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兴 产 业

2015-11-15 06:33
江苏年鉴 2015年00期
关键词:全省

制 造 业

新 兴 产 业

综 述

【新兴产业规模】 2014年,全省十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3497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359亿元,增长14.9%;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161亿元,增长16.2%;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4094亿元,增长10.9%;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307亿元,增长20%;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41亿元,增长37.7%;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478亿元,增长9.8%;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161亿元,增长41.9%;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318亿元,增长24%;智能电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98亿元,增长10.9%;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增长45%。从全国情况来看,江苏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软件、新能源、海工装备等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节能环保产业占全国比重达25%,光伏产业占全国比重近50%,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30%。

【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建设】 2014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16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 5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率达59%,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全省1454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8%,居全国第一。全年新建727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6家,省级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7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18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09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0个,累计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100家,省级创新平台1800家,数量规模居全国前列。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断

提升,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专利申请(公开)63008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公开)39526 件,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的32.54%;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授权量31308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826件,占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的40.55%。

【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培育】 全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军企业。截至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0家;全省126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中,新兴产业企业超过一半,成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集成电路封装企业长电科技规模居国内第一、全球第六,华润微电子8英寸特色工艺线技术水平国内最高,全省有10家软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数量列全国第三。“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和制造技术”等分别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势日趋明显,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各类载体集聚60%以上的产业产值,已成为产业高端发展的先行区。截至2014年底,全省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试点示范城市11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3个,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8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7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3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7个,省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14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81个。南京雨花软件谷、无锡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纳米科技、苏州高新区新型医疗器械、昆山光电产业园、宜兴环科园水污染防治、常州高新区智能制造、徐州工程机械、南通海工装备、泰州医药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形成一批创新活力强、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大的产业集群。

(省发展改革委)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概况】“十二五”期间,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发展经历国际市场急剧变化的考验,逐步企稳回暖。全省新能源产业稳步发展,总体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318亿元,同比增长24%,新能源产业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光伏产业占全国比重近50%。光伏产品出口呈恢复性增长,“走出去”步伐加快,产品结构优化。为缓解贸易壁垒对行业的影响,特别是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的冲击,协鑫、天合光能等企业拓展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投资国外电站建设。

【新能源产业链】 2014年末,全省光伏业内企业有11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13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8家),整个光伏产业从硅材料、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集成到光伏应用等实现光伏产品系列化。江苏中能硅业产能居世界第一,天合光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国电光伏、中盛光电光伏电站安装量在国内名列前茅。通过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企业在光伏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天合光能实验室转化效率达24.4%,兆瓦级逆变器生产技术也已掌握。风电装备产业拥有50多家规模以上风电成套机组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具备较强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风轮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控制器和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在风电整机制造方面,有远景、金风、华锐等国内知名企业;风电整机企业具备3~6MW风电机组生产能力,正在研制10MW级超大型海上风机。在零部件制造方面,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风电主齿轮箱年装机总容量位居全球第一位,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自主研发的75m长风机叶片成功下线,是国内长度最长的叶片,其设计和制造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位于如东的世界最大海上潮间带风电场 许丛军/省摄影家协会

【新能源开发利用】2014年,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655.4万kW。风电方面,新增并网容量46.04万kW,累计并网容量达302.3万kW,其中陆上风电272.3万kW,海上风电30万kW,占全国海上风电75%。无弃风限电情况,实现风电100%全额消纳。光伏发电方面,全年新增装机容量152万kW,装机总容量257万kW,占全国总装机容量 9.16%。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57万kW,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位列第一,占全国分布式光伏新增容量的 27.8%。生物质方面,装机总容量96.1万kW(含垃圾发电),并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

(省能源局)

延伸阅读:江苏省第一批创建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重点建设内容

2014年1月8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一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名单,扬州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南通市等5个市和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开发区入选。

扬州市:2015年替代能源量126.0万吨标准煤,占城市(市区、园区)能源消费比例8.0%。重点发展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建设新能源“智谷”工程、立体化综合型新能源社区、古城新能一体化、城市“绿矿”生态工程和网络化智能型绿色交通系统等工程,推动新能源在城市建筑、交通和社区中的规模化应用,探索开展智能电网示范。

