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登革热200例临床观察

2015-11-07 09:49郝建志叶泽兵丁振苗林德仿曹举潮饶先伟杨旺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12期
关键词:疏风登革热皮疹

郝建志 叶泽兵 曾 毓 丁振苗 林德仿 曹举潮 饶先伟 杨旺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317)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登革热200例临床观察

郝建志叶泽兵△曾毓丁振苗林德仿曹举潮饶先伟杨旺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317)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登革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登革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加用疏风解毒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第3日两组体温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第1、5、7日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第7日试验组血白细胞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第5、7日试验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95.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182例,消化道症状48例(26.37%)、皮疹157例(86.26%)、出血26例(14.29%);试验组186例,消化道症状45例(24.19%)、皮疹125例(67.20%)、出血11例(5.91%),两组比较,皮疹、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登革热见效快,能够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疏风解毒胶囊登革热临床观察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DENV)引起、伊蚊进行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皮疹,出血倾向及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1]。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疏风解毒胶囊为纯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对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有独特疗效[2]。近年来,在国家制定的数版H1N1、H7N9等甲型流感传染病的治疗指南中,疏风解毒胶囊也多次被列为首选中成药或者储备用药,但尚未见文献报道该药用于治疗登革热。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笔者采用疏风解毒胶囊用于治疗登革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临床诊断均符合《传染病学》(第8版)中登革热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登革热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就诊时病程在24 h之内,且腋下体温≥38℃;良好的随访条件。排除标准: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合并其他可引起发热疾病者;就诊时已服用其他任何治疗发热的药物,如抗炎、抗病毒、激素以及解热镇痛类药物;合并严重心、肝、肾、肺、血液病以及其他严重疾病、精神疾病者;18岁以下以及60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疏风解毒胶囊中成份过敏者。

1.2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于本院门诊治疗的登革热患者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18~60岁,平均(34.52±11.29)岁;完成试验数186例,脱落10例,剔除4例。对照组男性106例,女性94例;年龄18~60岁,平均(32.49±12.51)岁;完成试验数182例,脱落12例,剔除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高热时物理降温,病毒唑抗病毒治疗(静脉滴注,每日0.5 g),适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消化道症状明显者给予止呕、制酸、护胃等对症处理,肝功能损害者给予药物护肝治疗,出血者适当给予压迫止血、药物止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52 g/粒,批号:20140301,)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第1、3、5、7日体温情况;观察两组治疗第1、5、7日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情况;观察治疗中出现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并除外其他疾病所致)、皮疹(除外其他疾病所致皮疹)、出血(结膜充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尿血、便血等除外其他原因所致)情况。

1.5疗效标准参照《传染病学》(第8版)制定疗效标准。痊愈:体温恢复正常,血象正常,并发症症状消失。显效: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血象较前明显好转,并发症症状明显好转。有效:体温仍有波动,最高超出正常值,血象稍好转,并发症尚未完全恢复。无效:体温无好转,血象、并发症较前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第1、3、5、7日体温比较见表1。结果示第3日两组体温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第1、5、7 d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第1、3、5、7日体温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治疗第1、3、5、7日体温情况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第5日第7日试验组36.72±0.16 36.60±0.16对照组37.02±0.29 36.90±0.34 n 186 182第1日第3日39.02±0.83 36.84±0.30*△38.92±0.72 38.58±0.37*

2.2两组治疗第1、5、7日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比较见表2。结果示两组比较,第7日试验组血白细胞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第5、7日试验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

表2 两组治疗第1、3、5、7日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比较(×109/L,)

表2 两组治疗第1、3、5、7日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比较(×109/L,)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组别时间白细胞血小板试验组第1日7.14±0.86194.00±19.04(n=186)第5日3.20±0.44△56.60±19.04△第7日4.40±0.66*△92.00±9.75*△对照组第1日7.11±0.86190.60±22.83(n=182)第5日2.54±0.5238.00±12.55第7日3.30±0.7059.60±9.81

2.3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为对照组182例,消化道症状48例(26.37%),皮疹157例(86.26%),出血26例(14.29%);试验组186例,消化道症状45例(24.19%),皮疹125例(67.20%),出血11例(5.91%)。两组比较,皮疹、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治疗7 d后总疗效比较见表3。结果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95.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7 d后总疗效比较(n)

