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贵州农村中学教育和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5-11-16 15:55吴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管理问题

吴涛

【摘 要】大力发展教育, 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又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备条件。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中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增加政府投入,不断优化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环境,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村中学师资队伍是一项根本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育;管理问题;重中之重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向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大力发展教育, 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 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而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又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备条件。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村基础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难点。农村中学是我国教育大军中的一支庞大的部队, 中学教育又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增加政府投入,不断优化农村中学的发展环境,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一项根本的战略任务。

一、当务之急是增加教育的投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谱写了教育史上光辉的篇章, 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 城乡教育差距拉大, 东西部地区教育差距拉大, 贵州的农村更是如此。在贵州,农村中小学教育环境亟待改善,农村骨干教师流失, 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改善、 优化教育环境,包括硬环境、 软环境和内环境。硬环境是指教育的物质环境。目前的现状如何呢? 近年召开的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代表疾呼:目前,省里忙建大学,市里忙建高中, 义务教育有淡化的危险[ 1]。农村中小学, 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举步维艰。教学用房不足,危房大量存在, 教学设备无法达标, 公用经费严重短缺,一些学校甚至连买粉笔、 扫帚的钱都困难。至于拖欠教师工资, 更是习以为常了。据报载, 某县级市, 有个别乡镇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 2]。很难设想,一个学校如果校长忙于拜码头, 教师忙于讨学钱, 连基本的生活费都无法保证,它的教学和管理能够搞上去吗?优化教育环境, 增加经费投入, 特别是增加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彻底转变观念, 真正树立起教育是全局性、 先导性、 奠基性的公益事业的理念, 真正懂得办教育是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的伟业工程,真正舍得花钱办教育。众所周知, 二战结束后, 日本百孔千疮, 但举国上下, 勒紧裤带办教育, 1947 年便在全国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 才赢来了今天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而在我们国家,在刚刚开始步入小康, 老百姓刚刚过上几年好日子,目前城市还有数以千万计工人下岗失业,农村尚有近亿人口未彻底脱贫的情况下,有一些时而号称人民公仆、 时而又自封父母官的人, 上行下效,省城花数以百亿计,市里以十亿计,县城以亿计在那里修大道, 建广场,辟花园, 迁政府大院,盖办公大楼,打造形象工程, 这和花区区5 万元去援建一所农村希望小学,实在反差太大! 不知希望何在?此外,在教育内部也有个调整投资结构比例的问题,少一点锦上添花,多一点雪中送炭, 真正把基础教育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实现重心下移,做到经费投入向基础教育倾斜,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向资金薄弱学校倾斜。维护教育公正公平的原则,尽快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还广大农村孩子一个不仅能上学,而且能上好学的权利。只有当他们真正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和技能,他们才有可能在家乡或城镇就业、 创业,这才正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之一。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贵州,广大农村中小学, 尤其是初级中学,办学具有义务性和基础性, 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目前, 尚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 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辍学率居高不下。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 更要更新教育观念,廓清办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 在改革中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牢固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 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育人, 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学会生存, 学会竞争,学会创新,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张扬个性,发挥特长;要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坚持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学有所成; 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那种简单地把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准和教师学生水平的唯一尺度的作法是片面的,基础教育阶段尤其不能这样。在具体教学工作中, 对于基础教育改革后的部颁各类课程,必须组织学生学懂、学好, 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这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同时,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 根据本校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 生动活泼地组织起自己的校本课程。比如,给爱好文学的开文学课程, 给爱好计算机的开计算机课程,给对环境、 人口有兴趣的开环境、 人口课程,给对养殖业有兴趣的开养殖课程,对音、体、美有兴趣的也可分类施教,等等。这类校本课程, 不以培养家为目标, (这也不是基础教育阶段所能完成的)而是培养兴趣, 启迪思维,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已; 这类课程, 坚持能者为师,爱者为生, 师生互动, 不仅有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类课程,课堂不一定局限于教室,可以是在学校, 也可以是在工厂、在养殖场、在商店、在法院,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这样, 学生学起来,感到有趣, 家长也会感到有用, 那种认为现在的中学生文不文, 武不武, 种田不如老子, 养猪不如嫂子的论调定会大大减少, 居高不下的辍学率也可下降许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既要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体现时代精神;又要继承民族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比如诚信, 孝道, 见义勇为, 扶危济困,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等都是值得广大青少年发扬光大的。在方法上,要力戒报告式的空洞说教和学院式的照本宣科,不妨多一些启发式、访谈式、讨论式, 通过一事一议,就事论事,使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也应该改革。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 长知识阶段, 求知欲旺, 好奇心强, 应该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 开放的、生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之中, 让学生见世面, 长知识,经风雨, 受锻炼。时下,一些学校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性质的封闭式管理,这种作法是值得商榷的。凡事宜疏不宜堵,记得八十年代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曾经说过, 对青年学生,要少一点不准不准, 多一点准准准。封闭式管理, 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无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是有悖于教育规律的。

