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环境与高职学生自我认同的实现

2015-11-17 12:40陈姗姗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认同感高职生职业

陈姗姗

“自我认同”是现代社会个体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个人对自身角色的一种自我体验和确认,是个人在社会中个性的表现与统一,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个性的标志。自我认同感的高低对个体的人格、思想、情感与行为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心理基础,也是人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动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个体对自身生存状况的主体性体验和评价,另一方面源于个体与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由于人是社会性的,是在与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交互往来中实现生存发展的,因此社会及“他人”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与体验有很大影响。

一、高职学生存在的自我认同危机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认同危机”。何谓高职生的“认同危机”?其源起可见于200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1999年大学扩招后,我国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张。院校数及学生数已占整个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教育虽然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也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不高,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看做是“二流教育”,这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具体表现为:在学业上对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不自信,学习兴趣不足,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对高职教育和所在院校缺乏认同,在学校纪律涣散,对教学要求敷衍排斥;对未来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迷茫而焦虑,缺乏目标和规划,以混日子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等等;最后与同为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相比,他们还有更强烈的心理落差和身份困惑。这些心态又进一步会影响高职学生在未来的就业选择、职业发展乃至生活状态方面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以往的研究已有过大量思考和讨论,也提出了许多提升高职生自我认同感的策略、方法,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要提升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程度上都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而这种困难一方面由于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面是因为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紧密相关。因此本文试从社会经济、职业文化、家庭背景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社会环境与高职生自我认同实现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理解和解决高职学生自我认同困境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社会环境对高职生自我认同实现的影响分析

(一)社会经济与高职生的自我认同

高职生自我认同感与未来职业相挂钩,因此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等经济因素紧密相关。而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更直接地与行业发展、岗位需求等社会经济因素关联。如前所述高职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的蓝领工人和基础服务性岗位,而相关研究显示,相对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成为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可能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又直接影响着高职生的就业质量、发展信心以及职业历程。例如民营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用人原则不够公平,对人才重视和尊重不够,能力培养与提升机会不足等,使得许多数高职生抱着打工者的心态,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离职率和流动性较高;其次,民营企业生命周期过短,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2011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调研报告》,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第三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相对滞后,因此在用人招聘时往往门槛低,岗位技术性低,使高职生的优势难以显现。这些问题很容易使高职生群体在心理产生对自身价值的困惑,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焦虑,当然也影响着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二)职业文化与高职生自我认同

造成高职生自我认同危机的社会原因除阶层结构、经济因素外,还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人们对待“职业”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念以及行为习惯。由于受传统三六九等的职业等级观念影响,以及多年来人们对精英教育的普遍认同和崇尚,加之社会转型阶段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拜金主义、功利化的价值观念影响,当下人们对不同职业仍然存在着厚此薄彼、差别看待的强大思维惯性,比如人们在看待电工和公务员时会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其实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每种职业都愈发具有专业性、规范性和不可替代性,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法律规范,使行业/职业准入与专业技能和执业资格之间进行对接,这就使一些职业得不到社会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因此职业文化影响着社会对职业人的观念态度,对大量从事着服务、销售、蓝领岗位的高职生而言,只有在一个具备了各行各业平等互尊观念的文化环境下,才能更好实现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

(三)家庭背景与高职生自我认同

家庭环境与一个人的身心成长密不可分,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长环境、父母职业背景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子女受教育机会、价值观念、学习兴趣态度以及在升学、就业中可动用的社会资本。在家庭背景方面,高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工人、个体工商户家庭,属于社会较低阶层。根据《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年的高职毕业生中有52%的学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且近四年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这一状况产生的影响是,在学业方面,许多高职生的父母由于学历不高且忙于生计,常常无暇或无能力顾及子女教育,且较差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往往使高职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态度的培养;在就业求职方面,高职生的家庭所能调用的社会资源有限,从而无力帮助子女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凡此种种,在高职生的个人成长发展中,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感、失衡感和生活艰难感等心理感受,所以家庭背景因素对高职生自我认同感危机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思考与总结

高职生的自我认同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挑战以及家庭支持资源的有限性等,在高职生进行自我评价、体验和定位的过程中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因此我们要认识到,高职生群体要实现积极的自我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一方面社会环境的改变需要较长时间,另一方面人观念意识的形成和转变是比较难的。令人欣喜的是,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还特别提出要通过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党和政府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者和政策执行的关键力量,此次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一系列举措的实施,预示着职业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而国家层面的引导和支持,势必也会促进社会环境向更有利于高职学生发展的方向转变。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对学生做好教育引导,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最终能找到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合理坐标。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2]王亮,吕春娟.自我身份认同的几种研究视角述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3]倪赤丹.关于高职生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塑[J].职教论坛,2010(35).

[4]杨晓慧.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培育[J].高教论坛,2010(8).

[5]马俊杰.刍议自我认同危机的释放途径——以社会心理学为视角[J].科技咨询,2010(14).

猜你喜欢
认同感高职生职业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