徐州市:2015年替代能源量98.0万吨标准煤,占城市(市区、园区)能源消费比例6.8%。重点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建设长三角“光谷”园区、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新能源建筑片区、徐州高铁新能源生态商务区、新能源社区,在城区普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结合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开展生物质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开展风电的规模化利用。

淮安市:2015年替代能源量94.0万吨标准煤,占城市(市区、园区)能源消费比例8.4%。重点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生物质秸秆垃圾焚烧发电及低风速风电为城区提供清洁电力;推动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到2015年,新建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建筑一体化率达95%;将浅层土壤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与民用建筑相结合发展冷热联供,到2015年,25%以上新建建筑面积采用热泵供热或制冷。

盐城市:2015年替代能源量72.0万吨标准煤,占城市(市区、园区)能源消费比例10.6%。重点发展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农村秸秆与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开展生物质能综合化利用,利用小型生物质秸秆气化发电解决农村电力供应,利用秸秆成型燃料替代燃煤锅炉;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阳光屋顶”工程为城区电力和热力供应提供清洁能源。

南通市:2015年替代能源量104.0万吨标准煤,占城市(市区、园区)能源消费比例8.2%。重点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以“四个一型”绿色园区工程、“十项”生物质能规模化利用工程、绿能供热工程等项目为支撑,通过实施绿色园区和绿能供热工程,推动新能源在城市电力、交通和供热体系中的立体化应用。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替代能源量28.0万吨标准煤,占城市(市区、园区)能源消费比例36.8%。重点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建立以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和生物质发电并举为城市提供清洁电力,太阳能热利用和地热能供暖并举为城市提供清洁热力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替代能源量90.0万吨标准煤,占城市(市区、园区)能源消费比例15.3%。重点发展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利用镇江及周边地区废弃油脂等原料建设年产65万吨生物柴油项目,满足园区港口、工业企业和加油站柴油需求,到2015年,全区生物柴油消费量达53万吨;在化工、造纸等高耗能企业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系统。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项目扶持】 实施江苏省新材料产业专项推进方案,重点围绕高性能纤维、高温合金等优势领域安排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76项,总投资84690万元,省拨经费11730万元。六九钛业采用自主研发的提纯炉对海绵钛进行提纯,制备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高纯钛纯度达99.999%,并实现规模量产。7个重大项目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7500万元。2014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5378.6亿元,同比增长13.1%。

【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2014年,全省新建无锡光电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无锡高新区微纳科技产业园、连云海洋功能材料科技产业园、句容路面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宿迁高新区新材料科技产业园5家省级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截至年底,全省建有24家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和22家省级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其中千亿级基地和产业园1家,500亿级3家,百亿级17家,集聚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244家,初步形成集群化、特色化、错位化发展格局。

(省科技厅)

江苏省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名单

(共24家)

国家火炬计划锡山新材料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惠山特种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江阴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宜兴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基地

江阴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武进特种材料产业基地

常州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常熟高分子材料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太仓特种功能新材料产业基地

苏州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太仓国家特种功能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南通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海门新材料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如皋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海安磁性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

连云港国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国家火炬滨海高分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东台特种金属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丹阳新材料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镇江高性能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兴化特种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宿迁薄膜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概况】2014年,全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7053亿元。全年共申请新药781个,占全国21.4%,同比增长8.3%;获临床试验批件97个,占全国24.7%;获批上市新药数38个,占全国29.4%,均保持全国第一。恒瑞医药抗胃癌新药“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和豪森医药抗感染新药“吗啉硝唑”2个1.1类新药获批上市,一类新药总数全国领先。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科技研发】 2014年,全省共组织实施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53项,省拨经费2.99亿元,开展60项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组织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34个。新引进省“双创人才”58人和人才团队9个。12家企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 7家企业入选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20强,扬子江、恒瑞等一批骨干企业多品种先后通过欧盟、美国认证,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省科技厅)

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概况】2014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4%,规模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能力】2014年,新攻克燃煤锅炉多煤种低氮燃烧、半导体室内照明光源封装、基于陶瓷基板和组合荧光粉封装的高光效、高光品质白光LED、燃煤烟气SCR脱硝催化剂再生及资源化回收、高浓度、高含盐废水处理“零排放”等26项关键技术,实现成果产业化。全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16家;累计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7家(其中国家级1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家;发明专利申请量8697个,授权量1464个,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增长。

