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城市背景下的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探究

2015-10-29 06:43李海峰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田园城市农业农村

文/李海峰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田园城市背景下的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探究

文/李海峰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度发展的阶段,许多地区都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的口号。为了了解在田园城市建设中经济的发展模式,田园城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研究了城市,乡村,与城乡磁体的经济增长,并在论文的最后提出几种田园城市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田园城市;经济增长;发展模式Gardencity; Economicgrowth;Deve lopmentmodel

1.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的第一位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被提出来。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不断扩张导致了城市环境负担的增大,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各种城市病问题。而田园城市理论则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可供选择的最佳战略之一。城市的发展需要经济拉动,田园城市理论背景下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经济问题。本论文便立足于田园城市理论,从田园城市的背景出发,探究了田园城市理论与区域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

2.田园城市的含义

西方工业革命后城市急剧扩张,带来了诸多城市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如如拥挤,污染,疫病流行等。1898年英国的社会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他所出版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1]。田园城市则是针对工业化城市的诸多问题所提出来的。田园城市是指兼具城市与农村优点的新型城市模式。在田园城市中,城市被四周永久性的农业地带环绕,城市作为核心并有一定规模,人口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居民在享受城市生活便捷的同时也能接触到自然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拥有足供给当地居民以的社会生活必需品。乡村围绕城市,为城市提供新鲜的农产品,土地归为全体居民集体所有,土地以租赁的形式出让,城市的收入来源于这部分租金。田园城市的提出开创了城乡一体新型城市社会结构的先河,对现代城市规划具有启蒙作用。

图1 田园城市

3.田园城市理论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1田园城市经济——农村的发展

农村孕育了城市。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较为落后。农民工进城问题,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乡村。农村的劳动力纷纷转向城市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水平以及更高的经济收入,不仅致使农村因此逐渐凋敝,丧失活力,也使城市人口过多,负荷过重。而田园城市背景下的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经济逐渐影响、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就要寻求新的经济突破口。寻求新的产业结构,寻求新的增长极。例如展开新农村规划,建设“田园新村”[2]。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近郊农业,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式,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乡村增长极,吸引劳动力向乡村聚集,使乡村经济更富有活力。

3.2田园城市经济——城市的发展

城市反哺乡村。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心。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核心在发展中,逐渐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其他资源的大量聚集,并造成城市无限制扩张。而这种聚集降低了城市的运行效率。

而田园城市下,通过对城市人口功能的疏解与分区,可以使城市经济更加快速的流动。霍华德对城市进行了分区与区位分层,例如在中心区有市政厅,图书馆,医院等,林荫大道,公园,住宅区等。积极发挥城市经济的优点,例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等,同时避免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缺点。通过对城市功能合理划分,有助于不同区域功能收入的最大化,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城市应该以其丰厚的资源反哺乡村,带动城市的发展。

3.3城市——乡村磁体

霍华德在书中提出了城乡磁体的概念。城乡磁体避免了城市与乡村的不足,同时包括了城市特色与农村特色,生命力与活动力融合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方式与空间景观,使城乡经济得到平衡发展。城市乡村磁体有助于两者之间的优势得到更多的发挥,同时降低两者的劣势,在整个区域上对于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改善由于城市人口大量增加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消除田园城市经济增长的阻力。

在新形势之下,城市与乡村应该合理规划,统筹发展,包容发展,探寻城乡关系的新思维[3]。统筹城乡的空间,产业,公共设施,市政实施的发展,建设优美小镇[4]。在田园城市中形成不同的功能组团。城市与乡村的经济模式应该实行有效的对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复合体,使产业门类的价值链在城乡之间循环提升。

4.田园城市背景下的地区经济增长模式

4.1低碳模式

在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之下,各行各业都要往低碳方面发展。尤其是在田园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利用低碳型技术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使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例如重新发现维系与创造,文化,历史等区域魅力,发展文化产业,旅游观光产业等[5]赋予他们新的风貌与新的产业价值。

4.2.创新模式

只有拥有足够的创新精神才可以拜托中等收入的陷阱,创新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驱动力。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在传统行业逐渐饱和甚至淘汰的情况之下,鼓励创新,发展创新,用创新发展经济。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思想,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实现经济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例如发展高级制造业,金融业,创意农业,例如成都就发展创意农业,促进农业增效[6]。通过技术使产品的产业链延伸,同时积极发展前后向,侧向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7]。

4.3集约模式

改变原有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集约利用各种要素,进行传统农业,工业的升级。进行集约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推进产业的信息化,推进精深加工,实现粗放模式想集约模式的转变。例如西安发展生态农园或文物园,特色农业,现代都市农业[4]等。

4.4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尊重当地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的情况下发展可持续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设循环农业经济,使物质循环利用,能量高效率流动,变废为宝。例如发展休闲农(渔)业,建设可持续农业社区,使乡村精明增长[8]。

4.5.综合发展模式

使经济向更综合的方面发展,创造“新产业复合体”,实现多种产业的综合发展。融合科技,观光,文化,资源等多方面发展,例如台湾就以田园经济为再生的契机,大力发展田园经济,催生农村的活力。例如发展温泉SPA度假产业,建立等养生村,民俗餐饮产业,以苏南模式,闽南模式,珠江模式为参考发展多元产业等。

5.小结

田园城市下经济的发展是城市与乡村平衡与协调的一个契机,不仅是人类追求自然生活的新舞台,也是地球生命永续的基石。田园城市模式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平衡,协调区域城乡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新的时期下,创新、改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疏解城市功能,加强乡村的经济活力。通过低碳,创新,集约,可持续,综合模式使得地区经济得到腾飞。

[1][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贾玉山.基于新农村规划的“田园新村”发展模式探析——以湖南省长沙市白马村为例[J].中南大学.2014(10)

[3] 刘祖云,武小龙.城市包容乡村发展:探寻城乡关系的新思维[J].南京农业大学.2012 (4):12-18

[4] 陈大鹏.现代田园城市视角下的都市农业规划研究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5] 陈明竺.新世代田园经济的崛起——结合科技、观光、文化与生活资源的绿色产业革命[J]. 2006(5):113-121

[6] 章继刚.发展创意农业,催生田园经济——以成都市发展创意农业为例[J].四川省工商局.2010(5):7-10

[7] 邹佩昕.支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研究[D]. 西华大学.2012(5)

[8] 李长虹.可持续农业社区设计模式探究[D].天津大学.2012

[9] 马万利,梅雪芹.有价值的乌托邦——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一种认识[J]. 2003 5):104-111

[10] 金经元.我们如何理解“田园城市”[J]. 2007(4):1-12

Chinaisin a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 tion. Many areas haveputforward the slogan of garden city. In order to unders tand economic develo pmentmode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arden city,the rela tionship between garden city and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studies economic growth of city, coun tryside, and garden city. This pape ralso putforward several kinds of regionalec onomicgrow thmodel under the backg round of garden cityat the end.

猜你喜欢
田园城市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杨威:田园城市有多远
“田园城市”与我国新区建设
迟福林: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和重点是什么
李迅: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