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校读札记

2015-11-02 12:35李成晴
关键词:宋文

李成晴

《全宋文》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疑误疏漏之处,根据相关文献,可予补订。依据例证的属性,兹分佚文、代拟制文重收、录文重出、作者归属、已收文章补订共五类20则,以求为以后《全宋文》之系统、条理化修订积累点滴经验。

关键词:

宋文;辑佚;重收;作者归属;补订

中图分类号:   I20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5)05-0097-05

《全宋文》为有宋一代文章的渊海,[1]为世人提供了一份详备的两宋文章图景。本书所收两宋名家之文,除据其本集外,遍考四部典籍及碑刻、书画等材料以作辑佚,收获颇丰。笔者在进行唐宋文集编纂的研究过程中,常常参考此书,从中查阅到许多珍贵的史料。断代诗文全集的编纂,难以避免的疏漏就是重收、未收、异文等现象,笔者在参鉴《全宋文》的过程中,比勘过他种文献,注意到其中有一些问题,犹待考索或论定。下面以所举诸例证的性质为分类依据,札考佚文、代拟制文重收、录文重出、作者归属、已收文章补订共五类20则,并加辨析。

一、佚文三篇

1苏轼《孤松赋》

明人承天贵纂《(正德)汝州志》卷八收苏轼赋两篇,分别为《中山松醪赋》和《孤松赋》。[2]《中山松醪赋》见于苏轼本集《苏文忠公全集》卷一,《全宋文》卷一八四九据以收录。[1]85册,144《孤松赋》不见于苏轼传世文集及《全宋文》,有可能是苏轼佚文,然《汝州志》并未交代此赋之文本来源,故尚无法坐实,今标点迻录于下:

《孤松赋》

怡神林薮,隐逸岩穴。卧泉石之两间,赏孤松之一绝。干则纯修正直,枝则槎牙孤洁,叶则且爱长生,花则惟便早发。经九夏而披雨,值三冬而带雪,接春露而抽心,抗秋霜而峻节。能存终而与始,岂避寒而趋热?负秀气而凌云,擢高材而偃月。是以独守奇操,单知固穷。无情党物,有志排空。依自然之养性,托幽闲而屏踪。惟栖神于俗表,不炫异于尘笼。援清苦以超华,拨繁秀而出丛。时长吟而遣日,乍引啸而迎风。成变调于云里,更翻声于月中。共管弦而韵别,与丝竹而音同。然则宫商道合,律吕冥会。曲妙声清,音高响大。朝则似抚琴瑟,夜则疑吹箫籁。感风雨之鬼神,和阴阳之否泰。特见利而招损,固藏名而远害。宁挂网于人间,且悬罗于物外。[2]

2岳飞《报李纲书》

清葛嗣浵《爱日吟庐书画续录》卷一载岳飞书信一篇,为《全宋文》所失收:

《宋岳飞报李纲书册》

军事旁午,未得时候台安。远蒙翰教,忠怀义气,直薄云汉而贯金石,凡在含灵,能无感奋,况飞素切同仇者耶?比以鼓励军士,直抵淮阴,灭此而朝食,已报国恩而答知己,飞之愿也。即不然,亦惟力是视,死生以之,决不狼顾偷存,视昔〔葛嗣浵注:此“昔”字原本点去。〕息于人间耳。吏还附此,申谢不宣。岳飞顿首观文相公阁下。[3]492

按:本文见葛嗣浵《爱日吟庐书画续录》卷一所录岳飞墨迹,题下注曰:“纸本,凡六帧,每帧高九寸,阔四寸六分。” [3]492夏之芳题跋谓:“武穆书迹不多见,此予故友朱子鹿苹所藏,旧有王文成、文待诏二跋及梁文康手书‘精忠遗迹四字。”[3]493可证其流传有序。后录翁方纲《岳忠武答李忠定手牍》七古题诗,诗注中从“忠武小楷似颜,见《谢在杭集》”“忠武学苏书。见相台跋”等角度对此书迹进行了鉴定。[4]67卷,307诗后另有梁章钜等人题跋,可见此手书在清代士林传阅之广。故而葛嗣浵卷末附记曰:“至考流传、审真赝,则夏、翁、梁三君已任其劳。”据梁章钜跋,苏斋老人刻石汤阴庙壁,是据此手书模勒。清蒋敦复《啸古堂诗集》卷五有《书岳忠武王手书石刻后》,[5]145即是咏岳飞此件手迹石刻。