【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落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盐城、扬州等地,南大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盐城环保研究院、江苏环保设备质量检验中心、节能电光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相继建立。宜兴形成以环科园为主体的环保产业研发核心区、高塍环保产业园为主体的环保装备制造区、环保城为主体的交易物流区,基本满足环保水处理领域一站式采购需求。2014年以来,宜兴环科园先后与中国长青技术控股有限公司和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投资300多亿元,合作建设海水淡化膜组件、反渗透膜用无纺布、海水淡化高效高压泵和能量回收泵、海工小型淡化装置等项目,全部投运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将超50亿元。盐城形成环保科技城、建湖电光源、阜宁滤料产业园等节能环保基地。其中,盐城环保科技城围绕烟气治理、水处理、固废综合利用、环保材料等领域,建设国内唯一的雾霾治理研发与产业化基地,是省内唯一以大气治理为主攻方向的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建湖电光源、阜宁滤料产业园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节能电光源生产基地和工业用布生产基地。

【节能环保骨干企业发展】 以承包工程为龙头,带动装备制造并向运营延伸,成为节能环保骨干企业主要经营模式。金山、天雨、鹏鹞、龙源等一批企业实现水务全产业链转变。市场化环境服务模式逐步推广,城镇污水、垃圾焚烧处理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其处理规模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00%和50%。

(陈姗姗)

物联网产业

【物联网产业规模】2014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业务收入2810亿元,同比增长39.8%以上,近四年平均增速达37%以上。物联网技术、产业、应用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物联网产业集聚发展】以无锡为核心、苏州和南京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区内产业规模占全省比重达80%以上。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重点建设昆山周庄传感器件、无锡太科园物联网系统、南京徐庄物联网器件软件等一批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

【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 2014年,无锡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居民电动自行车物联网防盗、汽车电子标识、智慧医疗、粮食物联网、农资物联网等一批国家级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有的还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工业、农业、交通物流、医护、节能环保等领域建成一批技术领先、行业特色鲜明、商业模式可行、示范效应明显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省内物联网应用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工业、视频监控、重要设施健康监测、路网监测、精准农业、产品质量追溯、健康监护等应用日趋成熟,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快形成。

【物联网产业创新能力建设】 2014年,全省物联网领域国家级研发机构达30余家,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5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在江苏设立高水平的研发中心。省内企事业单位在核心芯片、通信协议、协同处理、智能控制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传感器网络接口、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物联网体系架构等方面技术标准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国际或国家标准。“物联网参考架构国际标准”项目,正式通过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1立项,成为全球新兴热门技术领域首次由中国牵头主导的顶层架构标准。

中国(南京)软件谷已聚集国内外各类软件企业近600家,吸纳人才13.6万人,形成通信软件、服务外包和信息服务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上图:一位女孩在“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展示馆参观。左下图:一家公司员工在车间生产光纤通信器件。右下图:软件谷内员工在工作。 郎从柳/视觉江苏网

【物联网企业竞争力】 2014年,物联网重点企业培育工程实施初见成效,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无锡美新半导体、南京高华、昆山双桥的MEMS传感器技术国内领先;南瑞集团、中兴软创、联创科技在物联网软件领域优势明显;感知物联集团、三宝科技、多伦科技、国睿集团物联网系统集成应用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电信、移动等运营商依托自身网络运营优势,在移动支付、机器对机器通信(M2M)、智慧出行、定位服务等规模化应用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天奇自动化、苏州金龙、徐工机械、无锡一棉等传统工业企业运用物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生产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制造业服务化等方面取得成效。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 2014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173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业务收入2239亿元;实现利润742亿元,同比增长35.6%,高于收入增长16.4个百分点;实现软件业务出口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5.4%。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快速发展,带动软件服务类收入高速增长。全省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分别为1652亿元、2281亿元。软件产业对“两化”融合的推动支撑力度逐步加大,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软件骨干企业】 全省20家企业成为2013~2014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比上届增加8家,增幅为67%,其中17家重点软件企业、3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0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比上年增加1家,进榜企业年软件总收入3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占全国百强企业软件总收入的比重达7.96%。其中,南京南瑞集团公司首次突破百亿元,和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起继续保持前十名之列。7家企业入围2014年度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其中苏宁云商和途牛公司位列前20名。2014年,全省新增认定软件企业797家,比上年增加139家;认定软件产品5404项,比上年增加985项。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全省软件企业所得税减免6.44亿元,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近30亿元。全省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企业234家,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24家,8家企业通过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符合性评估。全年认定软件企业技术中心23家,累计达75家。全省软件产业载体建设面积超过2500万m2。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开展第十二届江苏省优秀软件产品奖(金慧奖)的申报、评审等工作,评选出获奖产品34项。

