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红酒绿的昨日洋场
——梧州骑楼城

2015-11-14 05:09潘大林
西江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骑楼梧州

潘大林

灯红酒绿的昨日洋场
——梧州骑楼城

潘大林

20世纪30年代的梧州骑楼城街景

大约七十年前夏日的一天清晨,一位从香港来的商人乘客轮来到梧州,上了码头,走进海关,把它从香港带来的、从美国进口的货物办理了报关手续,再到电话局,给香港家里打个长途电话报平安,给市里几个有关客商打电话,请他们晚上到大东酒家吃饭,再给远在洛杉矶的生意伙伴拍了份电报,让他们准备发下一批货。

正事办妥,他的心情放松下来,叫了一辆莫里斯的士把他送到了市区里,漫步在充满了欧陆风情的街上。今天刚好是礼拜日,拜占庭风格的天主教堂里,飘荡出了悠扬的唱诗声。他从报童手里买了当天的报纸,再信步走到带着欧洲古典风格的新西旅店开了一间客房,到咖啡厅要一张靠窗的小桌,点一壶黑咖啡和几样精致的西点,一面品尝,一面浏览当天的新闻。

回到客房,正是暑天中午,酷热难当,他打开自来水,冲了个凉水澡,再躺到床上,开着电风扇懒懒地睡了个午觉。午后起床,他再上街去转一圈,到交通银行去办了两笔汇票,又逛了书店,再来到新光电影院。电影院门前人流涌动,里面正准备上映好莱坞由赛珍珠小说改编的新片《大地》,作为影迷的他不想错过,马上买票进去看了一场。

出得影院,已近晚饭时分,街上华灯初上、霓虹闪烁,那种灯红酒绿的热闹,丝毫不亚于香港的夜晚。他直接赶到大东酒家,和客商朋友们共进晚餐。聚餐之后,街上的歌舞厅里已开始响起周璇《夜上海》的甜美歌声。一位客商朋友拉着意犹未尽的他,沿街一路走到大光明戏院,又看了一出由粤剧名角马师曾、红线女主演的粤剧大戏《搜书院》。看完戏已近深夜时分,但街上依然人流不减,路上不时地有袒胸露背的午夜女郎向他做手势、抛媚眼。巷口转角处,小贩们热情地叫卖豆腐花、芝麻糊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种完全是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早在七八十年前的梧州,就已经存在了。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士商萃集之地,百货出入之枢”的“小香港”梧州,无疑是广西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是广西最早具备现代城市功能的都市。与桂林这个长期作为广西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相比,梧州因了水路的便利,是近代崛起的经济中心。如果把桂林文化喻为“京派”,梧州文化就是“海派”:它兼容并包,服饰上的长袍马褂和西装革履,建筑上的飞檐斗拱和落地玻窗,饮食上的粤菜筵席和西式大餐,娱乐上的粤剧大戏和美国电影,凡此种种,成就了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繁华都市——当然,那种繁华得近于奢靡的生活方式,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暂时与大多数的梧州人无缘。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像一个人去了苏州,却不去看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去了桂林,却不去看漓江的山水一样。如果你到了梧州,却不去看梧州的骑楼城,那么,你就等于没有到过梧州。因为,那里正是“现代梧州市”的核心,一个现代人所需要的诸多生活元素:电报、电话、自来水、酒店、西餐、剧场、电影院、歌舞厅、报纸、汽车、咖啡馆……当然,还有科学、民主和自由的理念,早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梧州就已经可以为你提供了。

今天,这片韵味十足、完全可以满足你怀旧情怀的骑楼城,仍然鲜活地存在于梧州城里。如果你是初次光临此地,建议你最好还是夜逛骑楼城,一到晚上,这里就是一片璀璨之城,一片灯红酒绿之城。在骑楼城入口处,是一方巨大的牌楼,它像一段华彩的引子,把你引向了它美丽的多声部乐章。

