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摄影师傅军:用相机拍电影

2015-11-09 04:24傅军李婉君
摄影世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谢晋

傅军+ 李婉君

记录片场内外,定格影视时空。剧照这种以“剧”为内容,以“照”为形式的摄影类型让人并不陌生。体面的剧照不仅是一部电影的名片,更是制片方的营销利器;同时,剧照也是人们缅怀旧电影的一份情结。当一部电影诞生后,人们往往最先通过剧照去了解它;电影上映时,铺天盖地的大幅宣传海报也多选自剧照。甚至有些时候,剧照比电影本身更长寿,成为组成电影发展史的一份重要资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媒介部负责人玛丽·科里斯在为《伟大的电影》(The Great Movies)作序时做出这样的评价:“它们(剧照)能够将珍贵的作品碎片联起来,从而挽救一种濒临绝境的艺术媒介。”

不过,聚集多方殷切目光的剧照却并没有为它的拍摄者—剧照摄影师—赢得应有的关注。虽然剧照摄影师是个相当专业的职业,但在影视界,剧照摄影师这一工种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甚至有人认为拍剧照不过是在片场为电影画面“截图”。

傅军目前是国内片酬最高的剧照摄影师。接触过他或关注他微博(@剧照傅)的人知道,“剧照傅”是个十分接地气的人,言谈话语中透露出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和直率幽默的性格让人印象深刻。

傅军的剧照摄影师生涯始于1994年,当时他受导演胡雪桦邀请担纲国内年度大戏《兰陵王》的剧照师。这是他第一次拍剧照,也正是这次偶然的经历让原本就爱好摄影的傅军彻底爱上这份工作,此后他便辞掉某报社摄影记者的工作,成为一名剧照摄影师。

可能谁也不会想到,在不久的将来,他成了中国剧照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从业20年来,从《兰陵王》、《秦颂》、《鸦片战争》、《鬼子来了》,到《一步之遥》、《毒战》、《孔子》、《画皮》和《玉观音》,傅军为几十部影视作品拍摄了上百万张珍贵剧照,其中许多作品被奉为经典,他也被已故著名导演谢晋称为“中国最好的剧照师”。

剧照其实很难拍

有很多人不理解:剧照有什么难拍的?灯光、场景、演员都是现成的,摄影师只要选好角度,“咔嚓”一下就完事,谁都能干。面对这样的误解,傅军很无奈。事实上,片场以摄像机为中心,在不影响正常拍摄的情况下,因陋就简、见缝插针地抓拍是剧照师们惯常的工作方式。

“我老形容剧照摄影师像战地摄影师。”傅军笑说,“拍摄环境太艰难了。你看到一个场景好,不是你想拍就能拍的,最好的机位永远不是为你准备的。你还可能妨碍到别人,不能‘穿帮(拍摄人员被拍入镜头),不能有声,各种困难都不好办。”拍摄现场的快门声确实让人困扰,因为它不但给现场收音带来后续麻烦,有时还会影响演员的状态。为了尽量控制拍照声音,傅军曾自制一个棉套,套在相机上。

剧照难拍不只难在受到拍摄环境的制约,更难在剧照师在剧组里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导演和投资方很看重剧照,对剧照要求很高,这就迫使剧照师必须去寻找最好的角度,拍摄最吸引人的照片;另一方面,剧照师虽然编在摄制组内,却跟摄制组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对剧组多数人而言,剧照摄影师可有可无,甚至有时候“还很碍事”。所以,与剧组的其他人交涉也成了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谈至此处,傅军感慨近年来随着摄影门槛的降低,剧照摄影师的地位更加尴尬。在人人拿起手机和相机就能拍照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明星对镜头产生厌恶和反感情绪,演员在镜头前的不配合让摄影师很难抓住最自然的状态,给工作带来实际困难。

“十几年前拍剧照的时候,演员很愿意配合,我跟不少演员关系也特别好。有一次,王学圻看我拎着大包小包不方便,还主动过来帮我拎包。”

不过难归难,这也是傅军眼中剧照的魅力所在—在艰难环境下拍出理想的画面,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快门里的二度创作

什么样的剧照才是好剧照?在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显然无法得出一个可以施诸四海、推之百世的终级结论。不同时代、不同阅历的观者对于美的感受各不相同,因此总有说不尽的“好剧照”。然而我们却可以安全地说,好的剧照绝不是电影剧情的机械再现,更不是演员头像的排列组合。

在傅军眼中,好的剧照是富有故事性的、能留给人以想象空间的照片。

“用相机拍电影的人”,这样的评价让傅军很自豪,“他们说得很对,我拍剧照就是拍自己的电影,讲述我眼中的故事。”

通常情况下,有很多剧照师为了拍好剧照,在开工之前会下足功夫研究剧本,傅军却很少这样做。“他们老说我拍剧照研究剧本,其实我不研究剧本。有时候等到电影上映了,看完之后才发现,哦,原来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别的剧照摄影师努力进入剧情的时候,他却在寻求一种抽离感。

傅军拍剧照,功夫在场外。如果你去片场,常常看不见他的人,这时候他要么是去后台拍演员了,要么干脆回住处休息了。傅军表示:“电影一开工,去片场上转一圈,看一看,今天能不能拍出好照片就心里有数了。如果没什么感觉,待在片场也是干耗着,没有意义。”为此,在合作之初、相互还不了解的时候,谢晋导演曾对此种做法很有意见,有时还会故意派自己的车去“请”他来片场。

