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15-11-17 12:40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文化遗产物质

张 锋

浅谈民族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张 锋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人类文明的结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面临着破坏,有些古老的文明甚至就此消亡。民族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和传播知识的重要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其它机构所没有的优势。民族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传播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措施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一个从任其自生自来到有意保护的过程。最初只是从某一个地区入手进行小范围的保护,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人们的这些行为说明,人类开始越来越重视祖先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这种对人类文化认识的一步一步加深,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从一种文明替代另一种文明的简单认识,转化为对多元化文明的尊重。在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机构,应该怎样定位自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过程中的位置,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发挥自身优势为保护人类文明尽一份力,是一个全社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民族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地区文化建设的促进

民族高校图书馆图书馆中收藏了大量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文献信息材料,高校学生比普通大众更容易接触到这些信息,更容易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的、综合的和科学的认识。民族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相关活动,借助校园活动,加深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可以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请进校园,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多让大学生参考一些有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享交流会,让学生去体验去参与,使学生受到文化遗产的熏陶,切身体会到人类文明的魅力,激发学生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的热情。民族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有利于传承文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多种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图书馆职能的体现

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同时也是担任着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职责。民族高校图书馆是地区性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它在为高校师生提供着教学科研的资源之外,也担负着保存地方文化传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和支持地方建设的职能。无论是对学校师生还是对地方文化建设,它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民族高校图书馆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完善硬件设施,培养专门型技术人才,投入到地区性非物质文化建设中来。

(三)有利于拓宽图书馆学知识研究领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有更鲜明多样的地区文化和学术领域的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一个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现象的研究,需要运用到多种专业领域的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并不是单一的,它需要同社会学、考古学、语言学、民俗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而图书馆学本身就是与多种学校关联交叉的学科,民族图书馆将即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知识适度的吸收进自身研究范畴,有利于扩大图书馆学的研究视野,增强图书馆学的研究活力。图书馆学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需要实地勘测和考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也能促进图书馆学向更开阔的领域发展。

三、民族高校图书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一)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馆藏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工作需要大量的文献材料保障,而相关文献材料是否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高校图书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典藏的制度是否完善。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建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采集和保存制度,包括相关文献的采集标准和方法,都要有一个细致的规定。对于文献的采集,要以有用性为前提,这是采集文献的基本要求,不具备有用性的文献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和收录都有一个明确范围,例如,要求只收集从古代到今天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与非物质文献遗产相关的材料文献。此外,还是确定文献采集收录范围的程序和标准,例如,组织民族高校图书馆中学有专长的工作人员对现有的馆藏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研究和细致筛选,找出最合适的文献材料,然后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和专家对文献材料进行鉴定,最后再决定是否收录。

(二)加强民族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字化建设

文献,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

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资源网络数字化建设,是指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的或间接的文献材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和存储,并通过一定的授权途径提供给用户。民族高校图书馆建立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库,对国家文献数据库,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用户可以使用网络实现对所需文献材料进行整理搜集,这种方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使用具有科学、方便、快捷的特点。目前,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民族高校图书馆,作为地区性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机构,更应该从根本上重视这个问题,利用自身优势,创造条件,加大力度,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这不仅是传播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献的有效途径,也是民族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不管什么形式、什么内容的数字化建设,都要注意标准化和规范化,包括文献的著录和文献的标引,都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展示教育

民族高校图书馆是地区性的信息中心,一直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任。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条件,在学校和社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教育,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体验本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而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地区文化的认识感和归属感,自学参与到地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民族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本地区的群众心理,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和教育工作,宣传和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文字材料、影像材料、录音材料、图片材料等,还可以和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合作,定期举办专家讲座或者现场讨论会,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宝库,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民族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不仅是对先辈们创造的非物质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李慧芳.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兰台世界,2009(20).

[2]宋妙玲.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图书馆学刊,2008(01).

[3]王茜,白京兰,夏晨茹.西部少数民族口传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及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4]陈敏芳.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责任与作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

[5]谭寅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模式建设探讨[J].图书馆建设,2010(03).

作者简介:张锋(1978-),男,汉族,武汉东湖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流媒体应用及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中国比较图书馆学发展探究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