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时期大学生理想教育思考与对策

2015-11-17 12:40彭兴武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理想

彭兴武

一、什么是社会转型发展时期

对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的理解有多种不同的理论和观点。笔者认为社会转型发展期是指我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时期,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保证中国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发展时期的特点

(1)大数据时代来临。大数据时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每个国家、每个行业都面临挑战。大数据时代到来为加快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机会。大数据时代将会使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获得大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改变并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思维方式。大数据目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比看得见摸得着的矿产资源更具有吸引力的资源。大数据时代将会改变人们的就业方式,创业方式,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带给人们寻找成功之路海量的机会。

(2)创新时代。中国社会步入到转型发展时期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创新时代的来临,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面对各类矛盾冲突,面对有限的资源,不断恶化的环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要创新。面对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必须要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9月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创新型国家的进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6月在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明确:“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创新伴随着社会转型发展全过程。唯一的出路是靠改革、创新和转型,才能找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3)利益格局调整,各类矛盾凸显。我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进入到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是社会矛盾多发期的凸显期。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同时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不平衡,收入分配仍显不平衡,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贫困地区的极度困难与发达地区的富裕对比鲜明,体制带来的不平等,不公平仍然难以迅速地解决。李克强总理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1]。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就进入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4)教育文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社会转型发展时期教育不再是封闭式的,而是面对开放社会,教育不再是单一的课堂,而是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各种消极的价值取向,落后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通过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对教育环境带来冲击,给青年学生的价值体系带来冲击和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挑战。

三、转型时期理想教育的对策。

(1)对大学生开展理想教育,态度要坚决,不动摇、不迷失方向,不放弃,不浮躁。始终占领课堂教学阵地,通过主阵地宣传教育开展理想教育。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放弃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信息技术只是教育的一种补充,它不能完全替代教育工作,再先进的信息技术也不能替代理想教育。不能因为经济增长转型发展而放弃对青年一代的理想教育,丧失理想教育的信心。在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新常态下,更要自觉地,积极地加大对青年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力度。在大数据时代不迷失方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始终不放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本义。始终坚持“坚持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筑牢人们的精神支柱”[2]。

(2)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理论指导开展理想教育。

习总书记重视、关心党员、干部以及青少年的理想教育,就理想教育问题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习总书记关于理想教育的论述可以概括为:“理想教育的钙理论”、“理想教育的扣子理论”和“钉钉子理论”。这三大理论指引着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对大学生理想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三大理论通俗易懂,抓到了理想教育的关键点,切中了要害。习总书记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关于理想教育的论述:“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也是在这里第一次提出“理想教育的钙理论”。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013年2月28日,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有钉不上、钉不牢。”抓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缺钙,让大学生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健康茁长成长,让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就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钉钉子的态度和决心抓理想教育,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3)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大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十分强烈。青年学生想成功,期盼人生成功,出彩,这无可厚非,这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讲,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当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成功观后,面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现实带来极大地困惑和心理压力负担,就会产生悲观失意,退缩的无助感。如一教师宣传:“北大的学生没有4000万的资产就不用回校。”这是对成功,对个人价值实现的一种片面的,欺骗性成功观,是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体现。如少数大学生在就业选择岗位时,以岗位提供高收入为唯一标准。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不要以赚钱多少,官大官小,买的房子大小,买的车的档次高低,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准,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浮华喧嚣中保持清醒、淡定,坚守对理想的追求。把为社会,为国家,为单位发展做出了多少贡献作为成功的标准。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自身的成才,成功,将个人梦融入到社会进步发展,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中。

四、要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解决青年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在转型发展期,经济增长放缓,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学习期间完成学业的困难,自我情绪因不同的事情波动等等。对就业有困难学生要主动帮助联系就业单位,对因个人情感问题带来情绪失控的要进行心理疏导,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救助帮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耐心地辅导,帮助完成学业。要细心地握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帮助解决。把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使理想教育不流于形式。

五、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观念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转型发展时期会遇到各种挫折困难。要实现理想,艰苦奋斗的精神尤为重要。不要因为物质条件优越了,而淡化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因为进入了现代化时代,就丢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转型发展时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时期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始终如一地沿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26日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指出:“我们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代代传承下去。”现代的大学生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物质条件优越,生活条件很好,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磨难,在他们的成长中缺少这一课。不要只看到别人的成功,看不到别人的艰苦奋斗和经历的磨难。要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转型发展时期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大学生就成长在这个发展周期中,必须直面各种问题,高扬理想教育旗帜,脚踏实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决不能搞一阵风,一阵子”[3]。以理想教育的成绩,服务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服务。让更多的大学生树立理想,实现人生的理想,走向事业的成功。

[1]李克强.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J].求是,2014(9).

[2]佚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前进论坛,2014(2).

[3]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6).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时期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双城记》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