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字看中国古代法制观

2015-11-17 12:40弋丹阳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断案许慎造字

弋丹阳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因为其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所以格外能够反映汉字产生初期所伴随的各种社会生产、生活现象,甚至思想道德观念。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初造书契”。也就是说,汉字的产生有着一个对于事物模仿的过程,比如在大汶口出土的灰陶器口上的“戊”字,其形似战争中用的大斧,而“戊”的最初意思也的确与武器有关。陈寅恪先生曾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可以说,通过汉字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不失为比较便捷的途径。因此,本文以“法”的形体结构为分析对象,试图从构成该字的偏旁部件着手,揭示在造字之初人们是如何看待“法”这一概念的,试图探寻那一时期人们有关于“法”的一些观念。

一、“法”包含着我国上古时代人们对公平的认识,“水”这个部件正是代表了这一点

在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水的认识早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从大禹治水开始,人们逐渐将对水的认识深化到了哲学、政治甚至伦理道德层面。比如:在政治方面,大禹治水促使各氏族部落组成联盟建立的。在哲学方面,老子的“顺应自然”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将大禹顺遂疏导水流的原理进一步的延伸,明确了人应当尊重自然规律的哲学思想。

上溯洪荒时代,因为洪水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具有巨大的自然威力,所以先民们将其奉为神灵,对水充满了无限敬畏,水的巨大神力使当时的人们相信,水可以发挥其公平的效力。在我国早期文献里有大量关于求诸水神、以解决争执纠纷之事的记载,比如,将纷争之物投于水中,以物体流向来判其归属。因此,水所拥有的公平的象征意义早在远古就已经确立,而这一意义又随着社会体制和国家机器的建立在人们的思维习惯里保留了下来。许慎《说文·水部》:“水,准也。”段玉裁《说文注》中解释:“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谓之准,因之制平物之器亦谓之准。《汉志》:‘绳直生准,准者,所以揆平取正是也。因之凡平均皆谓之准’。”根据水的这种属性,制成衡量其他事物是否平准的器具。最终水的这一特性又与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到了一起,比如《荀子·宥坐》中,水的平面被比喻为公正的法律:“主量必平,似法。”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水具有公平性,而满足了人们对“法”的期待。

二、“法”包含了中国早期社会人们对于“刑罚”的认识,以及实施刑罚的方式

“法”在《说文》里被归于“廌”部,许慎对“廌”的解释是“廌,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象形。”此外,《说文·角部》:“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兽也。”许慎的解释描述了远古时期的一种断案方式,即用解廌兽来判断是非曲直。有关于这种所谓的“神判”的记载很多,比如汉代杨孚的《异物志》中记载:“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楚执法者所服也”。东方朔的《神异经》里也有类似的描写。上述“獬豸”就是“解廌”,从读音上来说,上古“廌”与“豸”同为定母支部,即同音,“獬”当为“解”加义符而成字,应为同义。杨孚和许慎所说的神兽实为同一动物。按照文献的描述,解廌兽参与了远古时期人们的诉讼活动,并承担了断案和惩处的重要任务。而其带有神话色彩的断案能力,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于刑罚的理解,及对有罪者进行处罚的过程。“法”字由廌构成,说明在“法”字诞生之初,它的意义也与“刑罚”建立起天生的联系,这在上古文献中可以找到佐证,如《尚书·吕刑》:“苗民弗用令,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刑是实施法的重要手段,以刑罚来强调法的有效性。因此,“法”字的构成里加入了表示刑罚的“廌”,说明在先民的观念里,“法”还带有惩罚的意味,先民们已经意识到,法的有效实现必须由刑罚来保证。

三、“法”体现了中国早期社会人们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视。有关这一点,体现在“法”字的部件中“去”的部分

构成“法”的第三个部件就是“去”,《说文·去部》:“去,人相违也,从大,凵声”,从“去”的甲骨文和金文来看,“大”像人的正面之形,而“凵”像坎形,整个字形像人跨越坎陷,似有离开之义,这也是今天“去”最常见的意义。段玉裁《说文注》在“从廌去”下注释:“此说从去之义,法之正人,如之去恶也”。从段注所说“去恶也”可知,“去”在“法”字的意义构成里承担着说明“法”义的终极目的的作用,“法”的最终意义是要全体社会成员遵守社会既定的成规,保障社会机器能够正常运转。从某种程度上说,它表明当时社会成员或社会统治者对于维护社会规则的重视,也体现了“法”在那个时候的重要作用。从这一点看来,“法”的意义包含了社会通过对其成员行为的要求,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综上,我们发现,“法”的构成是汉字造字过程中,人们对于社会秩序、法则、法规的认识。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符号,那么汉字“法”作为记录语言的载体,忠实的保留了在汉字造字初期,“法”文化的种种信息,这为后人研究那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准则、司法制度和刑罚观念,等等都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国:中华书局,1999.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断案许慎造字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包青天善断案
唐公断案(下)
唐公断案(上)
隋文帝造字
许慎德
咱们最初是啥样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游许慎文化园
“有”字词义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