至于本封书信的写作背景,夏之芳已经在题跋中进行了说明:“按绍兴二年,李忠定以观文殿学士充湖广宣抚使,至潭州平盗。武穆亦以观察使权知潭州,四年除鄂州节度使。会金人与刘豫侵淮,围庐州,武穆奉高宗手勅救淮,乃自提兵过庐州破之。书中‘直抵淮阴之语,当在此时。”[3]493可备考证。《全宋文》收岳飞《与某书》开篇“军务倥偬,未遑修候,恭维台履康吉”,[1]196册,344与《宋岳飞报李纲书册》行文体式相合。《全宋文》自《听颿楼书画记》《宝真斋法书赞》中辑得岳飞信札12篇[1]196册,343-348,失辑此函。

3杨万里《自赞》

禹曰也有性气,舜云直不中律。自有二圣玉音,不用千秋史笔。

按:赞文辑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二“诚斋谒紫岩”条,罗氏略谓“高宗尝曰:‘杨万里直不中律,孝宗亦曰:‘杨万里有性气,故其自赞”云云。[6]14本赞也许为杨万里一时戏作,故杨万里本集《诚斋集》不载,《全宋文》亦失辑。

二、代拟制文重收

4王珪《天地社稷太庙皇后庙奉慈庙奏告为立皇子已赐名曙祝文》重收作宋仁宗文

《全宋文》卷一一六八据王珪本集《华阳集》卷一四收王珪《天地社稷太庙皇后庙奉慈庙奏告为立皇子已赐名曙祝文》曰:

“盖闻克亲九族,以致万邦之和。顾以菲德,奉承圣绪,永念宗室之蕃,思所以广恩也。乃考于大宗,得濮安懿王之子为贤,又于国为近属,今赐名曰曙。既以为皇子,不敢不告。” [1]54册,52

按:本文重收作《全宋文》卷九八四宋仁宗《立皇子告天地宗庙诸陵文嘉佑七年八月庚子》,系据《宋大诏令集》辑佚。[1]46册,22此类由大臣代皇帝所撰之文,若重收君臣二名下,宜注出互见。据《宋大诏令集》,知“克亲九族”当作“尧亲九族”,《华阳集》形近而讹。

5苏轼《皇伯祖克愉可赠忠正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制》重收作宋哲宗同题文

《全宋文》卷一八五一据《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八收苏轼《皇伯祖克愉可赠忠正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制》一文[1]85册,176,文长不录。本文重收作《全宋文》卷三二二六宋哲宗同题文,所据出处为《宋大诏令集》卷五〇,且加按语曰:“又‘克瑜,《宋会要辑稿》作‘克愉。” [1]150册,42苏轼制文正作“克愉”。

6周麟之《梁汝嘉磨勘转官制》重收作宋高宗敕

《全宋文》卷四八一五据周麟之本集《海陵集》卷一九收《梁汝嘉磨勘转官制》一篇,文长不录。[1]217册,133本文重收作《全宋文》卷四五四九宋高宗《加封开国公梁汝嘉敕》,所据出处为光绪《宣平县志》卷一三。[1]205册,112其重收之类型与上引王珪、苏轼二文同。

7宋理宗《崇儒诏》重收作《谕经筵讲读官章鉴敕》

《全宋文》卷七九六六收宋理宗《崇儒诏》一篇,所据为《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三一。[1]345册,83按此注出处为疏失,当作“《宋史全文》卷三一,《续资治通鉴》卷一六三”。本文重收于《全宋文》卷七九七二,题作宋理宗《谕经筵讲读官章鉴敕》,所据为同治《义宁州志》卷首。[1]345册,209当以《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二书所载为正。

