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案例分析校园建筑设计的总体规划

2015-10-31 07:12李亢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9期
关键词:用房流线走廊

李亢

(广西香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南宁市 530000)

结合案例分析校园建筑设计的总体规划

李亢

(广西香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市530000)

在科教兴国思想的推动下,国家不断地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学校不断增多,校园建筑当然也在不断增多。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校园建筑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学校;建筑设计;规划

引言

从定义上讲,学校建筑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兴建的教育活动场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它作为载体还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思想与价值观念、经济与文化面貌等的具体体现者,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校园建筑设计的总体规划。

1 工程概况

该学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34131.00m2(约351.1950亩),净用地面面积为净用地面积为173574.70m2(约260.3621亩)。总建筑面积为9357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90670.0m2,地下建筑面积为2300.0m2,架空层面积为600.0m2。行政办公区有1栋4层的办公楼;教学区有3栋4层的教学楼、3栋5层的实验楼、1栋4层图书馆、1栋4层的科艺楼、1栋3层的中小学艺术中心楼;生活区有1栋4层的教工及学生食堂、6栋6层的学生宿舍楼、1栋5层的生活管理用房、1栋6层的单身教师管理用房;体育馆区有1栋2层的体育馆和1栋1层的室外标准游泳池。

2 设计构思

2.1基本构思

配合规划的宗旨和广西地区的气候特征,建筑造型简洁、理性。

2.2功能分区

力争在除了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的同时,也要在空间组织,交通组织,设计和自然环境的利用方面做到最好,从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信息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提高整体素质的地方。校园规划在土地的利用方面充分考虑土地现状的保留,每个功能分区明确土地现状,以生态化、自然化、和体系化的原则去营造校园环境的个性。现在校园规划一条环山走廊作为主骨架,校道作为分区边界,并利用绿化带和广场等元素对走廊进行处理,使“行政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既有明确的分区,又有适度的接触,处于交流与沟通的最佳状态,形成动静结合,接触有序的统一整体。

2.3空间的构成

传统教育建筑设计很容易限制教学和学习中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形式,单调的空间仅利于单一转达与被动接受。在以环城公路为设计基础的情况下,通过贯穿一起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院落空间,形成一个有序的户外空间;大部分建筑物是南北布局,主要的教学房间有好的朝向,部分首层架空处理,不仅要满足学生的活动和休息的需求,也使封闭的校舍、宿舍相互渗透,形成了视野开阔,层次丰富的校园空间,在很大的层面上提高了空间的流动性和多样性。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在校园内的心理状态的分析,使接受知识的学生在心情愉快时来接受信息,从而改善教育效果,陶冶学生情操。一系列联廊,走廊,阳台和景观空间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资源,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赏交流的平台,使该处的空间更积极。正是由于组织设计合理,才能给有序地反映整个的空间。

2.4立面造型设计

把该学校构思成一个中式风格的校区,巧妙、灵活地运用中式建筑中的特色元素,使该校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学。单体设计在强调实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建筑形态与建筑使用性质的一致性,平面布置以功能为主导,简洁富于个性的建筑语言贯穿于整个校区,以传统的建筑符号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不同的使用性质与建筑形式相吻合,使得整个校区协调中求变化。顺应广西冬暖夏热地区的气候特征,考虑节能与通风设计。建筑大面积的开窗均为南北向,单体平面以外廊为主,引入自然风,利用内庭院形成对流,加强建筑物通风换气的性能,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通风采光。

3 单体设计

利用简单线条的排序韵律、建筑体量的对比及色彩的运用塑造简洁大方的建筑风格,以期最大限度的实现“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原则。考虑到教育建筑的特殊性,所有校舍建筑走廊及阳台栏杆均采用实体栏杆,且高度不低于1100mm,窗台高度不低于900mm;体育馆底层窗台高度不低于2100mm。

