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民怎么过日子:天下的农民都不易

2015-11-19 21:42海龙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19期
关键词:百老汇过日子乡下人

海龙

哥伦比亚大学旁边的百老汇大道上,每逢星期四、星期天有两次农贸市场。只了解美国大都市繁华和光怪陆离的人大概较难想象美国农民怎么卖东西、怎么过日子。

美国人在家不太做饭,所以农贸市场卖的基本上是半成品。如已经剥皮去刺白如年糕的鱼片、粉红色的鲜贝、鸭胸肉、农家硬面包、各式奶酪、果酱、蜂蜜等,这些食品大都不必经过复杂加工就可食用。如果赶上过年过节,美国农人还出售应时的民间工艺和装饰品,这有点像国内的庙会。

出乎意料的是,农贸市场上卖的东西不便宜。它们的价格通常比附近超市贵,而货品卖相却不如超市的光鲜,但大家都期盼着买乡下人的土货。他们多是小生产者,耕作方法也原始,但他们的东西都是应季的,绝不靠温室或者冷库保鲜;他们的鸡鸭也都是打野食的,所以吃起来还有童年的味道。

有了乡下人的市场,这个街区活泛多了。每周开市的日子,附近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带着成群结队的孩子来市场。他们的小手攥着铅笔,拿着皱皱巴巴的纸、煞有介事地辨认蔬菜水果和水产肉类。这个農贸市场成了另一个课堂。孩子们认不出的,老师或农民当场教授。课堂开到了街头,堵了路,但大家都投以微笑,没人抱怨。

暴风雨或滴水成冰的日子是乡下人最纠结的。这些农夫大都要开一两百公里的车到这儿,一天汽油和取暖所耗,难得的几笔交易根本不足补偿,更不必提赚钱。但不管多么恶劣的天气,总还会有几家坚持来摆摊。

做人不易,做农民更不易。

【素材运用】百老汇大道上的美国农民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与我们国内并无二致:朴实的性格,踏实的农产品制作、教授孩子时的耐心、面对恶劣天气时的坚持……这一切都与繁华都市生活截然不同,但又确确实实是一部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城市人的依恋和底色。农民的艰辛不分国度,但农民的朴实是相同的。无时无刻,要感恩在土地上劳作的那些人。

【速用名言】

1.最富足的人也不能离开农业。——古希腊历史学家 色诺芬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

【适用话题】艰辛与幸福;简单;感恩

猜你喜欢
百老汇过日子乡下人
百老汇
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影中的“乡下人进城”叙事
百老汇之星,逐梦前行
乡下人家
——根据课文《乡下人家》编写
离开网络过日子是怎么样的
纽约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双轮驱动
会过日子
我一个人也可以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