江苏省入选2014年(第十三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强企业名单(共10家)

【软件园区特色产业发展】首批确定中国(南京)软件谷移动互联网、(南京)徐庄软件园电子商务服务、无锡软件园云计算、徐州软件园矿山信息技术服务、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电子商务服务等5个优先发展的园区特色产业方向,南京软件园基于北斗的信息技术服务、(南京)新城科技园游戏动漫、江苏软件园云计算、泰州数据产业园医药行业应用软件等4个培育发展的园区特色产业方向。在2014年的软件专项申报中,对9个软件园区的15个特色产业集聚项目给予支持资金2170万元,平均每个项目安排资金145万元,两个移动互联网项目补助金额达300万元。

(龚怀进 池 宇 陈 昆)

江苏省入选2014年度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名单(共7家)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2014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业务收入8300亿元,同比增长20%。

【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 2014年,江苏集成电路设计工艺技术水平达45纳米,制造工艺达12英寸、30纳米,三维封装、晶圆级封装、芯片级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有机发光显示、高世代线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突破负性液晶面板、高色域、高清晰、In-Cell触控、广视角、窄边框、蓝相液晶等先进技术。自主研发的洁净厂房设备、自动化联装设备、靶材、光掩膜板、液晶材料等核心设备和材料投入应用。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和读写器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MEMS磁传感器性能达到并部分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发展】 2014年,南京成为国家北斗办重点布局的4个北斗产业基地之一,“江苏北斗位置服务平台”“江苏北斗基地增强平台”以及“江苏北斗产品检测认证中心”三大省级公共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实现产值超过400亿元。全省IPTV用户数超过600万户,推广量居国内首位,手机即时通信、电子阅读、社交应用、位置服务、线上线下组合经营、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应用、新业态层出不穷,成为新一轮消费热点。南京未来网络谷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完成30万m2载体建设,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从最初的3个团队扩展到45个研发团队,研发人员规模达760名,全年实现合同额近9700万元,小型CENI试验平台覆盖规模由开通时4个城市7个节点扩大到20多个城市80多个节点,80多项未来网络前瞻性研究项目启动规模验证。

【信息技术产业重大项目推进】 2014年,总投资291.5亿元的中电熊猫G108项目设计月产能为60K,主体厂房封顶,阵列、彩膜/成盒、模组厂房洁净室施工基本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中,计划2015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达产后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67亿元,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1000亿元的产值。投资30亿美元的苏州三星液晶显示8.5代线项目完成产能“爬坡”,基本实现满产,主要产品为48英寸和55英寸液晶面板,2014年完成销售收入47.9亿元。总投资24亿元的昆山国显光电5.5代线有源有机发光显示项目完成总投资的95.8%,量产线设备调试基本结束,进入工艺调试阶段,计划2015年实现投产,达产后新增60亿元年销售收入。加快推进投资25亿美元的无锡SK海力士半导体第五期技术升级项目建设,SK海力士在无锡累计投资100亿美元,成为全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况】 2014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0%。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全面展开,截至2014年底,南京、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等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客车7562辆。

3月23日,在2014中国(南京)国际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展览会上,100多个品牌近千辆一线品牌电动展车悉数登场。 葛讯/视觉江苏网

【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发展】 全省100多家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初步形成涵盖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电池、电机、电控等相对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部分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重点整车企业销售业绩普遍大幅度提升。苏州金龙相继研发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数十款车型,2014年产销新能源汽车2300辆,销售收入近20亿元。南京金龙销售纯电动客车1890辆,销售收入超15亿元,在全国纯电动客车市场居第二位,市场占有率25%左右。江苏奥新销售纯电动专用车729台,销售额约1.5亿元,增长超过400%。南京依维柯销售纯电动客车208辆,销售额约1.4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能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步构建,至年底,全省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的重点企业90余家,新增14个企业的118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列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累计15家企业241款产品列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均占全国的13%以上,较上年有大幅度提高。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2013年底,南京、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等6个市被国家纳入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范围。2013~2014年,江苏6个推广城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7562辆,推广数量在全国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中居第四位;2014年推广7228辆,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纯电动客车推广3825辆,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共建有充换电站30多座、充电桩超过3000个,换电工位13个,站内电池箱约200个。

