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5-11-17 12:40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内容信息技术评价

陈 玲

关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陈玲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然而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而教材的内容没有大的改动,导致课堂教学无法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法

一、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内容更新换代很快,而教材的内容变化不大,相对陈旧,导致课堂教学无法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生活实际相接轨,无法学以致用。

(二)学生方面

在教学中,我发现如果讲得慢点,那些学习基础好点的学生,上课时就不愿听讲,觉得这些操作自己已经掌握,或是表现出一副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样子,或是找机会就上网、玩游戏,根本不愿参与到我安排的课堂活动中来。如果讲得较快,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就会说跟不上,听不懂,不会做,越学越没信心。

(三)教师方面

如果教师还是按部就班地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讲解,然后再安排学生到机房上机实践,学生势必会觉得枯燥,而且学到的知识比较零碎,更谈不上对课程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组织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转变观念,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讲解实际操作时,对于教材中一些较为陈旧的知识点可以适当进行取舍,对于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实例,可以重点讲解,并进行适当拓展,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巩固学习的知识。例如:在讲解word2007文字处理软件时,如果我们只是按照书本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讲解,由于知识点多而且较为零碎,学生往往学到后面,忘了前面,很难将前后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个作品来进行课程拓展,例如让学生自主设计班级电子板报和制作圣诞贺卡等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学生既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尝试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信息技术课作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而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有高有低。如何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让中等生“吃得饱”、让差生“消化的了”呢?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课前先进行摸底,掌握住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实际调整教学计划,在教学时不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相同难易程度的内容,而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讲解,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碰到困难只要有人稍微提示、指导一下就可以解决;但还有少数学生,碰到问题如果没有人能够及时指点,就根本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充当老师的小助手,发挥学生互帮互助,鼓励同学相互协作,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是按照书本的顺序讲解操作步骤,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我们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在讲解ppt时,我给学生展示了被评为“校园十佳之星”的优秀学生制作的展示个人风采的ppt作品。这些作品来源于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展示的过程中,就有学生表示,自己也要努力学习,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制作出同样精美的作品,并且要向优秀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前,教师选择任务时,要体现以学生为主,分工合作,自主探究。例如在讲解”word邮件合并功能”这一知识内容时,可以制作学生期末成绩单为例。布置学生根据课本进行小组探究,如何制作学生期末成绩单,这样学生就很感兴趣的展开讨论,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课后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思考如何帮助亲友制作请柬。

3、作品评价,总结经验

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的方式尽可能多元化,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介绍作品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点评时最重要的是以激励学生为主,我在点评时,多给以肯定,先讲优点,当指出不足时,建议学生“如果注意到细节就更好、更生动了”,积极引导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为了紧跟科技的发展,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应随之调整。总而言之,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0.

[2]刘春生.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段银田.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22).

(作者单位: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内容信息技术评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主要内容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