三、加强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心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教改的问题, 主要是教员问题。一位有名的大学校长也曾说过,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其实, 中学也如此。即使一所农村中学, 如果没有几个比较拔尖的名师, 没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学教研能力强、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教师言传身教,没有求美、求实、求新、求活、求博的教风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便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者有战略的眼光、求贤的渴望、博大的胸襟、公仆的情怀、开明的品格、亲民的作风,不失时机、不遗余力、不惜血本地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广纳贤才。目前, 农村中学教师数量基本不缺, 但真正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教师不多。作为学校领导者,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不拘一格,广开门路,求贤纳士,努力造就一种人才济济、群贤毕至的局面。要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努力营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学术环境,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聚精会神干事业的空间,使真正的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

如今的社会发展很快, 要引导教师更新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接受新的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知识更新同样重要, 要舍得花钱送教师去培养、深造,更要鼓励教师岗位成才。学校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教师成名、成家, 成为一代名师。大批名师涌现之日, 便是学校兴旺发达之时。而名师的培养需要时日,需要一个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要选准苗子,从青年教师抓起。到高校选人,要看重那些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 有潜能、悟性强的人;要压担子,把他们放到教学教改的前沿去闯去试去锻炼, 鼓励他们勇于实践、 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在实践中提高;要关心他们,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师德师能的提升; 关心他们的生活,使其少为房子、票子、 妻子操心;要爱护他们, 防止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人一旦小有名气, 便有人枪打出头鸟,此时领导要挺身而出,甘当护花使者。培养名师,不可揠苗助长,若稍有成绩,初露端倪,便肆意拔高,制造轰动效应, 只会昙花一现; 不可求全责备,名师不是完人,更非圣人,孰能无过? 不可集宠幸于一身,人一旦出名, 什么代表、委员的头衔、市模、省模的称号、校长、局长的官帽便纷至沓来,其实,这种作法大可不必。要鼓励创新,鼓励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教育创新、 知识创新是教育发展不竭的源泉。教育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要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鼓励各种改革方案的大胆探索, 大胆试验。要敢冒风险, 允许失败。因循守旧, 求稳怕乱,不符合教育改革的潮流,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还要鼓励广大教师公平公正地竞争, 通过竞争, 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使学校的教研、 教改呈现出百花齐放、 万马奔腾的局面, 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要以德治校、 民主办学。坚持校务公开, 广开言路,做到民主办学。不搞一言堂,不搞家长制, 不要以德治校、 民主办学。坚持校务公开, 广开言路,做到民主办学。不搞一言堂,不搞家长制, 不作包工头式的领导。人为本,和为贵。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火药味;多一点激励, 少一点指责; 多一点协商渠道,少一点空洞说教; 表扬用广播,批评用电话;多一点亲和力,就多几分凝聚力、 向心力,少几分离心力。人心齐, 泰山移;人气旺, 学校兴,这就是办学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储启生等.教育,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N] . 中国教育报, 2003-3-11(1) .

[2] 田燕.涟源教师工资何时能发放[N] .湖南日报, 2003-04-28(B4)

猜你喜欢
管理问题
初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浅谈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