3.1教学楼

3.1.1平面功能及布局

总共为3栋4层的教学楼,作为校园主要建筑群,位于校园的东面地块。每层布置有7间普通教室1间教师休息室、1间辅导室、1间值班室、1间卫生间,共计81间普通教室等。教室采用东西向布置,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形成间距为25m的庭院,即丰富了教学空间,同时也满足了教学楼的规范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教学楼均采用外廊布置。

3.1.2立面创意

立面设计力求以最简洁的方式传达教育建筑所体现的人文情怀。

利用现代建筑风格,以建筑形体间的虚实对比及建筑外走廊所形成的韵律为基调,通过简单的色彩变化,体现建筑的文化性质。

3.1.3交通流线

将1层外廊打开,使教学楼有一个开放的交通组织,教学楼两端布置有疏散楼梯,方便使用同时满足消防设计要求。与其他教学楼之间通过设置在第1层的连廊连接,方便各个功能空间的联系,见图1。

图1 教学楼

3.2实验楼

3.2.1平面功能及布局

实验楼由3栋平行布置的单体建筑组成,层数都为5层,3栋建筑间通过连廊连接。布置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教师休息室、文科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玻璃仪器室、准备室、药品室、标本室、仪器室等。根据各自功能特点合理布置,方便使用。

3.2.2立面创意

立面设计力求以最简洁的方式传达教育建筑所体现的人文情怀。方案利用现代建筑风格,以建筑形体见的虚实对比及建筑外走廊所形成的韵律为基调,通过简单的颜色对比,体现建筑的文化性质。

3.2.3交通流线

实验楼以庭院空间和校园主干道为主要的外部交通道路,建筑内部交通流线以敞开外廊和入口大厅组织,以连廊连三栋建筑,在建筑两翼的尽端辅以疏散楼梯来解决每层的交通和人流疏散,见图2。

图2 实验楼

3.3行政办公楼

3.3.1平面功能及布局

行政办公楼层数为4层,功能主要以教学办公、行政办公、德育展览室、会议接待、广播社团办公室、卫生保健室等房间为主。前面L形建筑体块的设置,丰富了建筑形体空间,同时达到了与外部环境更好的交流的目的。

3.3.2立面创意

从建筑体量上看,通过纵横矩形体块的对比,使行政综合楼看起来亲切而富于变化。利用现代建筑风格与中式建筑相柔和,即传达出建筑的现代气息有体现了建筑的历史内涵。以建筑形体间的虚实对比及建筑外走廊所形成的韵律为基调,通过简单的颜色对比,体现建筑的文化性质。

3.3.3交通流线

行政办公楼外部交通通过东面校区的广场进入,建筑内部交通流线以两个体块的两个入口大厅为中心枢纽,通过外廊贯通两个建筑体块,在两个建筑体块的尽端设置有疏散楼梯,满足消防规范,见图3。

图3 行政办公楼

3.4学生宿舍

3.4.1平面功能及布局

男生、女生宿舍各由3栋东西向平行布置。层数为6层,有地下负一层设置用自行车车位,每3栋平行布置布置的宿舍1层利用外廊巧妙的连接,使得宿舍之间形成庭院,丰富宿舍室外环境,也避免宿舍之间的干扰。

3.4.2立面创意

学生宿舍作为生活用房,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体现其特有的建筑形式。

利用现代建筑风格,以建筑形体见的虚实对比及建筑外走廊所形成的韵律为基调,通过简单的颜色对比,体现建筑的文化性质。

3.4.3交通流线

通过“E”型建筑形式围合的内庭院组织对外交通,男、女生宿舍各自有独立的交通体系,互不干扰。其中男、女生学生宿舍都在外走廊两端布置疏散楼梯,见图4。

图4 学生宿舍

3.5生活管理用房、单身教师管理用房

3.5.1平面功能及布局

生活管理用房、单身教师管理用房均为南北向布置。生活管理用房为5层,单身教师管理用房为6层。生活管理用房一层布置总务仓库、厨房、维修间,3~4层布置宿舍。单身教师管理用房为公寓式布置方式,每套房间设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功能。

3.5.2立面创意

生活管理用房、单身教师管理用房均为生活用房,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体现其特有的建筑形式。

