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叶圣陶思想 促自主学习实效

2015-11-17 12:40黄良娣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叶圣陶教会学会

黄良娣

践行叶圣陶思想 促自主学习实效

黄良娣

【摘要】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自主学习,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叶圣陶先生“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学会发现、思考、创新,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预习探究运用

当今社会中,要培养一个够格的现代人,要教会他们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作为老师只能挑选一些重要的,基本的作为例子教给学生,其他的更多的东西,必须由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自己去学习,去研究、去掌握,去扩充。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教师就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这正是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理念。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恒久的教育思想,作为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会发现、思考、创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更高的能力。

在叶圣陶这一思想的引领下,近年来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小学生进行语文自主学习的培养,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教会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方法。

叶圣陶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语文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那么学生该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呢?

(1)勤查字典。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等,查字典有其独到的作用,预习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是孩子们最好的无声老师,提醒学生身边要随时放一本字词典,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拿出来翻翻,这样能快速解决自己在学习中的拦路虎。

(2)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要多读几遍课文,还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做点什么。第一遍先要争取读正确,读通顺,第二遍要边读边想想一些词语的意思,如有不明白的要通过问家长、老师、字典等去弄明白,第三遍读时,要带着情感走进课文,读完后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重点写什么?是怎么来写的?有了这三步骤,相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会很积极,思维也会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3)简单批注。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学生自主预习时要教会孩子能用上不同的记号在文中作标记。哪些是完全能读懂的,哪些是自己最想了解的,哪些是需要背诵的,哪些是需要去查资料的,还可以把自己查到的有用资料记录在书上,课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样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4)摘抄句子。在阅读中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妙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有空的时候可以细细品读,默记于心。时间长了,学生积累的内容就有一定的数量,在写作时,好的词句就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真正达到了摘抄的效果。

如此,学生的预习真正做到扎实有效,那么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也会变得轻松有趣

二、教会学生课堂自主探究的方法。

(一)教会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在适当的环境下能主动的探索、发现即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我们应当建立全新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身知识结构的建构活动中。由于学生的个体知识和其他条件的差异,其学习方式必然就有差异,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就有了基础。此时,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地放飞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解放他们的双眼和大脑,尊重他们的意愿,让学生自主地发挥他们的闪光点,让个性得到张扬。以《小露珠》这篇课文为例,教学三种小动物向小露珠打招呼这一环节时,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分成四人组,分别扮演小青蛙、小蝴蝶、小蟋蟀,小露珠,要求他们要把不同动物的动作、语言,根据文本并加以想象表演出来,先在小组里议一议、演一演、评一评。教师则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一小组表演得最生动、最形象。顿时,同学们显得十分积极,纷纷投入了进来,有的小组还为了一两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呢!看着他们专注表演的神情,我感到十分欣慰。瞧,小青蛙的“蹦”,小蝴蝶的“落”,小蟋蟀的“爬”,学生们都经过细细考虑,真是神情并茂,再加上他们生动的朗读,这一环节的教学显得既生动活泼,又富有实效性。学生之间既能互相帮助,也能增强自信,既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也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增强,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二)教会探究学习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把打开知识宝库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学,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如《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写出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既是一篇阅读课文,也是一篇习作范文。教学时,我指导学生学习第一部分内容,先让他们默读课文,想想这一部分介绍了云雾的什么特点,找出关键词“千姿百态”,再划一划重点句子,细细品味这些句子都有什么特点,然后再分别交流刚才所学心得,最后老师跟学生一起总结出学习方法。即:初读,找关键词;再读划出句子;细读品词找句;朗读体会情感。在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的学习方法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第二段。那学生就显得得心应手,讲起来头头是道。学完了课文后,教师再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处景物,那么学生就不会显得抓不住中心,摸不着方向了,这就是授之以渔。

教师教会了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还要不断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引导学生敢于探究、敢于表现、敢于创造,充分地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个性得到良好发展。如在教学《云雀心愿》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要求学生想一想或画一画十年以后你和小云雀又来到了那片沙漠的上空,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自由发挥想象,可以合作完成任务。任务一布置同学们便很快忙碌开来。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和各自能力不同,其表现内容也各不相同;有的把沙漠变成了茂密的森林,鸟儿们安居乐业;有的把沙漠变成了旅游胜地;有的把沙漠变成了动物保护区,人们忙着栽花种树……他们想象十分丰富,体现了本课的内涵,其实云雀的心愿正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让沙漠变成绿洲,学生的合作创新深化了课文所表现的主题,令人兴奋。

三、教会学生课后自主提升的方法。

学生学会了自主预习,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了自主探究的方法,课后如能够再进一步自主提升,那就使整个学习过程就环环相扣,学有所得了。语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积累的内容可以是优秀的名家名篇,也可以是普通的草根作品,对一些优秀的篇章句段、诗词曲作品以及有着深远文化影响的作品都可以去记,直至熟记于心,阅读的时间长了、篇幅广了,学生对于作品的理

解就会加深,与作者的内心交流才会深入;语词积累,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警句、座右铭,诗句、对联、现代语,歌词,可以从语文书中积累,书中名篇佳作都是编者反复筛选的,很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文辞优美,遣词造句生动、准确、精练,是积累词语的最好材料,也可以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你处处留心,那么就能处处学到语文。也可以从日常交往、电影、电视、网络中积累。总之积累的内容越丰富,在运用时就会越自如。学生通过课后的大量阅读积累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久而久之老师就是不布置作业他们也会自觉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获得语文知识,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总之,教无定法。但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让学生在离开老师的牵引下也能自主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在授业的过程中必须是是一个善导者,只要我们时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技能考虑,那么我们一定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庄灿阳.引导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实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1).

[2]包艳君.优化课堂环境促进自主学习[J].考试周刊,2008(02).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

猜你喜欢
叶圣陶教会学会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霜的工作
燕子,住下吧
学会分享
初恋教会我们爱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