三、录文重出

8《论辨邪正疏》作者辨

刘敞《公是集》卷三一载《论辨邪正疏》一文,长2 780言。本文又见于吕祖谦《宋文鉴》卷四五,题作《论辨邪正》,署为富弼作。[7]685《全宋文》编者可能未注意到此文的作者问题,所以分别收入卷六〇六富弼卷、卷一二七九刘敞卷,而未考辨文章的归属。

按本文当为富弼作,理由如下:

首先,据《全宋文》卷六〇六于富弼《论辨正邪奏》文后注,除吕祖谦外,宋人总集如宋佚名《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萃》卷三五、宋章定《名贤士族言行类稿》卷四八、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卷一五皆以此文属富弼作。[1]28册,376

其次,宋王迈《臞轩集》卷二《乙未闰七月轮对第二札》贴黄曰:“熙宁初富弼为首相,尝献言曰:‘执政大臣喜怒系人情之舒惨,邪正系朝廷之盛衰。执政不和则有司不和,有司不和则万务不治。或分争於官府,或辩别於君前,咸蓄不平之心,举无至当之论。”[8]134上王迈所提及的富弼献言,恰为《论辨邪正》中语:“喜怒系乎人情之舒惨,邪正系乎朝廷之盛衰。是执政者,天下之所观望,群有司之所师表也。执政不和,则群有司安得而和哉?群有司不和,则万务安得而治哉?”[7]686王迈属于以意节引,可证王迈亦以此文为富弼作,这是判断《论辨邪正疏》一文归属的极有力证据。

第三,《公是集》卷三一另收录刘敞《论邪正疏》一篇,题下注“至和二年六月”。宋代典籍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〇、《国朝诸臣奏议》卷四九、《皇朝文鉴》卷四七皆谓是刘敞作[1]59册,69,当无疑议。首先,刘敞无太大可能性就同一问题上两篇奏疏。其次,即使刘敞先后就邪正问题上书,第二篇应当会有一部分内容与第一篇相呼应,或者谈及,但仔细比对《公是集》收录的《论辨邪正疏》和《论邪正疏》二文,两者论述逻辑各自一轨,且皆从理到据,了然不相关。由此亦可理证《论辨邪正疏》非刘敞作。

刘敞《公是集》原编已佚,今所见传本为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收以及明人辑本编成。今《永乐大典》已散佚,故无从考证《论辨邪正》误编入《公是集》究是四库馆臣之失误,抑或是《永乐大典》所录即已如此。

9闵损、冉耕等赞重收

《全宋文》卷二六三据《曹南文献录》卷七四收宋真宗《闵损赞》《冉耕赞》《冉雍赞》《冉求赞》《仲由赞》《卜商赞》《端木赐赞》《宓不齐赞》《巫马施赞》九篇。[1]13册,164诸赞皆重见于《全宋文》卷四五五一宋高宗《宣圣七十二贤赞并序》,为绍兴十四年五月六日作。《宋史》第六七、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十一、明陈镐《阙里志》卷八、清阮元《两浙金石志》卷八、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四九皆著录为宋高宗撰,这是当时崇奉儒学的一件大事,诸家并无异说,宋真宗卷诸赞当删。

10苏颂《灵香阁记》重收作钱勰同题文

《全宋文》卷一三三九收苏颂《灵香阁记》一文,所据出处为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四。[1]61册,379本文重收作《全宋文》卷一七九二钱勰《灵香阁记》,所据出处为钱勰《严陵集》卷八。[1]82册,289《大明一统志》卷四一严州府“形胜”引“群峰回环,一水萦带”,注为宋苏颂《灵香阁记》。[9]41卷,702

11苏轼《方丈记》重辑

《全宋文》卷一九七〇据《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二收苏轼《方丈记》:

年月日,住持传法沙门惟谨,重建方丈,上祝天子万寿,永作神主,敛时五福,敷锡庶民。地狱天宫,同为浄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1]90册,438

