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型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5-11-17 12:40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应用型学术院校

潘 妲

关于应用型教育的几点思考

潘妲

【摘要】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本科高校700余所,其中1999年扩招以来新建的本科高校有220余所。这批新建本科高校大多做出了举办“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选择。一些老本科大学,由于大量扩招后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在办学实践中以及在接受教育部本科评估时,也提出了举办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因此,如何深刻认识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了众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

随着我国本科高等学校的大量扩招,高职院校的大规模发展,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提升到了大众化阶段,有些发达省份和地区已接近普及化甚至超过了世界公认的普及化标准。

一、学术文化建设的问题

首先高校应该进行以应用型研究和实践为核心的学术文化建设。加强办学规范与提升办学水平,是高校应用型教育的第一要务,教育部颁布的本科院校合格评估标准是国家对本科办学的基本要求,即规范,应用型教育必须以国家规范作为指导,在应用型教育的建设中以此规范为建设标准,高度重视教学的规范化建设。

在建设应用型研究和实践为核心的学术文化过程中,还要注意服务地方经济的产学研合作渠道建设。拓宽产学研渠道,以服务求支持是应用型教育院校解决发展“瓶颈”的必经之路,这也是由这种类型高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从高考、办学历史、竞争力到生源等诸多环节均处于末端,靠文化的积淀孕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在新兴文化和特色文化方面下功夫,尤其要以孔子的“和而不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的教育思想为核心,做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二、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

应用型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主战场,面向特色行业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主要培养工程应用、技术应用、管理应用、服务应用型人才,具体从事组织实施、指导、生产、监控、管理、维护、服务等工作。注意人才培养目标既不要盲目拔高,即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也不要一味地降低,只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是要充分体现以培养技术、管理、服务为主的应用型、中间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都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知识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工程、技术知识为重点,以社科人文、经济管理等知识为辅助,各类知识合理组合,协调发展;能力以技术应用能力为基础,以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以其他技术能力为补充,各类技术能力综合协调发展;素质以人文素质为基础,以专业素质为重点,以职业综合素质为目标协调发展。但也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克服以追求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以理论、系统、学术、研究为导向;克服过于追求高职院校的按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职业规划问题

应用型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就业的毕业生,从这一点上说,应用型教育也应该是职业取向的教育或职业导向的教育。其哲学基础应该是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区别。研究型、学术型、科学型的教育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而应用型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未来大量的是面向行业、专业和职业岗位的。无论他们接受的是什么层次的教育,最终都面向就业岗位,因此应属于实践型的、应用型的,所以从广义上说也应是职业型的。

因此,应用型高等教育应充分注意职业导向、职业取向,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应如此。在给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时,注意职业取向的同时还要注意将学术与职业、专业与职业、人文与职业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办好应用型教育。有学术基础、专业基础、人文基础的应用型教育,才更有特色。

四、“宽与窄”的问题

这里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专业面的宽与窄。其原则是宜宽则宽,宜窄则窄,既要考虑以不同的学科为基础、为依托的因素,更要充分考虑社会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的要求。学生在校4年时间很短,是非常有限的,一般来说,宽些有利于充分就业,也有利于适应未来转岗的需要,但窄些有利于学得精、专一些,技术应用能力也相应地强一些,就业的针对性就好一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另一方面,确定了专业面的宽窄之后,还有所学知识、技术的面宽与窄的问题。和传统本科大学与高职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的原则应是宽一点比较好。理由是传统本科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是在某个领域做精深的研究,专业面可能不是太宽;而高职院校只是面向某一岗位,所以也不要求太宽。但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的行业甚至是岗位群一般来说要宽一些,知识面总体应该以宽些为宜,以适应就业和未来转岗的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基础学科不求深,原则是适用、够用即可。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学科知识要求比较系统、专深、扎实、厚实一些;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要求也不易深,也是适用、够用即可。

总之,创新应用型教育理念,引领高校发展方向,必须要认真思考怎样进行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术文化建设,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意知识结构和知识面的“宽与窄”的问题,才能够体现出应用型教育应有的特色和优势。在应用型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改革与创新要齐头并进,这样才能发挥应用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潘妲,女,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术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