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混合式培训的构建与实施

2015-11-02 01:27罗秀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实施构建

罗秀

摘 要:中小学教师混合式培训是一种数字化环境下的新型培训与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师培训相比,从形式到内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人性化、自主化、发展化特征。要构建混合式培训的新模式,需要我们从需求着手,摸清参训教师的实际需要;以问题为出发点,组织贴近现实生活的课程资源;以任务为驱动,整合多种培训形式;以交流互动为基础,实现自主知识建构;以网络研修平台为支撑,实现多种培训资源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混合式培训;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0003203

混合式培训正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流模式。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要求推行混合式培训,把网络研修社区作为项目申报的重要条件。2015年更是明确要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切实推行集中面授、网络研修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促进教师学用结合。混合式培训作为一种数字化环境下的新型培训与学习方式,与传统的面授培训和远程培训模式相比,无论是培训者还是参训者所处的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培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培训目标、培训形式、培训手段、培训过程、培训环境与培训资源等诸多要素,从形式到内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实质,理清其特征和优势,将混合式培训的全新理念指导培训实践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构建混合式培训的新模式,确保混合式培训成效显著。

一、中小学教师混合式培训的内涵和实质

混合式培训源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兴起。国内正式倡导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的何克抗教授在《从混合式学习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中指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1]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混合式培训就是将传统的教师集中面授培训方式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实现线下集中面授与线上网络研修的有机融合,促使培训效果最大化。混合式培训并不是线上线下的简单混合,而是运用多种教学理论,协调各个要素,对两种学习形式中的各种学习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具体说来,就是在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成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现实问题为中心,以网络研修平台为支撑,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将传统集中面授的优势和远程培训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参训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教师培训的人性化、自主化、发展化。

二、中小学教师混合式培训的特征和优势

混合式培训通过现代独特的教学设计和新型授课手段,把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媒体、学习内容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培训者的主导作用,提高参训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混合式培训相比于传统的教师培训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培训形式人性化。所谓人性化,是因为混合式培训重视成人学习的规律特点,不仅培训时间弹性、灵活,而且培训形式多元,培训过程生动,培训环境开放,有助于调动参训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培训过程自主化。混合式培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重视参训者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作用,培训内容以参训教师日常教学问题为出发点,注重对参训教师在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培训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合作研讨,充分体现了参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培训目标发展化。混合式培训不再只是关注知识的简单积累,更注重教师在经历问题研讨、深层对话、互动合作等体验活动后获得情感、态度、意志及专业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培训更多的是基于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自身的需求和期待,以启发他们形成适合个人工作实际的操作性思路为指向,不仅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体现出十分明确的促进教师个人风格魅力形成的过程。

作为一种人本灵活的先进培训模式,混合式培训与传统培训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传统集中面授由于方式单一、时间较短、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参训教师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较少,容易忽视参训教师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对发挥参训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特长有着较大的限制,很难真正满足教师学习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远程培训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等媒体进行学习,在预先设定的框架下自己选取学习内容、自定步调、自主学习,这种培训方式虽具有培训课程形式多样、培训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但是由于缺少师生面对面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学习要素也就很难实现,参训教师常常很难持续学习过程,以致收效甚微。中小学教师混合式培训是对传统教师培训反思构建的一种新的培训模式,它采用了网上培训和线下研修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和远程培训二者的优势互补。既重视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又注重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强调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紧密结合,已有经验和新掌握知识的结合,从而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参训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实施中小学教师混合式培训的关键环节

1统筹规划,构建混合培训的新模式

混合式培训涉及的人员和资源较多、流程更为复杂,是比传统集中面授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统筹规划,构建混合培训的新模式。笔者所在的乐山师范学院作为四川省教师培训的主要机构之一,积极进行混合式培训的创新与探索,学校培训中心组织各教学院经过充分调研和系统论证,统一了对教师混合式培训的思想认识,在构建混合培训的新模式方面强化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教师培训由学校培训中心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组织协调,各教学院作为承办学院,在培训中心的组织安排下进行教师培训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绩效评估等工作,宣传、保卫、后勤、信息中心等部门积极配合教师培训实施的相关工作。二是培训中心总体设计各类培训项目的运行流程,承办学院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细化教学管理、教务管理、网络研修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工作细则。三是培训中心提供乐山师范学院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各承办学院以此为平台建设各自的学院社区,开展网络研修工作。四是完善混合式培训的管理制度。根据混合式培训的新要求,培训中心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办法、教学管理等规章制度,为混合式培训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2从需求着手,摸清参训教师的实际状况

培训是否对参训教师有吸引力,首先要看培训方案是否贴近他们的真实需求。而要设计出对参训教师有吸引力的培训方案,需求分析是首要和必经的环节。在方案设计前期,培训专家团队要根据已有的教学积累和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通过走访、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手段,记录下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立培训的方案及重点,以确保方案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乐山师院在今年的“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方案设计初期,培训中心就组织相关学科集体到拟申报项目县实地调查、访谈座谈、反复磋商四次。在培训实施准备阶段,通过电话、QQ群、问卷等方式对每个参训教师进行调研,摸清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再梳理出核心问题,内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突出,切实地帮助一线教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培训实施阶段,要针对参训教师的具体需要,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的调整,组织贴近现实问题的典型案例,真正体现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以问题为出发点,组织贴近现实生活的课程