按此文重见于《全宋文》卷一九八三苏轼《韶州月华寺题梁》,文曰“天子万年,永作明主,敛时五福,敷锡庶民。地狱天宫,同为浄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系据《鹤林玉露》及光绪《曲江县志》辑佚[1]91册,228,为《方丈记》之重出文,可删。

四、作者考证

12《虎丘题壁》乃游似作之新证

《全宋文》卷七六八五据《夷白斋诗话》收游似《虎丘题壁》一篇,且加按语曰:“《夷白斋诗话》文前记云:‘虎丘石壁,旧有景仁自中朝持剑南东川节,道出姑苏,饮饯于虎丘,其题名云。按此‘景仁当指游似,似字景仁,绍定前后为潼川提刑,均与此合。今附于游似文中,俟更详考。”[1]334册,13考清人陆肇域纂、钱大昕审定《(乾隆)虎阜志》卷九上“艺文”,收入游景仁《虎丘题壁》一篇,其引谓:“南充游似景仁,自中朝持剑南东川节,道出姑苏,宛陵吴渊道夫、鄮山袁肃恭安台、宁乡历博、景仁以同舍郎泰西道主,饮饯于虎丘。”[10]可证《全宋文》考证《虎丘题壁》为游似之作乃定谳。

13张丰实为张耒

《全宋文》卷二一一〇收张丰《送秦少章序》一篇,文曰:“《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云云,所据出处为《文章类选》卷六。[1]97册,78按此文实为张耒《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见于张耒本集《柯山集》卷四〇,收入《全宋文》卷二七五四。[1]127册,288秦少章为秦观的三弟,名秦觏。《文章类选》讹“耒”作“丰”,遂致《全宋文》编者误以为北宋有张丰其人。

14黄庭坚《达摩颂》志疑

《全宋文》卷二三三二据《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〇及《说嵩》卷三二录黄庭坚《达摩颂》一篇:

少林九年,垂一则语。直至如今,多方赚举。

实录检讨官、著作佐郎黄庭坚书颂。朝奉郎、知河南府陵台令兼知永安军同签书兵马司公事、轻车都尉、赐绯鱼袋张宗著立石。[1]108册,24

按本《颂》并不见于传世的黄庭坚文集,历代关于黄庭坚的记载也未提及他有此《颂》。其实四句颂文是对禅宗话头“少林九年垂一语,直至如今赚师举”的改写。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十三“天童山清遂禅师法嗣”之“福州大中立志禅师”:“僧问:少林九年垂一语,直至如今赚师举。欲得不赚,便请师举。师曰:唵。”[11]清遂禅师曾参请唐代曹洞宗二祖曹山本寂禅师,其法嗣大中立志禅师虽生平不可考,然卒年当不出五代宋初。又宋·庆预《丹霞子淳禅师语录》卷上《大洪山上堂法语》:“上堂。‘少林九年垂一语,流布诸方多赚举。大洪今日老婆心,未免分明细说与。良久云:‘还会么?月里姮娥巧,金针穿断线。半夜绣鸳鸯,能有几人见。”[12]由此可见,唐末至北宋时,“少林九年垂一语,流布诸方多赚举”是僧人参禅的一句话头。丹霞子淳问“还会么”,即是问从这句话能领会得什么。丹霞子淳卒于1119年,黄庭坚卒于1105年,二人生当同世,所以可以推测黄庭坚可能习闻这一参禅话头,从而在撰写《达摩颂》时增添二字,成一四言颂文,所以落款处作“黄庭坚书颂”,是黄庭坚书写此颂之意。严格来说,十六字并不能认作是黄庭坚所撰写的颂文。

15李纶重收作二人

《全宋文》卷四五九一收李纶文,[1]207册,120而卷五四二七又重出李纶一人,收文二篇,分别是《淳熙临漳志序》与《西园记》。[1]242册,450其实这两篇文章已见于《全宋文》卷四五九一李纶文,故卷五四二七重出之李纶当删。