3 讨论

登革热是由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通过蚊媒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播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全球温暖化,登革热疫情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据WHO估计,全球约25亿人有DENV感染的危险,每年有1亿新感染病例,其中50万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1]。然而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导致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或方法[3]。近些年,随着我国中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药萃取提炼技术的极大提高,中药正以全新的面貌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在我国数次抗击传染性疾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人们的认可。疏风解毒胶囊在防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H1N1、H7N9等疾病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并被国家卫生管理部门所重视,数次被列入治疗指南中。笔者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疏风解毒胶囊共同用于治疗登革热,发现其既可快速缓解发热症状,又可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斑疹”类疫病。其发病既与夏秋时节感受暑湿疫毒相关,同时又受体质阴阳偏盛偏衰的影响。当人体正气不足,或是素体脾胃虚弱,水湿内停,湿热内蕴,或是天气炎热,汗出过多,气津两伤,暑湿疫毒邪气侵犯机体而发病[4]。因此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祛湿疏风、提升正气、调节免疫为主。疏风解毒胶囊中虎杖功擅祛风清热,除湿发表,攻诸肿毒,为君药。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具升浮宣散之力,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为治风热要药。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为抗病毒最常用用药。二药共为臣药。柴胡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败酱草清热解毒,善除痈肿、结热。马鞭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能治外感发热、喉痹等疾。芦根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四药共为佐药。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并善调和诸药,为使药[5]。故诸药配伍,能直达上焦肺卫,疏风清热,解毒祛湿,切合中医治疗登革热之病机。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疏风解毒组患者的体温能在3 d之内迅速降温,并且无反弹,这很好地反映了疏风解毒胶囊的解表清热的特点“迅速退热不反弹”。同时,相关研究表明,疏风解毒胶囊在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同样具有相似的退热效果

大量现代研究表明疏风解毒胶囊方中诸药均有调节免疫,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虎杖可使低下的M5吞噬功能恢复正常,并能使低下的M5抗原递呈功能恢复到90%以上[6]。连翘中有效成分为连翘乙醇提取物及连翘酯苷,前者有助于清除脂、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后者通过对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转化、NO和TNF-α分泌而调节细胞功能[7]。板蓝根中多糖成分可促进B细胞分化产生抗体,显著增强小鼠抗体形成功能,增强体液免疫作用[8]。马鞭草中MBC-12对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NO有一定的抑制作用[9]。败酱草中总皂苷可显著地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从而提示其可以改善体内低抗氧化状态[10]。柴胡对LPS诱导的TLR4信号通路有调节和抑制作用[11]。甘草多糖抑制抗体生成并使T细胞分泌IL-2减少[12]。本研究中,笔者发现试验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下降幅度较小,且升高速度快,这提示疏风解毒胶囊不仅具有调节细胞免疫的功能,而且能够调节血小板生成。但疏风解毒胶囊是如何调节二者的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总之,我们可以看到疏风解毒胶囊可以从多方面共同达到提升正气、调节免疫的功效,从而减轻登革热致病过程中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另外,本项临床试验发现两组治疗过程中消化道症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但疏风解毒治疗组的皮疹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中医学认为,暑湿疫毒之邪从肌肤入侵后,多先侵犯卫气,或侵犯膜原。疫毒邪气进一步化燥化火,内传营血,灼伤血络,则出现斑疹及各种出血[4]。因此在处理上应敛气固摄、清气凉血解毒治疗,以使热邪不侵、血安其络、阴血归经。上面提到疏风解毒能提升正气、调节免疫,从而达到敛气固摄的目的。疏风解毒胶囊方中连翘辛凉轻透,具有宣散风热、解毒功效;板蓝根能凉血解毒;败酱草可清气解毒;马鞭草性凉,凉血;甘草宣降肺气、清热解毒。上述共同作用以达到清气凉血解毒的功效。另外本研究表明该方可调节血小板生成,同样有助于止血治疗。

本研究表明,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登革热,疗效确切,不仅可达到快速退热、缓解症状,而且能加快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恢复,还能减少皮疹及出血情况的发生。因此,疏风解毒胶囊作为纯中药,不仅无毒副作用,而且见效快,能够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复春.登革热: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459-3461.

[2]王书臣,罗海丽.疏风解毒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480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12):872-875.

[3]黄俊琪.登革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464-3465.

[4]袁长津,何清湖.现代中医疫病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41.

[5]陈冰泽.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6):539-540.

[6]张海防.虎杖清热解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3,26(8):606-610.

[7]涂秋云,周春山.连翘乙醇提取物清除脂自由基和氧自由基的效果[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4(6):72.

[8]张弩.板蓝根多糖的化学分离及其免疫增强活性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9]张玉雪.马鞭草的活性成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2010.

[10]万新,石晋丽,刘勇,等.败酱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21(2):53-59.

[11]武剑.柴胡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对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D].上海:复旦大学药学院,2012.

[12]田庆来,陈百泉,许启泰.板蓝根含片的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2(3):25-27.

R512.8

B

1004-745X(2015)12-2261-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12.070

2015-06-07)

(电子邮箱:bean9350@sina.com)

猜你喜欢
疏风登革热皮疹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2018—2019年昆明市191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疏风清热汤化裁联合天竺雾化液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登革热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