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冬季鸟类资源调查

2015-11-01 03:41钟震宇程志斌白加德李俊芳王丽斌朱佳伟
关键词:麋鹿鸟类群落

钟震宇 ,程志斌 ,白加德 ,李俊芳 ,郭 耕 ,王丽斌 ,朱佳伟

(1.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100076;2.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100076)

城市化对于鸟类的分布和数量有重要影响[1].城市鸟类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变化,对于环境监测有重要作用[2].目前,公园是城市主要的绿化地,为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城市公园鸟类的生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国内对城市公园鸟类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夏季鸟类,而对冬季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北方冬季鸟类的研究则更少[3-4].南海子麋鹿苑已建苑30周年,主要功能是保护濒危动物麋鹿及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有较好的绿化条件,为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随着北京郊区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麋鹿苑周边日益城市化.陈卫等[5]在2006年报道了麋鹿苑的脊椎动物,其中鸟类记录83种,随着近年来观鸟设备的改善和对鸟类关注度的提高,不断有新的鸟类被发现.2009年迄今,北京加快了南城发展计划的实施,麋鹿苑周边城市化和南海子公园的建设使麋鹿苑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本课题组对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冬季鸟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积累基础资料,同时为其环境监测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自然概况

北京麋鹿苑位于大兴区南海子(39.77°~39.78°N,116.45°~116.46°E),平均海拔约 31.5 m,占地面积约60 hm2.研究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1℃,1月份平均气温-3.4℃,7月份平均气温26.4℃.年降雨量约600 mm,86%的降雨量集中在6-9月份.主要植被类型为草地、灌木林和乔木林.优势乔木种类为毛白杨(Populustomen tosa Carr)、柳树(Salix babylonica L.)、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加拿大杨(Populusx canadensis);灌木丛以火炬树(Rhus typhina)、蔷薇(Rosa L.)、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Rupr.)Maxim.)、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山桃(Prunusdavidiana Franch.)等为主;优势草本植物有蟋蟀草(Eleusine indica)、画眉草(Eragrostiscilianensis)、马塘草(Digitaria sangunalis)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

北京麋鹿苑主要功能是麋鹿的迁地保护,同时还是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以及公众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基地.麋鹿苑饲养有麋鹿等鹿类动物5种,还散放着鸿雁(Anser cygnoides)、大天鹅(Cygnuscyg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黑天鹅(Cygnusatratus)、灰鹤(Grusgr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蓝孔雀(Pavo cristatus)等鸟类.此外,从2007年开始,为改善麋鹿的栖息地,麋鹿苑进行了湿地恢复,2008年湿地恢复工程竣工后,新增明水面积约6 000 m2.

1.2 调查方法

2014年12月1 日至2015年2月28日期间,采用样线法调查南海子麋鹿苑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每周进行1次,共计13次.每次调查路线相同,样线围绕整个麋鹿苑,涵盖麋鹿苑所有区域,记录样线100 m内的鸟类.调查时间为鸟类活动的高峰期(8:00—10:00),调查时用双筒望远镜(SWAROVSKI EL8,5×42)和数码相机(Canon60D,SIGMA APO 50~500 mm 镜头),以1.0~1.5 km/h的速率进行.依据文献[6-7]进行辨别,直接计数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麋鹿苑散放饲养的鸟类本次不做记录.鸟类的居留型参考文献[8],鸟类的分类和名称参照文献[9].

1.3 数据处理

根据汪志如等[10]报道的频率指数估计法计算和分析鸟类优势种,即通过各种鸟类遇见的百分率(R)与每天遇见数(B)的乘积r(RB)作为指数,进行鸟类数量等级的划分.r指数在500以上为优势种,50~500为普通种,5~49为少见种,5以下为偶见种.具体算法为:

式中:d为遇见鸟类的天数;D为工作的总天数;S为遇见鸟类的总数量.

鸟类多样性指数(H,Shannon-Weiner index)和均匀度指数(J,Pielou index)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式中:Pi为第i种鸟的数量与所有鸟类总数量的比值;Hmax为群落中物种数的自然对数.

2 研究结果

2.1 种类组成

本次调查共记录到南海子麋鹿苑冬季鸟类42种,隶属于12目、25科,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冬季鸟类名录Tab.1 Winter bird list of Nanhaizi Milupark in Beijing

续表1

由表1可知,雀形目鸟类最多,有14科22种,分别占鸟类总科数的56.0%和总种数的52.4%.此外,湿地鸟类(游禽和涉禽等)共计8种,占麋鹿苑已发现鸟类总种数的19.0%.这说明麋鹿苑冬季鸟类的组成以雀形目鸟类和水鸟为主,符合麋鹿苑内乔木林和湖泊面积较大的自然环境.

麋鹿苑内冬季鸟类的r指数见表1.其中树麻雀、绿头鸭、达乌里寒鸦、小嘴乌鸦和灰喜鹊的r指数超过10 000,表明这些鸟类是麋鹿苑内冬季鸟类的优势种;此外,喜鹊、灰椋鸟、珠颈斑鸠、斑嘴鸭、鸳鸯、苍鹭、大斑啄木鸟、大嘴乌鸦、黑尾蜡嘴雀和小鵐等的数量也较多,r指数均超过500.

2.2 居留型分析

表1显示,麋鹿苑内留鸟21种,冬候鸟9种,夏候鸟和旅鸟11种,分别占保护区已发现鸟类总种数的50.0%、21.4%和26.2%.人工饲养逃逸鸟1种.

