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2015-10-31 02:56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4期
关键词:生化研究组单位

王 宁

(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王 宁

(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探究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9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7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以家庭为单位实施护理,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生化指标变化、远期生活质量和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BM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FPG、2hPG、HbA1c、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SF-36各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知识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可有效加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糖尿病;效果

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易出现眼、肾、心脏等各组织功能障碍,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需辅以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1]。本文针对已选定的95例糖尿病患者予以家庭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9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8∶20,年龄46~78岁,平均(62.35±3.27)岁,病程1~14年,平均(7.32±1.04)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5例,初中及以下1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0∶17,年龄47~80岁,平均(63.72±3.35)岁,病程2~15年,平均(8.24±1.07)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3例,初中及以下14例。两组症状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指标 研究组(n=48) 对照组(n=47)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BMI指数(kg/m2) 24.53±2.16 22.37±2.08 23.94±2.25 22.85±2.18 FPG(mmol/L) 10.73±2.12 6.15±2.04 10.36±2.17 8.87±2.13 2hPG(mmol/L) 10.95±2.53 7.28±2.24 10.82±2.67 9.36±2.57 HbA1c(%) 9.16±3.05 5.85±2.83 9.35±3.18 8.47±2.75 TC(mmol/L) 7.96±1.57 5.06±1.52 8.04±1.83 7.16±1.68 TG(mmol/L) 4.36±0.42 2.05±0.37 4.97±0.53 3.65±0.43

表3 两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饮食、生活习性方面的健康宣教,研究组则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家庭式指导:对患者及家属上门指导,告知家属患者在饮食等方面的控制方法,同时鼓励家属参照患者生活方式,避免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②监督规范: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监督,陪同患者进行日常运动,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同时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并提醒其控制饮食,以减少糖分摄入[2]。③加强沟通:与患者家属保持电话及上门沟通,对护理措施进行指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保障患者自我护理和家属护理措施的正确。

1.3疗效标准:护理前后生化指标包括BMI指数、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SF-36)评估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包括精神健康、精力程度、社会功能和生理功能4个维度,总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高[3-4]。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家属参与、用药注意事项、饮食运动方式和定期血糖检测。

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以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当P<0.05时,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生化指标比较:护理前两组各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BM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FPG、2hPG、HbA1c、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远期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后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维度 研究组(n=48) 对照组(n=47)精神健康 83.58±6.24 62.15±6.03精力程度 70.18±5.28 55.63±5.36社会功能 85.62±4.86 65.73±5.42生理功能 68.46±6.27 48.57±6.15

2.3两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护理后研究组各知识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含量过高,需严格控制糖分摄入,因此在进行及时、科学治疗的同时,配合家庭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饮食习惯,降低其血糖含量[5]。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9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以家庭为单位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常规护理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患者治疗后恢复,但该护理方法未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因此难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6]。而以家庭为单位实施护理这一方案借助家属对患者的了解,可有效缓解患者对护理的抵触情绪,并使患者与护理人员的配合度提升,因此可加强治疗效果,且改善患者预后。

经研究可得生化指标变化、远期生活质量和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三项结果,其中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生化指标变化可知,护理前两组各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BMI指数无明显差异,研究组FPG、2hPG、HbA1c、TC、T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检测指标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护理侧重于对患者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性进行干预,亲人的支持和监督可使患者降低对糖分的摄取,并养成早睡早起、不过度劳累等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血糖指标FPG、2hPG、HbA1c和血脂指标TC、TG均属于糖尿病主要检测指标,患者饮食习惯的改变可有效降低各项血糖及血脂指标水平,并促进治疗后恢复[7]。

同时,分析两组远期生活质量可知,护理后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家庭护理通过降低各生化指标水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从而提高患者的精神健康、精力程度、社会功能和生理功能等各维度水平,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8]。另外,分析两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知,护理后研究组各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提升糖尿病治愈率和预防糖尿病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由于受样本例数、外部因素等因素制约,未对家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予以证实。综上所述,家庭护理可有效加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金秀东.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6):7747.

[2] 陈凤仪.糖尿病患者以家庭护理管理为主体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30-37.

[3] 李俊杰.以家庭为单元的护理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4):2175-2176.

[4] 张玉艾.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22):143-144.

[5] Shomali M. Diabetes treatment in 2025:can scientific advances keep pace with prevalence[J].Ther Adv Endocrinol Metab,2012,3(5):163-173.

[6] 李运梅,夏炳成,王美莲.家庭护理干预提高社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8(16):1124-1126.

[7] 柏霖.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2,38(23):86-88.

[8] 魏运芳.以家庭为单元的护理管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372-373.

R473.5

B

1671-8194(2015)34-0208-02

猜你喜欢
生化研究组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填单位 要推敲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看错单位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