20年的剧照拍摄工作,让他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拍法,“剧照的拍法有别于其他拍照方式,它不需要拷贝电影、再现剧情,而是要从摄影师自己的角度来诠释电影,让它具有故事性。很大程度上,剧照是一部电影的广告,要能够吸引观众目光、激发观众的购买欲望。观众并不需要知道整部电影讲了什么故事,当然,这也不是仅凭一张照片就能够做到的。”

当然,剧照也不是摄影师的自说自话,完全脱离剧本会使剧照失去它的商业价值。“你可以加入自己的东西,但一定要忠实于电影。”既不能完全脱离电影,也要有自己的思想,与电影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如此才是拍出好剧照的最佳状态。

印度导演塔森在一段访谈中曾谈及“创意人的身价”,让人印象深刻。前段时间,傅军在微博上转发这段话,也如法炮制出一个“剧照人的身价”:“谁都会拍照,可谁都不可能经历同样的生活和阅历,你买了我的照片,就买了我的生活和阅历,所以,我的照片不便宜。”方寸之间,自有天地。一张剧照不单单向观众讲述影像中人的故事,同时也映射着摄影师的内心世界,给观众无限的遐想和永恒的回忆。

有功底更要有戏感

傅军感慨,在信息爆炸时代,每天都有海量图片产生和淹没,只有会讲故事、有戏感的照片才能让人的视觉有所停留,并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保留下来,成为经典。“我拍照总希望拍出有故事的画面。拍场面一定要拍出气氛,拍人物则要抓住状态—这是拍剧照的重点,也是难点。”

傅军为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拍摄的剧照中,有一张表现硝烟场面的剧照,投资方看后立马追加了500万投资。谈到这张照片,傅军说主要是投资方被照片所展现的那种硝烟弥漫的宏大场面震撼到了,“电影没拍出来,投资方也不知道你在拍什么,通过剧照看到这样的大场面,他们就知道这部电影整体是什么效果了。”

而在《兰陵王》剧组时,也正是因为照片所反映出的场面和气氛“惊呆了”本想换掉他的投资方。“作为电影剧照,先不要管曝光、构图什么的技术指标,环境气氛一定要体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不同摄影师从一个角度去拍摄相同的场景和人物,照片却有差别的主要原因。”

看傅军的照片,常常有种“正值此刻”的感觉,似乎他一直透过镜头去凝视人物,然后正好等来了那个眼神、表情,快门按下,一切刚刚好。他喜欢在演员休息的间隙去抓拍、捕捉那难以言说的气质神韵,“有时候,就是那么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瞬间的东西,赋予画面张力,吸引人的目光,并且越品越有味道。”

当然,强调气氛和状态并非说基本功就不重要,事实上,对于剧照摄影师来说,要想在艰难的拍摄环境下拍出好剧照,首先就要求摄影技术上过关。关于那张表现硝烟场面的剧照,傅军还提到这样一个小细节: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画面中,远处一个箱子上的字也能让人看得很清楚,这样扎实的基本功无疑为这张照片增添了魅力。

不只是“运气好”

近年,傅军保持着一年至少一部戏的工作量,最多时候,曾一年接拍3部电影的剧照。他一部电影剧照的片酬最高可以拿到20万。对于这些年积累起的口碑和取得的成绩,傅军习惯性地将之归结于“运气好”加上“入行早”。

“我运气好。我一开始接拍的三部电影都是当年国内的年度大戏,而且我的第一部作品就把业内人士们震住了。”

《秦颂》的导演周晓文看到《兰陵王》的剧照后找到傅军。“剧组美术师看了我拍的剧照,说我的照片比电影本身拍得还好。”说这话的时候,傅军脸上掩不住流露出自豪。姜文与傅军的缘分也是起于这部戏,作为主演的姜文看到剧照后给傅军很高的评价。后来,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便邀请了傅军做剧照师,在那之后二人又在多部电影中合作。

傅军的第三部戏是《鸦片战争》,同样也是因为出众的前期作品得到机会,谢晋看了《秦颂》的剧照后找到他。虽然因为傅军张扬的外型装扮和随性的工作风格,谢晋在开始合作时并不喜欢他,看到剧照后却十分惊喜,当天晚上就请他喝酒,傅军也获得谢晋“中国最好的剧照摄影师”的评价。

每一行都有战士,能坚持下来并取得一定成就,肯定不是简单的“运气好”。对于傅军而言,拍剧照不仅仅是他的职业和爱好,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拍剧照既是生活的理想又是理想的生活。傅军说,在重重困难中拍出理想的照片,将转瞬即逝的流动瞬间定格下来,让人能够看到它就想到一部戏,这让自己很满足;同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以此谋生,这让他更满足。

但是,当谈及对剧照摄影师这个行业前景的看法时,傅军却认为剧照摄影的辉煌期已过,前景已显黯淡。“当高清数字电影出现,有很多人讲电影截屏可以代替剧照,如果再发展,截屏完全可以满足制作海报和宣传推广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剧照行业的衰败不可避免。但乐观一点说,剧照不会消亡,最优秀的剧照师不会被淘汰,因为他知道该如何拍出和电影画面不一样的效果,成为电影画面的补充和延伸。可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有这样需求的剧组也不多。”

因此,对于想入行的年轻人,傅军建议千万不能盲目,除非真正热爱,否则很难坚持。

猜你喜欢
谢晋
永恒的回忆,他们眼中的谢晋
与谢导合作是我艺术生涯最大的喜悦和骄傲
谢晋寻子
谢晋的《寻人启事》
谢晋的《寻人启事》
谢晋的“寻人启事”
摄影作品欣赏
影中人
缅怀谢晋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