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为犁
——“战争与和平”主题阅读

2015-11-16 22:57段慧群
人生十六七 2015年16期
关键词:赫本野狼梁思成

段慧群

刘虹

龚细鹰

李浅予

铸剑为犁
——“战争与和平”主题阅读

编者语: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战争的硝烟曾经弥漫在头顶,却无法阻挡渴望和平的脚步。和平是时代的最强音,这是人性之所在,也是世界发展的根基。如今,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踏着革命者的足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真相迟到41年

段慧群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对日本实施全面反攻。2月,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的一座小楼里,他翻开那捆晒蓝图纸,神情凝重。他知道,日本民族正如太平洋孤岛中一棵风雨飘摇的树,即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出生于日本的他,对这个国家是那样熟悉,童年的一切在眼前摇曳,记忆也随之追上去……在手中的日本地图上,他闭上眼也知道那两个地方的位置,他对它们怀有深厚的感情。可是,想到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想到自己的几个亲人都牺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他又义愤填膺。两种对立的心态冲突着。可是,“树的枝芽可以毁而再长,根却不能再生啊。”想到这里,他毅然用铅笔在那两个位置绘出了符号。

他就是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

在小楼的另一个房间里,一位年轻的绘图员正在认真地绘图。他按照导师事先用铅笔绘出的符号,用圆规和三角板以绘图墨水正规描绘。他的心中充满了疑虑,日本正在和中国打仗,为什么要在日本地图上标记古城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呢?他知道,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他就是梁思成的助手罗哲文。此次盟军司令部下达的保密命令,是把日本的重要文物古迹列表,并在地图上标出位置,以便在轰炸中参考。梁思成与罗哲文工作了一个多月才完成任务。

当时,盟军遇到日军顽强抵抗,不得不再度扩大空中轰炸的力度。不久,东京、大阪都遭到猛烈轰炸。

让日本人不可思议的是,京都、奈良两座古城始终未遭到真正意义上的空袭,遍布二都的宫殿、城墙和寺院毫发无损。

这个让日本人一直困惑不解的谜题,直到1986年罗哲文访日时才被揭开。为此《朝日新闻》刊发了题为《古都的恩人是中国学者》的文章,盛赞梁思成的义举;日本古建筑权威福山敏男也满怀感激地说:“梁思成先生是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古建筑和文物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人类有共同保护的责任。”这是梁思成对文物古迹保护的一贯主张。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也不放弃道义底线,再多的仇恨也不能摒弃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这是心灵世界的一种坚守。

战俘营里的“骑士”

刘虹

1941年,德军入侵比利时。在索顿河战役中,比利时人为了突破德军的雷区,组织了60头公牛开路。领头的公牛撞瞎了德国将军李斯特的右眼,那头公牛也踩中地雷,炸伤了一条腿。

李斯特将军恨透了这头公牛。后来他得到消息,这头牛成了那次战役中唯一幸存的公牛,被德军俘虏。于是,他命令驻军司令克鲁伯少校枪毙它。

牛被带来了。当克鲁伯拔出手枪对准它时,比利时军人都怒吼起来:“少校,根据《日内瓦公约》,你不能杀害这头牛,你必须把它当作战俘对待!”

原来,比利时国王曾授予这头公牛“比利时王国陆军上校”的军衔,克鲁伯傻眼了。“这是一头有军籍的牛,军衔比自己还高!”按照《日内瓦公约》,他无权枪毙它,只好把它关到战俘营。

第二天,少校让人把这头叫“骑士”的公牛带到放风区。外面是一片宽阔的草地,只要它向那片草地奔去,就会被埋在草地下的地雷炸得粉身碎骨。

果然,骑士被营外的青草吸引了,慢吞吞地走向那片草地。它走到营区外那条立有骷髅标志的白线时,就止步不前。犹豫片刻后,骑士转过身子,安详地回到了营区。少校傻眼了,他没想到这头牛居然懂得什么是警戒线。

一个月过去了,骑士依然活着,这让李斯特十分恼怒。他让副官牵去一只德国牧羊犬,说:“它叫野狼,我已经授予它陆军少校军衔。从明天起,这条军犬负责看管那头蠢牛,不管它对那头牛做什么,你们都不要干涉。”

