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培养方案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创造力

2015-11-09 17:27钱晓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8期
关键词:创造力个性化初中数学

钱晓宇

【内容摘要】数学作为初中时期的三大重点学科之一,其教学方案也自然受到教师的重视,就目前的教学形式来说,对学生的教学不能只是局限于共同学习的层面上,在学好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同时,数学学习的创造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笔者就个性化培养方案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创造力的问题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数学教育事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个性化  初中数学  创造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为提升学生学习的创造力,各个学校的老师都在做出不懈的努力,可是毕竟每个学生的资质不同,对学习的领悟能力也不同。所以,作为从事多年数学教育工作的初中教师,笔者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案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现在讲述出来,与大家一起品评。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数学已经将几何、代数合二为一,成为统一的初中数学教材,对初中学生来说,许多学习内容都是重新开始学习的,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航程。目前的教学是一个老师带一个班级的学生,教学资源匮乏的地方,一个老师可能要带几个班级的学生。对于有些基础好,头脑灵活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案明显耽误他们的学习能力。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从头开始,对于学习的创造力,也会有所变现,像这样的群体学习,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利。如果能够为每个学生都定制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培养方案,相信对提升初中数学学习的创造力是十分有利的。

二、个性化培养方案对初中数学创造力的培养

所谓个性化培养方案,不是提倡个别对待,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符合他们自己的培养方案。这是一个老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初中数学来说对学生学习创造力培养是非常有利的。由于教师所教授的学生不止是一个,所以,可以首先把学生进行分类,比方说,对数字比较敏感的学生分为一类,对图形比较敏感的学生分为一类。再比方说,有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分为一类,有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分为一类。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先将学生划分出不同的类别,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别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最后根据不同的学生对培养方案稍作调整即可。

创造力的培养,是不能让学生在墨守成规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下面是一组对比实验,相信可以给各位同仁一些启示:

以甲乙两个班级为例,甲班采取的教育方式是传统教学,而乙班则采取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制定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当课程讲述到初中数学因式分解部分时。甲班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这样的:首先,由老师对学生讲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内容以及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在这期间,学生没有问题提出。讲述完这几项理论基础后,便给学生讲解相应的习题。最后留出作业,让学生回去后可以巩固所学的内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很少。几乎是由老师完全主导,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这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

而乙班采取的教学方案则不同。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思维特征做出分类。在课堂上,首先由学生在预习好课程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最终由学生提出学习的内容与相应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课堂上所做的工作,不是对学生讲解课程的主要内容,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式学习。以因式分解为例,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因式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进行回答,而根据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内容,教师就可以知道学生对因式分解的概念理解程度是哪个层次的。然后再由教师根据学生对于此概念的理解进行详细的讲述。当然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理解十分透彻,那就完全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学生已经自学有成的内容上。

这对比甲班的讲课状态就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甲班的学生来说,不论他们对课程的理解是何程度的,都会有老师告诉他们标准的概念是什么,这样就局限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乙班的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理解内容已经达到了较为成熟的水平,那么教师做的就是让学生进行解题练习,如果某些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有偏差,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理解问题做出相应的记录,在布置作业时会予以相应的调整。这样就可以体现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前文提到过,个性化教学方案,并不是在于个别教育,而是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在这里,没有人们所理解的单独式教学。

在基础理论的学习结束后,接下来的步骤就应该是例题讲解。在乙班中的例题讲解,是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的。而根据学生特点,教师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各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请出一个代表,讲述他们对例题的理解,这样把多个小组对于例题的理解都讲述出来,就会形成多种思维方式的融合。这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开阔思路的教学圣餐。学生根据自己对例题的理解,可以找出相应的问题,而另一组学生对于例题的理解思维,可能恰好就帮助了前一组学生解决问题。当所有的学生对例题讲述完毕之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分析总结。如果仍有未解决的问题,可以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教师可以不做任何提示,学生在思考之后仍然无法解除困扰,教师在这个时候给出一些思考的思路即可,不必完全将问题的解决方式直接告知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自我思考的时间,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也是十分有利的。

对于作业部分,教师根据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进行个性化作业布置。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对学生布置做的难度与多少也不同。有些教师认为布置作业是每个学生应该必须有的学习内容,对于复习和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内容是有好处的。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对课程已经理解透彻的学生来说,布置作业只能是让他们的时间被一些熟悉的事物所占据,倒不如让学生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一些可以开阔思路,创造事物的事情上好的多。这样做,既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的作用,也没有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其思路更加开阔。

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比结果则是,在同样的时间,不同的教学模式下,甲班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乙班略有不同。在同样难易程度的测试中,甲班学生的成绩多在基础分数左右,也就是说,他们的基础学习比较扎实,而开阔性思维稍差,对于基础测试部分,成绩不错。而对后面的扩展性习题,学生的答题能力就略显不足。乙班的学生普遍对于基础测试部分,成绩都很优异,而对于扩展性习题的解答,各自有着不同的思路。解题方式的不同,而结果却是相同的。这样的结果对比,就可以看出,乙班学生的创造力明显要比甲班优越。

三、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点建议

事实上,对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力的培养来说,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是有一定帮助的。所以笔者希望各位教师可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这样对于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升都会有所帮助。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所蜕变,因为初中数学很多学习内容都是重新开始的。不要对学生的过去有所介怀,要知道对数学这一学科来说,重新学习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他们的教学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也是对他们未来负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进行个性化教学是对学生学习创造力的培养,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并不是教师单独对学生进行授课,而是根据学生素质的不同对于教学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希望各位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老师们,可以认同并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付洋. 学习策略对初中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D]. 辽宁师范大学,2012.

[2] 张美玲. 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及其与策略意识、思维风格、数学学业成绩关系[D]. 温州大学,2012.

[3] 黄静. 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12.

[4] 陈琦. 初中生数学学习自我评价方法研究及培养策略[D]. 上海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力个性化初中数学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