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预设,突破心理防线

2015-11-16 20:26许佳家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微信作业心理

【摘 要】本文以一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交作业为案例,探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导学生的方式方法。提出了突破学生心理预设的方法,把握学生心理,从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心理预设

战术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教学过程中,亦是如此。如果能突破学生心理防线,走进学生内心,倾听学生声音,那必然会事半功倍。

一、午夜铃声

夜深了,一切都显得十分宁静。

夜的降临,意味着一天的结束,而今天是一个学期的结束。打开学生写给我的信:老师,谢谢您每次都能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无论多晚,而且每次都是“秒回”……

啊,那也是一个夜晚。夜深了,一切都显得十分宁静。

“啧……”一声震动如流星般划破了这种宁静,同时也震动了我的心。是谁那么晚还发微信呢?那么晚发微信,难道是有什么十分紧急的事吗?流星拖着它长长的尾巴可以让人们许愿,而这条微信却是为了让我来做“流星”,为了实现她的愿望。

打开手机,看到的是Y同学发的微信。微信的内容是:老师,我刚刚看完演唱会,从北京回来。作业来不及做。你能不能告诉我哪些必须要做的,我先做了,其他的我慢慢补给你,我一定会保证质量的。

这真是一条让我哭笑不得的微信。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作业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作为学生,学习不应该是她的本职工作吗?作业不就是学习的一部分吗?深夜,没有做完作业不应该好好地做完,然后第二天交上来吗?她居然在这个时间点,来跟我讨价还价。我想很多老师此时都会有同感吧。是的,这真是一条让我哭笑不得的微信。

二、冷静分析

先来介绍一下这位学生的整体情况吧。学习方面,她成绩虽然谈不上出类拔萃,但平时学习习惯并不差,背诵、订正等常规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然而,这名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并不积极。人际交往方面,在刚进入班级的时候,她不善言辞,需经过长时间的接触磨合才能融入新集体,才能有几个关系比较融洽的好朋友。但是在公开场合发表观点,依然存在障碍:害羞,怕出错。总之,她是一个有点内向,但是却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学生。

这确实是一条让我哭笑不得的微信,但是,这次“笑”占了多数。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也许我们就是要用它来寻找光明吧。剖开这条微信的表面文字信息,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言外之意吧。这条微信的表面信息确实是一名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希望减免作业。作为学生,她却是有不当之处。但从另一方面思考,她是否有可取之处呢?

首先,我们从她可采取的几种策略中分析该生的处事态度。比如,她也完全可以第二天不交作业,或者让家长写一份说明以此来拖延交作业的时间。当然还有其他可选项。然而她没有这样做。她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正面面对。她以微信的方式,直接告诉了我不做作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她自己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找老师说明原因,减免作业。在错误面前,她没有规避问题,直接面对问题,这在处事态度上显得较为积极。

其次,这名学生在自我管理上也不是一无是处。没有处理好娱乐和学业的关系,导致无法准时交作业,确实有错在先。但是,她在补救的时候,准确地把握了主要和次要的问题。把紧急的作业先做,不那么紧急的作业后补。作为老师,我就是要帮助她判断哪些是主要,哪些是次要的。事实上,有些作业晚交并不影响,只要在作业分析前交给老师批阅完成,也未尝不可。她在亡羊补牢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三,该生也较为正确地处理了质量和数量的关系。Y同学大可把作业匆匆做完,第二天准时的把作业交给我。但是,可想而知,这样的作业质量一定不如人意,错误百出。该生最后一句话“一定会保证作业质量”表示她极力想完成一份高质量的作业,而不是草草了之。这说明她清楚地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得好比做好了更重要,质量比仅仅完成更重要,做完作业,更要做一份好作业。

最后,也是让我欣喜的一点,这次她在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一般而言,学生不敢在深夜发消息给老师,而且内容还是关于不交作业的。她非但这么做了,而且把来龙去脉将清楚了。她以一种师生平等的状态,在和我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于,不是探讨,而是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在得到一位“朋友”的认可。我想,这是许多学生都难以做到的。老师对学生并不应该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不是以命令的口吻指定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多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倾听,倾听学生需要什么。它应该是一种平等的陪伴关系,陪伴学生共同成长。

三、理论依据

事实上,人们潜意识里往往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定的预设,在心理学上,我们称其为“心理预期”。心理预期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能力和思维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类似事件,一般学生的心理预期是什么呢?老师们似乎会进入一个“标准化程序”:先批评一顿,质问其不做作业的原因,强调不做作业的后果。接着可能才对学生说作业的事,或者直接跟学生说,作业是必须一定要做完的。当然无论是哪种处理方法都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但所达到的效果却有可能大相径庭。更有甚者会先批评,然后翻旧账,不断强调她这个错误的严重性,这样就容易犯“超限效应”这个错误,导致学生的反感。我想判断一件教育案例成功与否的标准应该是是否有助于该学生的成长。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学会做人。而在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老师要做的则是去引导,去等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待这个质变的过程。黑格尔曾经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要环节。人,孰能无过?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这件事上,我采用了反心理预期的方法,打破了她既定的思维模式——将被老师批评,指责,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给她想要答案。在这件事上,既然Y同学已经能够解决问题,发现了问题错误的本质,她已经完成了“思考”这个最艰难的过程,而我作为老师首先要做的是肯定这个过程,但当然同时也要明确地指出学生其不当之处,提醒她下次不应再犯,从而强化她对这件事的反思记忆,避免以后发生同类事件。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这类反心理预期的成功案例,教育史上比比皆是。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来说,他曾经就有这样一件“四颗糖”的故事,其中的心理学基础也是反心理预期。皮亚杰曾经指出人从儿童开始就有“自我中心”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潜移默化下,人们往往十分认同自己的行为,而反驳他人行为。心理学上说到“人类本之中最殷切的需求事渴望被肯定”威谱.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巧用反心理预期的方式,有时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尾声

事已至此,我为什么还需去批评这名学生呢?咎责?反思?在这刻都成了无力的语言。读罢短信,速速但简短地回了句:可以。作文后天交。第二天,我又和Y同学进行了一次长谈,客观地和该生分析了情况。事后,Y同学确实准时高质量地完成了作业,她满意,我也满意。

学期末,又是一次午夜铃声……

又是Y同学。

“老师,每次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的秒回让我倍感温馨,给了支持的力量……”Y同学信中如是说。

我想,教育的美就在如此吧,很多时候教育不是教条,只是短短的几个字,而已。

夜深了。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今夜,坦然入睡。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学说[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2]温志旺.给后进生的“四颗糖”[J].中国民族教育.2009(1)

[3]蒋文贵.由“四颗糖”的故事想到的[J].学校管理.2011(2)

作者简介:

许佳家,上海人,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微信作业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微信
作业
微信
微信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