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建筑在旅游景区地域性中的体现

2015-10-31 07:12张宾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9期
关键词:乡土景区特色

张宾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2)

浅谈乡土建筑在旅游景区地域性中的体现

张宾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230002)

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本土建筑,是一种地方传统特色的建筑,乡土建筑运用的合理能够使得旅游景区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而且同时还能够对乡土建筑起到一定的保护和传承的作用。旅游景区作为一种文化和服务行业兼具的产业,乡土建筑的本土特色和其配合才能使得旅游景区不至于过于均质化,同时景区的特色也能很鲜明的体现出来。

乡土建筑;旅游景区;地域性

乡土建筑是指民间自发的传统建筑,具有民间浓厚的本土建筑气息,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它是乡土文化中最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最大的组成部分。它的综合度最高,紧密联系着许多其他乡土文化要素或者甚至是他们重要的载体[1]。

1 乡土建筑在旅游景区中的作用

乡土文化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传统文化是离不开乡土文化的,是以农村为中心的,而乡土建筑在反映中国乡土文化上起到了突出作用。在中国乡土建筑以乡土聚落或聚落群为基本单元,在这些聚落中包含着各种功能的建筑,每一类建筑都形成了一个系统,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社会生活方式。

旅游现在也不仅仅限于走马光花的这种模式,而是一种深度体验式旅游,从景色、文化、风土人情、饮食、娱乐等多方面综合体验一种乐趣,而近两年兴起的乡村旅游正是体现了这种深度旅游。乡土建筑往往是风景区域中最大量、最广泛的建筑,是地域文化最直接最鲜明的反映,同时又与乡土风情等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从而成为风景区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2]乡土建筑所体现的独特的地域性的传统文化能够给城市里的人民带来更多新奇的感受,给人们一种探索的兴趣和增长知识的机会。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运动里面很多城市的人民是从乡村迁移过去的,那么再次回到乡村能够勾起人们往日的回忆也能够带来价值观的认可度。

乡土建筑由于是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行为礼仪都通过乡土建筑来展现其特征。与城市中的建筑和氛围来比,乡土建筑更多的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以及中国传统的建造技艺手法。在乡土建筑中,建筑不仅仅是要满足自身的功能,而且还要和周边的环境相协调,融合进去,而不是去征服自然,从而达到中国“天人合一”的这种思想境界。

安徽黄山脚下的西递和宏村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纳入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其村落中保存的建筑类型比较完善,部分民居、祠堂、牌坊、书院等都保存的比较完善,同时整体建筑的布局、花园的设置以及建筑上的石雕、木雕及彩绘等都体现出了当时那个年代繁华的景象。在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两个村落依旧保持着其原有的特色。如图1~2所示。

图1 宏村景色

图2 西递景色

在这种原生式乡土建筑的村落旅游景区中,人为的改造活动相对较少,这也是其得到保护的措施。乡土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融合使得天空、山、水、植物等景观都融为一体,使得人们游玩于景区中得到很好的感受。新建的旅游景区中很多建筑风格都是比较雷同的,而不同地方的乡土建筑风格是不一样的,游客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体验,这也是乡土建筑的优势。

2 旅游景区地域性的重要性

旅游业作为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带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通过旅游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而且同时也了解了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多方位的体验旅游的乐趣。地域性的设计理念是对旅游景区价值的深度挖掘,地域性体现了历史的文脉与现代理念的结合,自然环境与风土人情的统一,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独有的特征,使得游客不至于在每个景区都能感受到不同的体验。

乡土建筑作为营造旅游景区地域性的一个重要要素之一,乡土建筑强调的是反映具有各地人文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对地域性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要更深入的了解隐藏在传统建筑材料、建造技法以及建筑形式背后的设计思维。[3]

一个旅游景区的地域性往往体现在其自身的符号上,比如故宫的符号是其庄严及对称的布局以及富贵气派的皇家建筑,苏州园林就是这种唯美的江南建筑以及精致的中式园林的体现。那么这种符号与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关联,文化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通过这些符号来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比如故宫体现了一种君王在上的思想,整个的城市肌理以其为中心像周边扩散开来;而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和园林的高度融合性以及其在城市肌理中那种和谐的匹配都体现着当时一些达官贵人以及文人雅士隐于市的那种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景区地域性的重要性就相当于一个景区的灵魂,是景区特色的支撑点。乡村旅游更是应该去挖掘自己的地域性,不然各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又成为一致性的农家乐,也就是一种表象的形式。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旅游景区中更应该去挖掘这种地域性,并响应国家号召的万众创业让本土人们发挥自己对于建筑对于文化的理解从而去打造属于本地特色的旅游度假新模式。

3 结论

乡土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推动了旅游的发展,同时也作为旅游景区的文化载体保证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土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鲜明的地域性、良好的生态特征,对于人们重新认识传统建筑以及文化,保护历史传承,发现自然的美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乡土建筑的支撑,同时乡土建筑也离不开旅游的发展,合理开发乡土建筑将会使得旅游景区更加的有自己的特征和吸引力。

[1]陈志华,李秋香.中国乡土建筑初探[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贠生磊.旅游景区规划中建筑的乡土性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3:14.

[3]徐丽萍.福建省乡村旅游景观中乡土建筑景观营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14.

TU986

A

1673-0038(2015)29-0197-02

2015-7-4

猜你喜欢
乡土景区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摘牌』
中医的特色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完美的特色党建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