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2015-11-17 12:40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交流班级幼儿园

王 宇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王 宇

【摘要】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负责来完成,为此,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做好幼儿的家长工作,有效地将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联接在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家长沟通真心一视同仁廉洁正确观念

一、多渠道,保互相沟通无阻碍

要想做好家长工作,首先得保证和家长的沟通不受任何阻碍,使得各种信息能及时并且准确无误的在老师和家长之间传达。笔者是从这些方面做的:1、借助入园时间段倾听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家长送完孩子安心离园。2、准备家长意见征集表,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让家长畅所欲言,解决家长不好意思当面说的问题。3、建立班级QQ群,在群里及时公布活动计划、活动时的照片以及需要家长配合搞好班级活动所要做的事情。在群里老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孩子和老师,孩子和孩子等也可以进行交流,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彼此的友谊。4、公布班级三位老师的电话号码,也在班级对每个孩子的两位家长的电话号码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出现意外、家长不便来园给孩子请假等特殊情况时能够随时取得联系,使事情得以解决。

二、用真心,能以诚相待去感动

想让家长配合好班级的工作,就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动家长。老师的诚心带给家长的信息就是:这个老师好,为人和善,热爱孩子,值得把孩子交给她。那么,家长也会很高兴的和老师来分享孩子在幼儿园以外的一些表现,比如旅游时的表现,作客时的表现等等。每天早上入园时,给孩子和家长一个微笑、一声甜甜的问好,试问,他们的心情能不好吗?能不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吗?正如孩子们唱的:“幼儿园是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夸我好娃娃,我说老是像妈妈”。结束一天的活动离园时,来接孩子的家长也累了一天,此时,我会把孩子在园的优秀的一面说给他们,他们的疲劳似乎也立减了,单位里的烦心事也忘了。因为他们觉得优秀的孩子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与未来。偶尔也有家长接孩子迟到的,面对这些家长,我们不要横眉冷对,同样报以微笑,告诉他们孩子在这里很安全,但迟接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小小伤害,希望家长回去之后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这样为孩子,为家长着想的老师足以感动家长。

三、同对待,需一视同仁来交流

每个班级的家长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建设努力着。作为老师,一定要对家长和孩子一视同仁,不可因为家长的社会分工不同就歧视家长和孩子。对家长一视同仁,对孩子同等对待,始终保持一颗公正、平等、无私的心。这样,在家长和孩子心理对老师就多了一份尊重和爱戴。不要认为老师的偏私小孩子不懂,其实他们比大人还敏感,而且他们还会和同伴交流,和家长交流。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肯定和赏识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位家长都觉得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是被重视和尊重的。所以,面对孩子,一定要舍得自己的赞美,千万不可吝啬!因为他们是沟通家长和老师的“桥梁”。

四、要廉洁,不收受贿赂毁清白

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要有一颗无私的心,不求回报的心,甘愿贫穷的心。不可以被社会的不正之风所同化,在工作找借口、找理由让家长送礼物,请吃饭,甚至某些高校的老师收取巨额的钱财等等。试问,这样的老师谁尊重?家园工作又如何来开展?

当然,有一部分家长会千方百计让老师接受他的财物,以此为理由来让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面对这些家长,一律严词拒绝,不留后路,告诉他们,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最爱,我们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别让他们来侮辱我们的人格,践踏我们的尊严,我们必须做好孩子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五、多学习,树立正确沟通观念

(1)勇于承认工作中的错误与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多像前辈和家长请教,取长补短,正确有效的处理事情。

(2)解决问题要抓住核心。每一位家长对老师的了解不仅仅是面对面地交流了解,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和孩子的交流中去了解老师的教育行为,语言行为的,那么,面对孩子,和善友爱,细心聆听,耐心指导。这样,孩子就会把老师的好告诉家长,家长岂有不接受之理?

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两好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作为幼师的我们和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定要成为教育幼儿的友好合作伙伴,在融洽的、美好的教育氛围中进行家园联系工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鹤琴.家庭教育——怎样教育小孩[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幼儿园)

作者简介:王宇,大学本科学历,2006年9月参加工作,多篇文章刊发校刊,2013年度被中共彬县县委、彬县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的称号。

猜你喜欢
交流班级幼儿园
如此交流,太暖!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班级英雄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爱“上”幼儿园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