克鲁伯把野狼和骑士关在一起。野狼一见骑士,就猛扑过去,在骑士身上又撕又咬。血从骑士的后腿流出,骑士愤怒了,瞪大眼睛,发出低沉的吼叫。突然,它猛地向旁边的铁丝网撞去,锋利的铁刺扎进了身体,也扎进了野狼的身体。野狼嗷嗷直叫,松开了嘴。骑士乘势猛撞野狼,野狼滚倒在地,痛苦地哀鸣着。骑士抬起前蹄,准备给它致命的一击。正在这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骑士盯着野狼,慢慢地放下前蹄,喘息着走到一边卧了下来。野狼从地上爬起来,躲到很远的地方,再也不敢靠近。

第二天,野狼和骑士依偎在一起,成了好朋友。

李斯特不禁怒火中烧。他下令把野狼捉住,用惩罚叛徒的方式在营区广场把它当众绞死。野狼的悲鸣声让骑士烦躁不安,它突然挣脱看守,接连撞倒几个卫兵,向广场狂奔而去。它冲到了绞架旁边,把行刑的士兵顶翻在地,套在野狼脖子上的绳索滑落了。野狼得救了!

李斯特将军气疯了,要亲手枪毙这头老牛。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枪响的一瞬间,野狼一跃而起,挡在骑士前面!枪声过后,野狼鲜血迸流,一声不吭地跌落在地上,死了。

李斯特将军再次把枪口对准骑士。骑士并不畏惧,平静地抬起头,默默地看着他。5分钟后,李斯特握枪的手无力地低垂下去。他收起枪,对克鲁伯说:“按军人的标准安葬我的狗,善待这头老牛。”说完,他默然走开了。

当天,李斯特在日记中写道:“从一头牛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上帝的光芒。”三天后,比利时境内所有的战俘营都接到了他签发的命令——严格按照《日内瓦公约》对待战俘,禁止一切虐待和虐杀行为。

一双天使的手

龚细鹰

1940年,德国纳粹占领了荷兰,物质的极度匮乏困扰着成千上万的人们,11岁的奥黛丽·赫本与母亲常常食不果腹。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们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求助,那些数量有限的食物犹如雪中送炭。赫本捧着碗挤在人群中,清澈的大眼睛里充满渴盼,等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分给自己一份食物。在她眼里,那些工作人员如救世主一般神圣,她没想到,几十年后,自己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1989年,60岁的赫本担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

赫本第一次参与活动的地点是埃塞俄比亚,贫瘠的土地、简陋的住所、因饥饿不断死去的孩子,一切带给她深深的震撼。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她无法相信这些是真实的存在。

在小村庄,男女老幼站在村口翘首等他们。小女孩领取了食物后,并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迫不及待地吃下去,而是提着食物离开人群。赫本蹲下身,轻抚小女孩的头,说:“孩子,让我来帮你,可以吗?”

到了家,小女孩奔进里屋,兴奋地叫道:“爸爸,我们有救了。”小女孩把饼干泡在开水里,小心地喂给男子吃。赫本对小女孩说:“孩子,你也吃吧,我来喂你爸爸。”小女孩摇摇头,说:“不,让爸爸先吃,我要爸爸快点好起来。”赫本抱着乖巧懂事的小女孩,不禁潸然泪下。

非洲之行改变了赫本的想法。赫本告诉人们,“孩子们不能去争取什么,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去争取。”她不知疲倦地奔波在战乱及饥荒之地,足迹遍布埃塞俄比亚、土耳其、苏丹、中美洲、南美洲、越南等地,把爱播撒在全世界各个需要的角落。每到一个地方,除了送给孩子们食物、药品外,她做得最多的是伸出自己的手,给那些不幸中的人们传递一份活下去的力量与希望。

1992年,赫本赴索马里看望受灾儿童,当时她已感到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工作。回到美国,医生做出了谁也不愿相信的诊断——赫本身患结肠癌,已到晚期。1993年1月20日,在爱人及孩子们的精心陪伴下,赫本安然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她是人类美好的极致。她就像一场美梦,在你梦醒时,你还会微笑。”赫本的朋友理查德·德莱弗斯这样评价她。

“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赫本生前常常这样说。她用一双天使般的手给那些苦难中的孩子送去温暖、光明与希望,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了奥黛丽·赫本悲天悯人的高贵灵魂。

