通过。我们要做的是“隐形建筑”,建筑的使用就必然需要考虑内外的交互,如果使用纯LED来包裹建筑,就像造了一间没有窗户的房子,使用的舒适度大大降低,随后很可能导致无人问津。

那么如果LED不可行的话就需要找到一种通透的材料,在现有材料中玻璃必然是最适合的材料,不过玻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双向通透,由于建筑物内部是有人使用的,所以在双向通透的情况下想要实现“隐形”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单向通透的材料,很快就发现了其实镀膜玻璃就可以实现这一点。于是镀膜玻璃的使用被确定下来,可是如何在镀膜玻璃上成像呢?有一种透明显示屏或许可以解决镀膜玻璃显示图像的难题,他的原理是ECL元件在两块玻璃底板中的液体里的有机材料之间相互碰撞而发光的原理来制作出的发光元件。将透明电极设置在玻璃底板上,然后在电极上加上电压,使有机材料发生运动而产生相互碰撞,通过改变电压、频率和电极方向等,可以产生绚丽多彩的图像。

这样我们只需要将镀膜玻璃和透明显示屏组合到一起,就能实现内部使用者的实现通透而建筑外部隐形于环境中的效果了。这些建筑在不影响游客视线的情况下增添了新的使用空间,且这样的新型建筑在造价方面相对于建造一座精美仿古建筑而言要低很多。建筑的隐形是个有趣的新兴课题,这类建筑在将来有可能会替代传统方法,在局促空间中大放异彩。利用物理隐形法的建筑已经得到了很多建筑师的运用,但利用电子隐形技术的建筑还未有呈现,所以希望我们能在这方面多实验多研究,以便满足未来可能的发展需求。

TU984

A

1005-5312(2015)05-0284-01

猜你喜欢
镀膜隐形古镇
建筑中镀膜玻璃的节能应用探讨
挑选超广角镜头该看什么?
隐形人
光催化自洁净镀膜玻璃的机理解析
古镇之旅
我变成了一个隐形人
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