(董晓佳)

智能电网产业

【智能电网产业概况】2014年,全省智能电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98亿元。龙头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初步统计,全省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12家,其中南瑞集团、亨通集团、宝胜集团、大全集团、中天科技、远东电缆等企业销售总收入超过100亿元。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2014年,江苏智能电网标准制定工作取得进一步成果,参与智能水电厂、智能变电站等国际标准提案编制,形成两项智能调度国际标准IEC委员会草案投票文件。在特大型电网稳定、交直流广域协调控制、新能源并网分布式电源接入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南瑞集团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成功应用于舟山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上上电缆AP1000安全壳内用电缆研制成功并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电南自开发预制舱式变电站,推进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发电环节 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时接入电网并全部消纳,无弃光、弃风现象。截至2014年底,实现功率预测功能风电场、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89万kW,预测功能覆盖率54%。

输变电环节 截至年底,全省有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56套,实现监测线路长度560km,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约8300km。江苏建成500kV智能变电站8座、220kV智能变电站98座、110kV智能变电站343座。变电监测方面,有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10台,在线监测装置700套。

配电环节 在南京、苏州、泰州、扬州、宿迁、镇江等地实施配电自动化工程,建成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5个,智能配电终端1575套。

用电环节 全省有序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建设等工作,推广应用双向互动智能电能表3507.8万只,用户采集总体覆盖率99.9%。

【智能电网示范工程】 2014年依托南通国家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建设渗透率超过25%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采用智能并网接口设备、安全保护装置,提高配电网适应分布式电源高比例接入能力,实现主动配电网运行模式。在南京、苏州两市开展智能楼宇试点,示范工程针对楼宇能源管理系统与电网信息接口、楼宇用电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等方面,形成楼宇智能用电、信息接口和楼宇需求响应模型等3项国家标准,并将其作为核心内容纳入IEC-PC118需求响应国际标准。智能输电线路创新示范工程采用动态增容技术,应用导线温度、导线弧垂和气象等监测设备,开展220kV龙经2Y43/2Y44线、下晓2577线、下中2578线等重载线路动态增容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对现有线路智能化改造,对重要跨越档导线弧垂进行检测,确保线路运行安全、可靠的同时提高线路输送容量。

(省能源局)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概况】2014年,全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实现产值352.6亿元。海工装备产业发展主要依靠重点骨干企业支撑。南通中远船务(启东中远海工)、招商局重工、振华重型装备、吉宝重工等11家海工装备骨干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4.9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招商局重工、吉宝重工等两家新投产企业实现产值64亿元。宏华海洋首座起吊能力11000吨的“宏海号”正式投入使用,将企业建造的第一艘平台供应船整体起吊下水,该下水方式属国内首例,企业投产当年产值突破10亿元。

【海工装备订单】 2014年,全球海工市场一改前几年快速增长的势头,整体呈现波动下行之势,国际海工市场新订单大幅下降。江苏海工平台接单总体放缓。有9家企业承接海工装备相关订单17艘(座),价值超过17亿美元,同比下降52.8%。主要订单有:南通振华重型装备新接3座自升式平台;惠生重工新接3艘浮式LNG装置;中远船务新接2艘居住平台;宏华海洋新接平台订单取得突破,获1艘半潜式钻井平台和2座钻井包模块订单。

【海工装备产品交付】 全年交付海工平台、模块等产品17座(艘)。南通中远船务(启东中远海工)交付5艘,包括2艘铺管起重船、1座自升式平台、1艘风车安装船及1艘钻井辅助船;南通振华重型装备交付自升式钻井平台和风电施工平台各1座,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交付,使企业成为继中远船务、惠生重工之后的第3家具有完整平台交付业绩的海工总装企业,企业在建平台项目有4座;招商局重工交付首制产品2艘海工驳船;吉宝船厂交付4座海工模块;太平洋海工交付2座LNG再气化模块;惠生重工交付1座3000马力自安装模块式钻机;润邦海工交付1座风电安装平台。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猜你喜欢
全省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一二三四五”2021年全省“安全生产月”启幕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全省已建成机电井数量
全省已建成水库数量
全省已建成水库总库容
全省已建成水电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