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不上班——加拿大BC省教师大罢工亲历记

2015-11-07 01:41杨众长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加拿大工会老师

文_杨众长

老师今天不上班——加拿大BC省教师大罢工亲历记

文_杨众长

始于2014年6月底的加拿大BC省教师大罢工,让孩子们的学习受到了影响。前排一个孩子的标语牌上写的是:我喜欢学校,让它回来。另一个写的是:我要上一年级了。

要是孩子没成绩,怎么办?

进入2014年9月的第二周,我有些坐不住了。就在一周前,我还相当淡定:又不是儿子一个人受影响,加拿大整个BC省,有近50万名中小学生无学可上,一届高中毕业生少说也有几万人,难道大家都不要毕业?都不要上大学了?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切总有办法。嘴上这么说着,心头还是有个底线——如果这次教师罢工持续到第三周的话,进入1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三)的毕业班学生的课程肯定受影响。加拿大没有高考,大学录取会看平时的成绩,尤其是12年级的成绩,而12年级的成绩中,又以第一学期(Term one)尤为重要。真要闹到那个样子,该怎么办?

从六月末开始的BC省四万余名中小学教师的罢工,连同7、8两月的假期(其实在暑假里,孩子们的学习也是受影响的)已经持续了近三个月,这在BC教师联盟(简称“教联”,BCTF)和省政府的对抗史上是最长的一次。

事情的起因是,在上一份集体协商合同到期之后,省政府希望新合同能签长点,一签十年——根据加拿大的法律,在集体协商合同履行期,合同各方是不能罢工的,罢工只能在合同到期后,新合同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发起。而“教联”认为,一签十年,相当于把自己卖了十年,期间的整个薪水上涨幅度完全被锁死。同时,按照“教联”的观点,BC省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在全国是落后的,与多伦多比,平均一年少拿一万三千多加币,但温哥华的生活成本在全国位居前列。这样,“教联”也拿出一揽子的回应案:其中包括,每个教师新合同的签约金五千加币,涨薪幅度为三年共13.5%,提高老师的福利待遇,包括身故教师的福利顺延其受抚养者一年。此外,“教联”还老账新账一起算。过去,双方曾就班级人数、构成和师生比例等进行过诉讼,而政府两次都败下阵来。但败是败了,政府还在上诉,终审未定……双方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所以基本上一接触就谈崩了。政府很清楚,如果稍有退让,等于跟其他工会树立了一个榜样,很快有其他工会就会有样学样,输一步,步步输。

教师争取待遇的罢工,让学生家长坐不住了,他们也开始走上街头。标语牌上的内容是“孩子是无辜的”“让孩子和老师不再受教联绑架”。

家长不满意省府在谈判中的表现,举起省长的头像以示抗议。标语牌上模仿省长的口吻:“我的孩子上私校。”

“教联”选择了暑假前两周发动罢工,这一招有些阴。罢工需要全体教师投票,如果超过2/3的成员赞成,那么罢工就可以进行了。我为什么说在放假前罢工有些阴呢?那是因为除了毕业班的学生之外,其他学生是拿不到该学期的成绩的。2012年儿子读十年级,也遇上罢工,他当期的成绩就是一个空白!

暑期班泡汤了,学费也不退

“教联”咄咄逼人,省府也不示弱。现任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之前就是教育局长,与“教联”恶斗多年,关系极坏。“教联”的策略是逼迫省府无法达成协议,从而诉诸法律,之前的几个涉及双方利益的官司,都以“教联”获胜告终,因此,他们认为走诉讼是最佳策略。

这里要说一句,加拿大是一个工会势力相当强大的国度,工会的渗透率为33%,也就是说,差不多三家企业中就有一家有工会。加入了工会是个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讲就是,你基本上得到了铁饭碗,除非干出极为过分的事情,否则绝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一个有名的例子是,某护士染上了毒瘾,于是利用值夜班的机会去偷药用吗啡来注射,后来东窗事发,人赃俱获——按理说,无论放在什么社会什么企业,开除都是没商量了吧——结果,强大的护士工会以该员工家庭困难、有子女需要抚养为由,硬是在仲裁庭生生地把死马医成了活马。

第一回合,双方不欢而散,好在已经快放暑假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心情都相对轻松,总想着漫长的暑假,双方总归能谈出个结果吧。只是苦了那些报名参加暑期班(Summer School)的学生。这个暑期班跟国内的假期补课完全是两码事,在北美,许多学生会利用暑期修一到两门甚至更多的课,来弥补平常课程的不足。比如我儿子本来就准备修一门高阶数学的,结果因为罢工,暑期班也告吹。近年来,国际留学生日渐增多(大约有1.1万名就读本省公校),他们也指望利用暑期修些课程,来夯实自己的基础——学校的课程不会因为你新来乍到,就停下来等你,得靠自己一面跟上大部队,一面月下磨刀、另开小灶来补。由于是国际留学生,需要交纳学费,暑期的课程事先也是收了钱的,结果钱收了,却开不了课,而这笔钱还不退,因为属不可抗力。暑期班一旦停摆,学生便真正“放敞马”了,但是许多孩子还是希望能多学些东西,我儿子只好隔三差五泡UBC大学的图书馆,以自学来对付挑战,其他一些学生纷纷流入遍布温哥华的各种补习班。

