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廉物美”的时代可以结束了

2015-11-03 00:09吴晓波
37°女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死线拍桌子豪气

●吴晓波

“价廉物美”的时代可以结束了

●吴晓波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到温州调研打火机产业,温州老板把10多个零配件摊在桌子上,一个一个告诉我“温州造”与“日本造”的价格差:电子点火器,日本成本1.1元,温州0.2元;密封圈,日本成本0.2元,温州0.01元;塑料配件,日本成本0.6元,温州0.08元……

一溜成本账算下来,年轻的温州老板很豪气地一拍桌子:“一只打火机,‘日本造’的市场零售价是一美元,‘温州造’是一元人民币,看我们不干死小日本!”他大声讲出这段话的时候,温州有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打火机工厂,年产20亿只,俨然全球第一。

在过往的中国企业崛起史上,这样的景象从来就不陌生。同样一个商品,我们的企业家们以令人惊讶的成本控制能力,硬生生地打垮了一个又一个领域的国际竞争对手,造就了Made in China的神话。

曾经中国最大的彩电工厂四川长虹的董事长更是总结过一个“30%生死线”的竞争规律:在同等功能的前提下,长虹彩电必须比日本和欧洲品牌便宜30%,这是必须守住的“生死线”。

这条“生死线”,我们守了30年。

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应该思考:这条“生死线”还守不守得住,还应不应该守下去?

再回头说那只打火机。就在那位年轻的温州老板很豪气地拍桌子时,我拿起他的打火机,连打3次才打出火,而那块薄薄的钢片差点儿掉下来,他很坦然地对我解释说:“这是一次性打火机,很多人用几回就丢了,没必要像日本人做得那么结实。”

这个细节里隐含着一个事实,即温州打火机的巨大价格优势,除了来自各项成本落差之外,也来自配件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刻意下降。因此,所谓的“价廉物美”,“价廉”是硬梆梆的,“物美”其实未必。

从2003年前后开始,随着国内原材料和劳动成本轮番上涨,温州打火机工厂的压力越来越大,大量工厂倒闭转产,3000多家企业缩水至100余家,且全数苟延残喘。

“温州造”的打火机,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从中可以读出一代人的野心、付出与局限。

30年后的今天,消费格局在悄然变化。中国出现了数以亿计的中产阶层,他们开始关注商品的质量与性能。这些新的消费特性,无一不是对“价廉物美”观念的扬弃。

让人感到失望的是,当今国内的绝大多数制造商并没有察觉这一潮流的改变。我们看到一些新锐的企业家,穿着乔布斯式的牛仔裤,站在硕大的LED屏前,非常细致地告诉台下的听众,他们即将面世的衬衫,无论从品相还是舒适度,都堪比售价几千元的大牌衬衫,而价格却只需129元。

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总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的温州老板和长虹董事长。我相信他们的真诚,但我真的不相信他们的未来。

我宁愿相信,好的商品就应该有好的价格,有了好的价格才可能有好的利润,有了好的利润才可能有好的研发,有好的研发,才可能有更好的商品。

所谓的“价廉物美”,不应再是“中国制造”的绝杀神技,更不可能把“中国制造”带到一个新的升级层次。在这个意义上,“价廉物美”的时代真的可以结束了。

(王传生摘自腾讯网)

猜你喜欢
生死线拍桌子豪气
穿越地震“生死线”(外一则)
叉尾鮰应该怎么养?有饲料厂豪气“官宣”:跟我合作保你赚钱
十月楼市“生死线”
我家有女
La lutte contre la pauvreté au district de Fengdu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语气
实名抽查1/3违规 实体店是重灾区 虚商“生死线”下违规暴露了什么
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