混合式培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就要明确培训过程中参训者的主体地位作用,以解决参训教师日常教学问题为出发点,组织贴近参训教师现实生活的课程资源。不论是集中面授还是网络研修,都要聚焦培训对象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乐意研究的真实案例。要用

“问题”“案例”串连起多种培训方式,使培训对象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倾听、对话、沟通、碰撞、体验和反思。问题、案例教学贴近参训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情境,具备教师自身教育经验所具有的现实性,能更激发教师对问题思考、研究与分享的愿望,促使教师把兴趣发展、情感意志、生命体验融入培训过程,从而加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反思,升华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在共同探究中感悟知识背后蕴含的精神价值和丰富意义[2]。

4以任务为驱动,整合多种培训形式

参训教师都是有知识、有经验的成人学习者,他们在主体建构中都有自己的思考,集中研修、影子跟岗、返岗实践等活动为参训教师提供了直面现实的机会,网络研培平台为各种思想提供了碰撞、启发、反思和交流互补的空间[3]。围绕亟待解决的问题,整合多种培训形式,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布置相应任务,有效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惑。具体来说,可根据集中面授和网络研修两种学习形式的特点,基本性的主题放在集中面授时开展,而面向未来的提高性和发展性的话题,也包括非预设的在培训活动中新发现的、挖掘的、主要由学员提出的话题等拓展性主题放在网络研修中开展,引导教师在活动体验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新的经验,得到新的认识,促进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5以交流互动为基础,实现自主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学习,教学设计要注重模拟或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会话”要贯穿在学习过程的始终,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的学习也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要让参训者主动参与研讨、模拟练习、实践应用等来提高学习效果。混合式培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就要以交流互动为基础,重视多主体、多层次、多向度的交流对话,变单向知识传输为参训者与培训者、参训者之间乃至实践基地一线教师之间多向、多层次的交流研讨,满足参训教师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需求。在集中研修阶段,可采取提问启发、分组讨论、同课异构、经验交流、学员模拟、角色扮演等培训形式,让参训者增加体验的机会;在网络研修阶段,除了对集中研修的内容进行消化外,要引导参训教师在专家、辅导教师、参训教师与学习资源之间同步或者异步地交互,分享教学中的精典,在参与、互动、交流中诊断并解决现实教学中的问题,实现自主知识建构。

6以网络研修平台为支撑,实现多种培训资源的有效融合

混合式培训要求集中研修与网络研修相结合,自主学习与专家引领相结合,协作交流与个人反思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这些都需要一个功能完善、操作便捷的网络研修平台做支撑。网络研修平台功能的设计要特别关注人际交互功能的实现,充分利用集中研修阶段建立的情感交流和协作小组基础,让参训教师利用平台提交教学和教研问题,发起聚焦课堂教学的研讨话题,发布教学反思和研修文章,回复同伴问题帖和研讨帖,接受培训专家远程跟踪指导和班级同伴帮助,获取专业引领和资源服务,将集中研修与网络研修形成一体,实现培训多个相关要素的有机融合。

乐山师范学院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社区[4]以参训教师为核心,通过多形式、多级别、多层次的网络研修方式,促进培训课程、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的交流和积累。参训教师通过网络研修平台注册登录后进入自己的班级和协作小组,在平台上进行在线学习、讨论交流、成果分享、作业提交、日志留言等活动;培训专家通过工作坊的形式,为参训教师提供课程资源、发布任务、在线答疑、作业评价、问卷调查、跟踪服务和学情监测评价等活动;各级培训管理者通过平台发布培训公告、动态和简报,进行资源获取、班组建立、账号管理、问卷调查、学情监测和在线统计,对学习研修的情况进行总体概览和把控。

参考文献:

[1]赵丹.浅谈混合式学习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策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34—36.

[2]辛继湘,李金国.从“静听—接受”到“研究—体验”[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

1):17—19.

[3]蒋丰,陈晓葵.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

34—36.

[4]乐山师范学院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社区[EB/OL].http://lstc.scjslm.com,20153 27.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Hybrid Training and Implementation

LUO Xiu

(Training Center,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Leshan 614004,

China)

Abstract:Hybrid training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s a kind of new training and learning method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training, obvious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from form to connotation,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ty,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To build a new model of the hybrid training, we need to start from the demand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need of teacher participants; with questions as a starting point, curriculum resources should be organized to make it close to real life; driven by the task, a variety of forms of training should be integrated;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utonomou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realized; supported by network training platform, integration of various training resources should be achieved

effectively.

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he hybrid

training;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责任编辑:朱 岚)  2015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实施构建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