中国人和老外,看法不一样

眼看暑假就要结束,社会上人心惶惶,各大媒体也在连篇累牍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何时复课,各种版本如同球赛开打前赌博公司开出的不同赔率一般混乱。我就这个问题询问过中国人和本地老外的看法,奇怪的是,中国人包括港台同胞,都几乎一致认为“教联”狮子大开口,贪得无厌。而本地的老外多数认为,老师待遇真心太低,是需要跟政府搞一搞。而且他们生就在一个视罢工为寻常事的社会:护士罢过工,码头工人罢过工,邮政工人罢过工,垃圾清洁工罢过工……数据显示,自1987年“教联”成立以来,大小罢工凡80余次。

我的草根观察得出的结论与民意调查的结果是吻合的:一开始,超过45%的人支持老师罢工,支持政府的只有不到25%。从脸书Facebook中的热帖回复看,支持老师的也占多数。到了后面,时间越拖越长,双方的支持率都在35%左右。

按照加拿大法律,罢工期间,工资停发,一切开支由工会支付(这也就是加入工会后,要交一笔不算太少的工会费的原因),“教联”每天要支付每个老师50加币。有消息说,光是教师工资支出,省府每天就省了1200万元。“教联”算是个底子比较厚实的工会,即使这样,两个月下来,也快吃不消了。

9月1日,那是个全世界大部分中小学生回到学校的日子,而今年的温哥华,学生们仍然没有接到开学的通知。要知道,一旦罢工形成,不单单是老师不到校上课那么简单,在放假前轮流罢工期间(当时尚未全面罢工,于是各学区轮流罢工,今天这批学校罢,明天那批学校罢),老师上完课必须离开学校,连饭都不能在学校吃,遇到学生课后发问,也不得解惑。

时有消息传来,双方又在谈了,双方又谈崩了,甚至连调解人都不愿意居间调解了。这边的中国人炸开了锅。在微信朋友圈,在各类聚会上,一些自发的组织行动了起来,并且在列治文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邀请各大媒体前来倾听家长的声音。我和太太也前往助战。会上,中国人居多,大家群情激奋,疾呼“立即复课”“教联无耻”等口号。之后两天,在温哥华展览馆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到场者总在五百多人以上,加拿大主要媒体都予以了报道。在集会时,我四处观察了一下,到底还是中国人居多,稍加点缀一些印度人、南美人,而本土白人几乎没有。

作者和太太(后排右四、右六)也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参加集会的以亚洲人居多,这跟亚洲人重视教育的传统有关

有意思的是,一个穿着相当朴实的加国老太太,带着同情教师的口吻与在场的一些中国人辩论,她说:“教师没有把学生当人质,教师也想返工,他们也爱学生,但是他们的权益应该得到尊重。”这厢的中国人操着不太流利的英文反驳说:“他们爱学生,难道不上课就是爱吗?他们还有没有师德?如果一个医生把病人扔在手术台上,跑到老板那里去要求加工资,这不是要挟、不是把病人当人质是什么?”老太太寡不敌众,摇摇头,走掉了。

其后几天,在市中区还出现过一次游行,我没有到场,晚上看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新闻,画面上,“BC省家长联盟”与老师的支持者甚至发生了短暂的肢体冲突。

激愤之余,我也想到,这文化、观念的差异真的是很大,甚至一时间,我都不知道谁对谁错。我们只能寻求另外的解决办法,光是让儿子自学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了,我们也开始着手请私人老师上课。

眼见九月的第三周已到,人们开始猜测,省长将动用行政手段强制复课(这是合法的,但果真如此双方的关系将彻底破裂)。9月16号,一个微弱的平衡点总算找到,省府和“教联”达成协议,孩子们可以在22日重新走入课堂了。

至于那份协议中写了什么,谁赢了,谁输了,都已经不重要了。对中国人来说,劳资冲突似乎只会出现在商业领域,从来没想到公众机构也可以成为罢工的主角,并且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如此巨大的冲击。另外,自由和权利有没有一个边界,如果有的话,边界在哪里会比较合适?这些问题,都值得域外域内的人深思。

猜你喜欢
加拿大工会老师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工会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多元加拿大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加拿大看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