16钱说友疑为潜说友之讹

《全宋文》卷八二六〇录钱说友《咸淳改立学门记》一篇,作者简介谓:“钱说友,咸淳中为长洲县主学。”所据出处为《吴都文粹续集》卷五。[1]356册,427按此即潜说友,清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六收录此文,署名即作“潜说友”。[13]《吴都文粹续集》当以“潜”“钱”音近而讹。

五、已收文章补订

17曾巩《秘书监制》增补

《全宋文》卷一二三六据曾巩《元丰类稿》收曾巩《秘书监制》一篇,[1]57册,82未详任秘书监之人为谁。考清宋俊纂《江山县志》卷十《典册志》收此文,题作《宋哲宗以毛渐为秘书监丞敕》,下注“元祐三年”。[14]又《秘书监制》“某多识博闻,操守纯笃”一句,《宋哲宗以毛渐为秘书监丞敕》作“尔渐性资明敏,问学宏深”,当是曾巩将制文收入《元丰类稿》时删润所致。

18曾巩《知州制》增补

《全宋文》卷一二三七收曾巩《知州制》一篇,[1]57册,99未详任命之知州为谁。考清宋俊纂《江山县志》卷十《典册志》收此文,题作《宋神宗赐知州毛维瞻敕》,下注“元丰三年”。[14]又《知州制》“以尔为能”四字,《宋神宗赐知州毛维瞻敕》作“尔筠州知州毛维瞻,多识博闻,操守笃实,称尔为能”,所羡文字,当是曾巩所草原敕如此,而编入文集时删去,可资考订。

19朱熹《武夷精舍杂咏序》可据《全宋诗》补

《全宋诗》卷二三九一收朱熹《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一组[15]44册,27610,诗序未被《全宋文》辑录。

20宋理宗《柴中行赠宝章阁待制敕》补订

《全宋文》卷七九八〇据道光《万年县志》卷一四录宋理宗《柴中行赠宝章阁待制敕》一篇。[1]345册,400按本敕文又见清宋俊纂《江山县志》卷十《典册志》,题作《赠柴中行谥宪肃诰》,下注“嘉熙二年”。且文末有“谥曰宪肃”一语[14],可补《万年县志》作年及谥号之遗。

参考文献:

[1]曾枣庄,刘琳.全宋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承天贵.(正德)汝州志. 影印明正德刻本[M].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6册. 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2.

[3]葛嗣浵.爱日吟庐书画续录. 影印民国二年葛氏刻本[M].//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088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影印清刻本[M].//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5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蒋敦复.啸古堂诗集[M].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一年王韬淞隐庐刻本.//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5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罗大经.鹤林玉露[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

[7]吕祖谦.宋文鉴[M].齐治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8]王迈.臞轩集[M].//宋集珍本丛刊.第79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

[9]李贤.大明一统志. 影印明天顺五年刻本[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10]陆肇域.(乾隆)虎阜志[M].民国乙丑仲夏苏州永昌祥影印乾隆壬子西溪别墅刻本.

[11]圆极居顶.续传灯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M].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1934.

[12]庆预.丹霞子淳禅师语录[M].//卍新纂续藏经之中国撰述·禅宗.上海:上海涵芬楼影印,1931.

[13]李铭皖.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 影印光绪九年刊本[M]. //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5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14]宋俊.江山县志.康熙五十二年重修序刊本[M].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

[15]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The Correction of Oversights in The Complete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

LI Chengq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extual research, 25 articles can be pointed out as a correction to The Complete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 Moreover, this paper also plans to distinguish five types so as to make our further analysis concentrate, systematic and orderly.

Key words:

The Complete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 uncollected articles; repeated recording ; real authors; textual research

(责任编辑:余树华)

猜你喜欢
宋文
《全宋文》補遺四十五篇
《荀子》中的“欲”具备动机力量吗?*
——以宋晓竹与何艾克之争为考察中心
《古文观止》宋文“不”字句式分析
茶园育新
湖北宣恩:“羊肚菌”采收忙
宋文对《穀梁传》的接受
恩施:立秋时节采秋茶
劳鬼大驾
劳鬼大驾
丈夫的私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