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性背景下文明冲突的特点

2015-11-17 12:40杨梓涵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非西方现代性全球化

杨梓涵

世界从来都是多种文明并存的世界,各文明间存在的包括价值观差异在内的种种差异,会在文明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秉持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因为价值标准、规范、目标的差异甚至对立,而在交往的过程中产生思想观念上的紧张感,由于人的行为是由其自身价值观支配的,故价值观的冲突可能会引发实质行为上的冲突。文明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实力上存在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实力上的差异不能成为同化异己文化的理由。如果在文明间的交流中存在价值观的强势推行,也就是说,当某个文化依赖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向其它文化推广自己的价值观时,则有可能产生文明间的冲突甚至战争。

现代性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两大潮流趋势。

现代性(modernity)一词是由表示与时间相关概念的现代(modern),加上表示性质、特征、状态等意义的后缀“-ity”构成。现代性的概念“表征的是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的现代社会整体结构的特征和性质。社会整体结构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和描述,可以分为外在的社会结构和内在的文化心理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文化心理层面解读现代性。现代性作为一种文化的性质,是指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特征和性质,是一种区别于以往的、新的社会秩序,是现代时期独特地现象、状态、社会特征的概括。现代性所带来的社会变迁较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剧烈,“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现代性将人类社会引向了一个新的轨道,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状态。

一般来说,全球化是描述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类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世界联为一体的过程。全球化最早是由T·莱维提出,以形容在此前的20年间国际经济上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流通扩散。现在看来单从经济意义上谈论全球化并不足以概括全球化的丰富内涵。实际上,全球化运载了现代性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

全球化最先从经济领域展开的,即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过程也是市场一体化的过程。随着全球一些现代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大,西方有效地用其自身所具有的生产方式改造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并获得高额利润。现代市场机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市场机制要求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公平竞争,西方社会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优势使得竞争变得不再公平。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现代化的程度较高,西方文明在竞争中更具优势。而非西方文明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科技、文化教育落后,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就现代化的程度而言,西方无疑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西方现代性的模式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被推广开来。

从文化领域看,现代性的全球传播和建构成为了全球化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在全球化趋势下,现代性会成为当下各种类型人类文化的发展取向。”全球化为文化的传播、变迁提供了可能的各种空间,使得传统与现代、全球与本土、东方与西方之间发生交流、碰撞、融合,为文明间的交流提供便利。但是情况并非如此,西方文化在全球化的助推下依赖西方控制的跨国公司和大众传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西方社会现代性的模式成为了实现其他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范式。与此相对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非西方的欠发达国家逐渐意识到文化发展方向主导权的重要性,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并事实上阻碍了非西方文化实现自我现代化的途径这一现状,非西方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诉求愈趋强烈。

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文明冲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全球化使那些具有价值差异的人不得不“面对”。全球化将世界前所未有的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人类交往的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差异,由异质性带来的紧张感在人类交往中普遍的存在,其表现形式大多数也较为平和。此外,也会产生出超越政治和经济利益之上的、纯粹表现为价值取向上的冲突,即冲突的一方或各方所捍卫的价值观有可能与政治、经济利益关系并不密切。随着交往的密切,交往的各方产生出一些传统习俗、宗教禁忌和行为方式上的不理解和冲突。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表现出来,价值冲突也就突显出来。

其二,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投资跨国公司的数量激增,西方现代生产方式引入,需要能够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人为之劳动,非西方国家的一些传统价值观不符合西方现代经济体制的要求,所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需要借由现代传播方式在欠发达国家蔓延渗透,其意图在于同化异己文化,西方力图通过经济全球一体化打造一个文化单一化的世界,将西方价值观、价值追求、生活方式强加于非西方文化之上,而导致文明冲突。此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西方文化具有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优势,使得西方文化的传播力度更强,从而挤压了非西方文化的生存空间,引发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试图消解差异,在西方中心主义、排他性原则下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将会招致严重的后果,恐怖主义就是矛盾激化的典型表现。

其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核心,恐怖主义日益国际化。恐怖主义活动体现了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和意识形态及文化的冲突。冲突的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硬国家,另一方是伊斯兰对抗性组织或政权。双方都没有采取和平对话解决分歧的原则,对待差异不是对话和容忍,而是相反,这使得恐怖主义危机愈演愈烈。极端民族主义与宗教极端思潮和恐怖活动相结合形成的恐怖主义,越来越表现出狂热、残暴、非理性、反人类的一面。现代性带来的都市快速成长、人口在城市聚集使得恐怖组织有可乘之机,这些恐怖活动在造成大规模的人员财产损失的同时也会造成群体恐慌。

最后,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的争夺仍然是文明间冲突不可忽视的原因,但这种利益冲突至少需要一个文明冲突的借口。例如西方发动对中东北非的和平演变或是军事进攻等等一系列的冲突难道仅仅是因为西方热衷于向世界推行民主和人权吗?在战争之后西方跨国公司蚕食当地石油、自然资源、基础建设的开发权时,我们不难看出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利益指向和世界市场一体化趋势。进入现代,人们还会为了传统利益发生争夺,由于国际社会普遍谴责这种带有霸权性质的掠夺行为,利益的冲突往往会被妆点成文明冲突。笔者不否认经济等非文化因素在引发世界文明冲突中所起的作用。由于自然环境等区位因素和近代工业化运作,导致的世界范围内各经济体发展的严重失衡是造成经济利益冲突和全球性矛盾、冲突的原因之一。但也不应否认,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会产生对自身社会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不同理解和选择。因此,“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冲突,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争夺,还包涵着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选择之间的矛盾。

总之,文明间的差异始终存在,这种差异应该被积极地看作是一种常态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条件,而不应当成为某种价值观向其他文明强推的借口。随着现代性的到来,人类文明的交往的日益加强和加深,一些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处于强势的文化已经有能力向另一些文化输出它的价值观,而且也已经付诸实践。由于文化间在历史、文化、行为方式、价值追求、以及社会模式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一种价值观的强推和遭遇其他文化的排斥与抵抗,是产生人类文明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1]李佑新.现代性的双重意蕴及其实质问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戴庆中.王良范等著.边界漂移的乡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美)哈维兰著.瞿铁鹏等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时代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非西方现代性全球化
浅空间的现代性
新旧全球化
“非西方”话语分析的新途径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后西方社会学:是何以及为何?
G20的中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