利用现代建筑风格,以建筑形体见的虚实对比及建筑外走廊所形成的韵律为基调,通过简单的颜色对比,体现建筑的文化性质。

3.5.3交通流线

通过条形筑形式外廊组织交通,管理用房都在外走廊两端布置疏散楼梯。

3.6食堂

3.6.1平面功能及布局

食堂为南北向布置。层数为主体2层,局部4层,生活管理用房部分为3~4层,1~2层为学生餐厅,3层为教师餐厅,平面布置规整,生活管理用房部分3~4层布置员工宿舍,根据功能布置力求简洁合理使用。局部2层屋顶布置屋顶花园,增加3层视野效果,同时起到保温隔热,响应该市建设绿城的政策。

3.6.2立面创意

食堂为生活用房,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体型方正为了体现其特有的建筑形式。利用现代建筑风格,以建筑形体见的虚实对,及局部加高增强建筑体量感。

3.6.3交通流线

餐厅内边两端式疏散,餐厅外边增加个外部疏散楼梯,生活管理用房部分两端设置疏散楼梯,厨房使用户外独立的疏散口部,满足消防规范,见图5。

图5 食堂

3.7体育馆与室外标准游泳池

3.7.1平面功能及布局

体育馆层数为2层,球场部分为两层通高。主要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活动场所,主要设置有两个篮球场地、四个羽毛球场地及乒乓球室、舞蹈室、形体房、器材室、棋牌室等房间,可以进行篮球、羽毛球、气排球、舞蹈、形体等活动锻炼。

室外游泳池及配套用房位于体育馆西侧,层数为一层。设置有男女浴室、男女更衣室、管理室、器材室、广播室等相关配套用房,主要作室外游泳池配套设施。

3.7.2立面创意

体育馆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建筑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形式活波动人,明快的颜色和建筑体块的对比更能体现其特点。利用现代建筑风格,以建筑形体见的虚实对比及建筑外挑檐所形成的韵律为基调,通过简单的颜色对比,体现建筑的文化。

3.8图书馆、公共教学用房

3.8.1平面功能及布局

图书馆层数为4层,功能主要以大开间布置期刊、报纸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层数为2层,主要用与教学与各种活动的举办。

图书馆为矩形建筑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也给校园增加亮点。公共教学用房层数为2层。功能主要是:1层为合班教室和配套用房等,:2层为多功能厅和相关的配套用房。图书馆和公共教学用房在1层用连廊将两个建筑单体连接起来。相对独立又方便联系。图书馆前面矩形形建筑体块的设置,丰富了建筑形体空间,同时达到了与外部环境更好的交流的目的。信息及艺术楼体型为矩形,外观即简洁,同时满足各功能房通风、采光等。

3.8.2立面创意

从建筑体量上看,纵横矩形体块的对比,使图书馆、公共教学用房看起来亲切而富于变化。

利用现代建筑风格,传达出建筑的现代气息。以建筑形体间的虚实对比及建筑外走廊所形成的韵律为基调,通过简单的颜色对比,体现建筑的文化性质。

3.8.3交通流线

图书馆、公共教学用房通过广场进入,建筑内部交通流线图书馆为内走廊,公共教学用房为围合式外走廊交通流线畅通。通过外廊贯通建筑两翼,在两翼的尽端设置有疏散楼梯,图书馆设置一部货用电梯,满足消防规范。

4 总结

校园建筑的设计应发挥功能性的作用,但也充分的考虑到学校自身的大小和朝向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形状。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的采用单体建筑作为外形的设计,由于这种设计具有朴素感,还能凸显出个性化的特征。同时,墙面应采用保温材料,尽量的减少能耗。单体设计也要保证自然采光和通风,这样就能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1]赵中建,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的理论问题与实践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8(03).

TU984.14

A

1673-0038(2015)29-0042-03

2015-6-8

李亢(1983-),男,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用房流线走廊
神奇的走廊
走廊上的时光
几何映射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走廊上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河南黄河防洪工程管理用房典型设计
在走廊行走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组织设计
CO2混相驱五点井网流线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