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拍出刘慈欣心中三体瞬间的科幻迷

2015-11-07 05:09朱艺艺
人物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刘慈欣舰队三体

文|朱艺艺

一个年轻的世界

一个拍出刘慈欣心中三体瞬间的科幻迷

文|朱艺艺

14分43秒的静谧震撼

编辑 张薇 插画 程老湿 晁春彬

“你觉得水滴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球体一端拉长一点,不会太长,大概这样。”

这是3年前,大连理工大学的本科生王壬先生与同学探讨的对话;3年后,他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的在读研究生,拍摄了短片《水滴》(英文名Waterdrop,即三体人的水滴探测器),呈现他眼中的三体世界。“伪纪录片式的旁白访谈,大段的原创性新闻描述,极具真实感。”将于2016年7月上映的《三体》电影官微高度评价这部同人短片,而小说《三体》的原作者刘慈欣也对此夸赞不已,“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体电影,如果能拍出这种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这部全长14分43秒的短片,采用电影拍摄中“一镜到底”的手法,极具视觉震撼。

短片开始,从最初的无数圆点环状团物逐渐扩充,由小至大,镜头一步步拉伸,从微观到宏观,舰船上的螺丝钉、褶皱、舰船表面的裂痕、排列有序的地球舰队一一呈现。随着短片行进,你会意识到,这些所有的画面只是“水滴”全镜面反射的投影。

短片最后,一颗完整的水滴终于出现,它在太阳光下反射出舰队的微观结构,随即飞临舰队,对应着小说中水滴瞬间击溃地球人的宇宙舰队的描述,但在这部短片中,这场遭遇战却以一种静止的形态呈现。然后,一切戛然而止,漆黑的画面中响起了雨的声音。

接受《人物》记者采访时,王壬提到,早在4年前读完《三体:黑暗森林》,他就有了拍摄水滴短片的想法。

和许多科幻迷一样,王壬一直喜欢幻想的场景和故事,他对科幻的兴趣最早来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它满足了我当时的所有理想”。《三体》在《科幻世界》连载后,王壬成为刘慈欣的忠实粉丝,他回忆当时“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

出于对电影和剪辑的兴趣,在大连理工大学读本科的时候,王壬就和他科幻协会的朋友们做过一些有关科幻的小电影,《水滴》是他的第一份独立作品。

起初,王壬写剧本、画故事板,他想做的其实是一个大场景的视觉故事,设想是“涵盖《黑暗森林》里罗辑冬眠醒来一直到末日战役结束的情节:水滴被捕获,然后摧毁舰队”。这个版本做了一两年,他到了美国读书。使用3D渲染及后期剪接短片,每天抽空制作一两个小时,放假则每天做8小时,但王壬对剧本的思考从未间断,随着个人经历和视角的变化,他发现“具象的情节很难真正体现水滴的精髓,在技术上也实现不了”,后来,他全盘推翻了过去的想法。

2013年冬天,王壬开始制作全新构思的《水滴》,只保留了旧版本的最后一个镜头。整个故事,从摧毁的全过程,变成了水滴进攻前的这一瞬间—用14分43秒来阐释的一瞬间。

除了超大的脑洞想象,极富科幻质感的画面,这部短片的配音也被人深深记住,除了冰岛乐队SigurRós空灵而略带惊悚的音乐,整部短片多处使用了历史原音,展现人类对于宇宙世界和外星生物的认知。

“我们走出太阳系,进入宇宙,只为和平和友谊。”短片开头的这段话,来自1977年,前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试图显示地球人以友好和平的态度与外星人接触的希望。

“这些真实存在的录音给人一种感受,即人的历史永远是相似的,过去发生的事未来会再次发生。”王壬告诉《人物》记者,在女朋友的建议下,他把原本的配音改为真实录音,结果令人惊喜。的确,这段录音恰恰是人类文明最有可能被另一个文明听到的一段话,因为这是旅行者一号、二号探测器上搭载的金唱片中记录的一段真实的、发给外星人的录音。

宇宙中的任何生命是不是应该由与我们相同的元素构成?与高技术文明取得联系是不是噩梦?与地外文明接触会不会对接触者造成伤害?这些背景音的讨论也是历史上力图追问的永恒存在。

1972年11月,在美国波士顿大学举行的题为Life Beyond Earth and the Mind of Man的座谈会上,包括搜寻地外生命(SETI)的倡导者之一理查德·E.拜伦森,还有天文学、物理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多位科学家坐在一起,探讨外星生命的种种可能。

此外,网友还找出了短片中斯蒂芬·霍金的原音。1988年,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刚刚出版,BBC进行了一场名为God,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Else的访谈,除了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嘉宾还有旅行者探测器项目的负责人卡尔·萨根,给外星人寄明信片就是他的主意,此外还有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

在知识类社交网站“知乎”上,科幻迷们也表达了对《水滴》短片的高度评价:有人觉得这部短片“非常克制”,从微观结构逐级放大,微观宏观影像混在一起,镜头唯一一次偏转,解释前10分钟影像的由来,也有人在片子中感受到“无知的恐惧和静谧的震撼”,看到“浑身冷汗”。

“如果有一天真的发现了外来文明,我想会很开心,但也会伤感旧生活的一去不复返。希望他们会写关于我们的诗,建造关于我们的博物馆。”王壬满怀期待地说。

“如果有一天真的发现了外来文明,我想会很开心。”王壬,24岁,中国赴美留学生、科幻迷。拍摄了短片《水滴》,展现了小说《三体》的一个片段。短片让小说原作者刘慈欣大为惊艳。

猜你喜欢
刘慈欣舰队三体
刘慈欣素描头像
无人舰队拼团记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超级舰队
Babyfirst/宝贝第一 R501A 海王盾舰队
刘慈欣:如果有可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未来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lIU CIXIN, CHINA’S SCI-FI MASTER
“三体联动”构建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功能衔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