集中营里的苹果树

李浅予

2012年6月,在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上,由艺术总监卡罗琳女士亲手制作的“达豪苹果汁”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这种果汁由“科比尼安苹果”压榨而成,源自牧师科比尼安·艾格纳在达豪集中营种植的苹果。

科比尼安是一名牧师,按理说,这样的身份不会成为纳粹的“清除”对象,还应该成为纳粹政策的受益者,因为纳粹与教会是互相依存的。纳粹要依靠教会提供信仰支持,教会要依靠政府资助发展。科比尼安是个不识时务的牧师。看着那么多无辜的人从自己的身边消失,科比尼安震撼了。他有一个简单的理念:任何政党或个人,无论有多么崇高的理想,都不能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他开始发表反纳粹言论,甚至拒绝为取名“阿道夫”的婴儿洗礼。

科比尼安被关进了达豪集中营。达豪集中营位于慕尼黑附近一个小镇。小镇上的画家们不会想到,那位24岁时还在慕尼黑街头靠绘画为生的落魄画家——希特勒,正伸出魔爪,蘸着无数人的鲜血,在小镇上绘制着一幅恐怖画。在这幅画上,绝望笼罩着每一个人,几乎没有任何希望可以支撑人活下去。

支撑科比尼安活下来的是几棵苹果树。一天,科比尼安正和几位“犯人”一起劳动,见一位党卫队看守从摩托车上卸下一捆苹果树苗。这位相貌英俊的年轻看守吹着口哨,解开绳索,熟练地挑出4棵弱小的树苗,随手扔到地上。这位帅哥的动作既潇洒又冷酷,让科比尼安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清除”犯人的场面。不同的是,这些可怜的树苗并没有立即死去,只要有人愿意解救它们,仍然还有生还的希望。科比尼安自然愿意做它们的“救世主”。因此,当看守刚刚离开,他就迅速捡起树苗,将它们栽在了一个隐蔽的角落里。

从此,科比尼安都会趁看守不注意,偷偷地给这4棵苹果树浇水、施肥、剪枝。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自杀的念头竟不知不觉地淡下去。几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帝国”正面临严峻考验。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地倒下,科比尼安再一次想到了死。

集中营四处是铁丝网和哨塔,看守会枪杀所有稍微接近铁丝网的囚徒,因此自杀对犯人们来说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儿。他们只需奔向铁丝网,看守就会替他们完成剩下的事情。一天,科比尼安趁人不注意,扔下农具,走向了铁丝网,1米,2米,10米,哨塔上的看守发现了他,兴奋地端起了枪。他只需再走出一步,看守的枪就会响起。就在这时,他嗅到了一股清香。他扭过头,看见不远处的一棵苹果树轻轻地冲他招手,枝头上钻出了一朵小白花。哦,真美,他的苹果树开花了。

他的一只脚迈了出去,只要落下,看守就有“理由”勾动扳机。他收回脚,转过身,向他的苹果树走去。看守失望地将枪垂下来,这让他有些内疚,因为他在关键时刻没配合他的同胞完成这个刺激的游戏。他再一次活了下来,但不久,正值花期的苹果树枯萎了,一棵接一棵地死去,幸好,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还有一棵活下来。活着,就是希望……

1945年4月29日,美国军队攻入达豪,第一批党卫队看守走出集中营向美军投降,3万多名在押人员重获自由。美军解放达豪集中营后看到的惨绝人寰的场景,让这些一路冲杀的士兵震惊不已。在这个地狱般的集中营中,一棵苹果树正静静地躲在一个角落里,枝头挂满了花朵。

这棵苹果树成了集中营里的一道风景。小镇上的居民不敢相信,在他们世代生活的小镇上,居然有这样灭绝人性的地方存在。在人们的呵护下,这棵苹果树茁壮成长,并繁衍了后代,人们将它们命名为“科比尼安苹果”。

编辑/黄书满

猜你喜欢
赫本野狼梁思成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小野狼饿了
赫本 被爱辜负,不辜负爱
朱德庸漫画
奥黛丽赫本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当心大野狼
野狼为什么总是嚎叫?
赫本 真正的优雅,从来与年龄外貌无关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