骑楼的大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街道商铺的店面,呈大写的“H”结构,这种结构,明显地脱胎于南方少数民族的杆栏式木楼,但它变成了砖混结构,十分适合于南方多雨的季节,店铺跨出去的那条“腿”,既支撑起了楼上的半边建筑,也挡风挡雨挡烈日,显现出全心全意为客商行旅者着想的人性化的一面。

临街一面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既各具特色、韵味十足,又能和谐地相处一起: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特色的坡屋顶、大檐口、门拱等,也可以看到欧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你可以看到歌特式的思达医院和大东酒家,也可以看到洛可可式的亚细亚公司;你可以看到现代韵味的交通银行,也可以看到中西合璧的天宝华、同福堂等商号……这里就像开了个中西建筑的博物馆,足可以让对建筑学有兴趣的人研究上一阵子。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广西最早的报纸之一的《梧江日报》的旧址,它由中国同盟会会员区立翁创办于1911年,以“彰善瘅恶、主持公道”为宗旨,为宣传民主、创建共和发挥过积极的舆论作用,孙中山的助手陈少白、诗人柳亚子等名人先后到此指导。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老梧州生活场景的雕塑,有吹着喇叭叫卖的小贩,有在街头嬉戏的孩童,有买芝麻糊的妇女,有粤剧名伶的造型,有五行八作的种种情状。

很多与现代都市有关的故事,便在你的脑海里发生了:追逐金钱与放浪形骸,醉生梦死与孤身奋斗,一夜暴富与泰极否来,巧取豪夺与落井下石,囤积居奇的投机商,左右逢源的大买办,财大气粗的银行家,追欢卖笑的交际花,趾高气扬的外国人,睥睨一切的小军阀,苜蓿生涯的小教员,志存高远的革命家,醉卧街头的轮船水手,血汗谋生的人力车夫,铢镏必较的小摊贩……

漫步在这样的情景中,很容易就会使你产生错觉,让你怀疑是不是来到了七八十年前的旧上海或者旧香港,来到了那属于留声机、属于收音机、属于黑白电影、属于周璇和赵丹、属于马师曾和红线女、属于西装革履和长袍马褂、也属于小汽车和人力车的年代。那是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行政权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也有一定发展的一段中华民国的“黄金时代”。

这是座属于拆迁的旧城,它毕竟经历了上百年的沧桑岁月,所有的建筑早已垂垂老矣,墙体皲裂、墙皮剥落、门窗破败、楼板朽坏,今天,在全中国方兴未艾的旧城改造热潮中,如果是遇上一位蛮横点的官员主政,完全可以大手一挥,一拆了之。但梧州人保留了它,对它进行了改造更新。

从2002年8月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梧州市政对这片方圆7平方公里的街区和纵横26条、总长4.6公里的旧街道进行了起死回生、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它既焕发了热情四溢的青春活力、又基本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城风貌;既可以承载原有的商业贸易功能,又成了旅游休闲的园林场所,成为了今日广西迄今为止能够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也最为辉煌的“昨日之城”。

如今,许多地方都在热衷于兴建具有某一历史年代特色的城中城,从唐城、宋城、到明城、清城,而那段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却极容易被忽略掉,那就是民国。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给予这个时代太多的贬斥和抨击,因而忽略了其中的进步元素,仿佛转瞬之间,那个历史年代离我们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像一个迟暮的老者,时光消磨了许多属于他的记忆。那个时代的城市建筑,则在数十年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拆迁中,逐渐灰飞烟灭。而梧州的骑楼城,正是那个时代的孓遗,它带着民国的风、民国的雨、民国的音容笑貌和民国的独特气息,花枝招展、仪态万方地站在世人面前,让人缅怀,让人追忆,让人唏嘘喟叹……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骑楼梧州
文化自信视角下梧州岭南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
中共梧州城工委
广州最美老街——恩宁路
广州骑楼的市井风情
肇庆骑楼街保护与开发研究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
我的家乡最美之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