2.3 重点保护鸟类多样性

从表1可以看出,在麋鹿苑冬季鸟类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共有6种,隶属于4目5科,共占14.3%,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其中绯胸鹦鹉是逃逸鸟类.被列入《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有22种,隶属于6目15科,占苑内冬季鸟类总种数的52.4%.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名录”的鸟类有32种,占苑内冬季鸟类总种数的76.2%.

2.4 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

北京部分景区鸟类群落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如表2所示.同紫竹院公园相比,麋鹿苑的H指数较高,即鸟类多样性高,均匀度指数则相对较低,这与麋鹿苑内生境类型的多样性相符.

表2 北京部分地区冬季鸟类群落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Tab.2 Shannon-W einer index(H)and Pielou index(J)of winter bird community in parts of Beijing

3 讨论

3.1 麋鹿苑冬季鸟类种类及数量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鸟类为迁徙性鸟类[12].冬季植物类型较单一,郁闭度低,鸟类隐蔽性弱,且此时夏候鸟迁走,冬候鸟迁来,故呈现出鸟类种类较少但数量多的现象[13].本次调查到麋鹿苑冬季鸟类种类共42种,其中树麻雀和绿头鸭占绝对优势.另外有9种鸟类虽在此次调查中未被发现,但在以往冬季调查中有记录到,分别为鵰鸮(Eagle owl)、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s)、雀鹰(Accipiter nisus)、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雉鸡(Phasianuscolchicus)、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白枕鹤(Grus vipio)、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和琵嘴鸭(Anas clypeata).因此,麋鹿苑冬季野鸟种类共计51种,鸟类资源相对丰富.

城市公园的景观和植被类型较单一,生态系统多样性低.北京地区的公园鸟类调查表明,与其他季节相比,冬季鸟类的种类最少[13-16],喜欢集群活动的鸟类如麻雀、绿头鸭、灰喜鹊、达乌里寒鸦等成为优势种,一般数量较大,种群较为稳定.如麻雀在很多城市公园都是优势种,能较好适应城市环境[17].近年麋鹿苑悬挂了数百个人工鸟巢,大部分被麻雀占据,且人工提供的谷类食物使麻雀种群数量激增,加上数量高达3000只的绿头鸭,导致均匀度指数较低.

3.2 鸟类居留类型

麋鹿苑冬季鸟类中除了21种留鸟和9种冬候鸟外,还有11种夏候鸟和旅鸟,而且部分种类常年可见,如绿头鸭、白腰草鹬、斑嘴鸭、苍鹭、黄腰柳莺、小䴙䴘等.这说明该苑内的自然环境较好,食物充足,适合鸟类越冬.

3.3 保护措施

麋鹿苑采取人工措施为冬候鸟保留了一定面积的不冻水面,且定时定点添加各种谷物和豆类等食物,使得留苑过冬的水鸟多达8个种,其中绿头鸭数量高达3 000多只,绿翅鸭、鸳鸯、斑嘴鸭等数量一般也达到了20~30只.近年来经常发现,苍鹭、黑水鸡、白枕鹤、针尾鸭、琵嘴鸭等旅鸟或者夏候鸟留在麋鹿苑越冬.悬挂人工鸟巢并提供谷类食物可使鸟类种群数量激增.Savard等[18]报道了加拿大一些城市通过法规限制流浪猫和流浪狗,大大减少了城市野生动物所受的威胁,麋鹿苑多年来坚持禁止流浪狗进入苑内,清除苑内出现的流浪猫,因而也大大减少了对鸟类的威胁.

本次调查发现游客活动频繁的地方或时间段,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会相对较少,因此减少人的影响也是保护鸟类的一项重要措施.麋鹿苑内为减少人为因素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应规定游客只能在有限区域内参观,并且要控制人为活动,同时通过宣传和现场教育,提高爱鸟护鸟意识.

[1]张淑萍.城市化对鸟类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8,27(11):2018-2023.

[2]陈水华,丁平.城市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展望[J].动物学研究,2000,21(2):165-169.

[3]郑光美.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冬季鸟类的生态分布[J].动物学报,1962,14(3):321-336.

[4]宋福春,张香,张文林,等.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J].动物学杂志,2005,40(2):50-54.

[5]陈卫,高武,高立杰,等.北京麋鹿苑脊椎动物调查报告[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6):50-56.

[6]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何芬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7]自然之友野鸟会.北京地区常见野鸟图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8]蔡其侃.北京鸟类志[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9]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汪志如,单继红,黄晓凤,等.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秋冬季鸟类调查及多样性分析[J].江西林业科技,2008(5):28-32.

[11]孙儒泳.野生动物学原理[M].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华彦,李晓民,刘学吕,等.洪河自然保护区春秋季节鸟类多样性比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3):23-28.

[13]郭铁英,杨均炜,曲嫒嫒,等.北京紫竹院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J].四川动物,2010,29(6):975-980.

[14]杨萌,史红全,李强,等.北京天坛公园鸟类群落调查[J].动物学杂志,2007,42(6):136-146.

[15]柴文菡,白文静,陈卫.北京玉渊潭公园鸟类群落特征[J].四川动物,2007,26(3):557-560.

[16]陈志强,付建平,赵欣如,等.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鸟类组成[J].动物学杂志,2010,45(4):21-30.

[17]郝亚南,易国栋.校园环境中麻雀集群地点选择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26-128.

[18]SAVARDJPL,CLERGEAUP,MENNECHEZG.Biodiversity concepts and urban ecosystem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48(3/4):131-142.

猜你喜欢
麋鹿鸟类群落
善于学习的鸟类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我国西北某陆地油田采出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冬季,关爱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