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人一输出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11-17 12:40刘文婷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学习者大学英语教学

刘文婷

输人一输出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刘文婷

【摘要】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教师偏重语言输入式教育,导致学生输入、输出水平严重失衡。本文通过对输入-输出理论的论述,讨论了符合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要求的输入-输出互动教学模式,希望在教学实践中,将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有效利用,以此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输入假说输出假说综合应用能力

一、前言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的主要教学目标。然而目前,“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问题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非常突出。在英语教学和运用中,学生的读、写、译能力强,听、说能力弱,发展极不平衡。许多学生经过近10年的学习,虽然考试时能得高分, 但在实际运用中仍不能用英语自由流畅地表达。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和考核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目前中国大学院校的英语课程将考级、过关作为目标和考核标准,采用课堂式教学,以教师为教学中心,教师课堂讲解多,学生语言实践和互动机会少。而且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只注重与考试相关的听力、阅读等内容,忽视了说的环节,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明显的低于理解性的输入水平。

本文通过对二语习得相关理论的论述,讨论了符合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要求的输入-输出互动教学模式,希望在教学实践中,将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有效利用,以此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输入—输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输入假设”

输入假设理论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于20世纪80 年代提出。在语言学习理论界,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具有较大的影响,而输入假设理论正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假设。该假设认为,对语言输入的理解,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最基本途径。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学习者无用,等于浪费时间;同时,所输入的可理解语言材料的水平要高于他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略高于他当前语言能力、能够被理解和掌握的语言输入,并且对输入量的意义和信息进行主动分析和了解,才能产生语言习得。

假设我们用“i”表示学习者当前的语言能力状态,那么可以用“i+1”表示能够使得学习者产生语言习得、从而促进他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输入。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无需故意去做i+1的输入,只要输入材料是学习者可理解的,那么当输入材料的的数量和信息达到一定程度时,i+1便自然会实现。因此可以说,流利的语言表达是在时间的积累中顺其自然地实现的。

(二)“输出假设”

对于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加拿大教育家Swain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于1985年提出“可理解性的输出假设”理论,系统研究了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在Krashen的理论中,语言输出仅仅被看做语言习得的结果而非原因,对这一观点Swain提出了质疑。Swain认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虽然可理解性输入的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语言习得的充要条件。通过对加拿大沉浸式教学的观察和研究,Swain发现,即使持续接触大量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但学习者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准确的语言输出。

因此Swain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环节并不足以保证学习者语法表达的准确性,可理解性输出也是语言习得过程、特别是提高语言流畅性和准确性的必备环节。这里所说的可理解性输出,指的是语言学习者在语言输出遇到障碍时,为了让对象理解自己的意思,会主动尝试新的语言形式或修改话语。Swain认为,在整个二语习得过程中,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

二、输入-输出互动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通过对理论基础的梳理,可以给出输入-输出互动教学模式的定义:输入-输出互动教学模式是指以输入-输出假设为理论基础,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性输入和学生的输出活动,提高学生语言的接受、理解和输出能力,并最终用评估的方式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贯穿全过程,每一阶段的教学都起始于语言输入,结束于语言输出。在语言输入阶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可理解性输入材料,并设法将这种可理解性输入延伸到课下,从而为学生进入输出阶段做好准备;在语言输出阶段,要求教师通过设计各种互动方式和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能动性的运用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在最后的评估阶段,则对全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实际效果进行检测,以便改进方案,优化下一步的教学和学习。

由此可见,输入-输出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教师的引导性。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地位。除了不断提升自身、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之外,教师还要格外重视对语言输入材料的筛选和甄别,以及同学生之间灵活有效的互动形式的设计能力。

其次,输入材料内容的丰富性。在课堂上,教师在了解学生当前英语水平的基础上,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符合可理解性要求的语言输入材料,并且难度要稍高于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通过足量的输入材料,培养学生语言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第三,互动手段的灵活多样性。在丰富的输入材料支撑下,教师要利用灵活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各个角度和方面设计互动手段,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能动性的思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最终达到“习得”的效果。

三、输入-输出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语言输入

根据输入-输出理论,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便是“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输入环节的第一步便是掌握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和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筛选和确定所提供的语言输入材料,要求既要在深度上适当高于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又要注重内容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通过输入材料的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学生强化输入性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教师可以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听、读、讲等多种形式的输入,让学生在视觉、听觉、情景等方面获得直观的输入体会,从而不断更新英语知识储备。

另外,除了注重课堂上有限时间的语言输入,教师还应重视运用各种资源共享手段,为学生在课下自学时提供语言输入材料,难度和要求应与课堂上的相适应,从而保证学生的输入性语言材料在数量上能够达到输入-输出模式的要求,以提高语言输入的有效性。

(二)语言输出

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是重输入轻输出,学生的参与机会不足,在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听课为主,语言的综合运用和驾驭能力得不到提高。许多英语教师在语言输入方面下足了工夫,但却忽视了在教学中让学生有输出方面的实践机会。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转变思想,在保证充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前提下,在语言的输出上多想办法。例如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加强背诵、朗诵、口头表达和对话等环节的比重,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和练习,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营造语言输出环境,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中,激发学生在语言输出上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通过灵活的输出方式的实践,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在语言准确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对学生加以纠正和引导,并优化下一阶段的语言输入方案。

(三)评估与反馈

评估是输入-输出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全面、科学的评估是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评估,并不等同于考试,其内容和范围比单纯的考试广得多,既包括课程测试,又包括对输入-输出教学模式中全过程及各个环节的评价。通过全面的评估,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学生的困难和不足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和质量。

在评估标准上,也应该采用不同以往的标准,改变单纯由老师打分评价学生的做法,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评估,鼓励学生和老师互评。在对教师的评估上,要按照输入-输出教学模式的特点,对输入、输出各环节中教师的工作内容,例如输入材料提供、方案设置、互动手段运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对学生的评估上,避免一卷式模式,而是既包括测试成绩,又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回答问题质量等方面进行考察,从而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水平。

四、结语

通过论述输入-输出理论,笔者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采用输入-输出的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为核心,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对输入和输出环节的控制和设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输入-输出互动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实践性,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当然,一种教学模式是否有效,需要反复的实践来验证。因此,对于输入-输出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效果,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 Natural APProaeh[M]. Oxford:Pergamon,1983.

[2]Kl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M]. London:Longman,1985.

[3]Swain,M.ThreeFunetionsofOutPutinSeeondLanguageLeami ng.InG.Cook&B.Seidlhofer(Eds),PrinciPleandPraetieeinAPPliedl inguisties[M].oxford,Englan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4]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9.

[6]冯纪元,黄妓.语言输出活动对语言形式习得的影响[J].现代外语,2004(2).

[7]顾琦一.输出假说剖析[J].外语学刊,2006(2).

作者简介:刘文婷(1982-),汉族,研究生,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学习者大学英语教学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留白”是个大学问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