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兵:互联网最大的智慧和陷阱

2015-11-21 23:26陈敏郭之兵提供
中国青年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兴农农产品智慧

文/本刊记者 陈敏 图/郭之兵 提供

郭之兵:互联网最大的智慧和陷阱

文/本刊记者陈敏图/郭之兵提供

有些年轻的创业者,胸怀理想很好,但创业时不要太理想化,否则可能会栽跟头。对互联网思维要深入思考,知识、心智,都多积累一些,才会避开雷区。

郭之兵,1979年出生的天平座男,曾经是资深IT人士,变身为智慧农业的创业者,于2011年与多名农业领域的合伙人,在上海共同创办国兴农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所谓智慧农业,他解释是整合现代农业与IT技术于一体,是互联网+农业的深度融合,具有三高特征——高品质,高技术,高附加值。

创业几年来,他带领团队创建了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市民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食品产地、安全监测等信息。基于这个系统的新业态潜质,2013年国兴农成为沪上唯一涉农的电子商务“双推”企业。不久,国兴农又实现了“农业灌溉自动化和水肥一体化”,得到了上海市农委、市水务局的高度认可。

2014年,郭之兵本人获得了“中国移动”第十三届“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的称号。

如今,国兴农的业务遍布全国8省市,研发了近10个信息软件系统,示范推广近20个作物标准方案,种植面积超10万亩,预计2015年业务规模比去年增长八倍。

郭之兵的梦想很小——保障每一张餐桌的食品安全;梦想很大——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誓要推进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走在创业路上,他不知疲倦:“我从不认为有超越不了的困难,一直用很强的毅力去对抗,要千方百计地克服。除非我已经运用了全部才能还是攻不下,才会放弃。”

想起褚时健。74岁时,他才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84岁时,他种植的“褚橙”才通过电商在全国售卖。2015年他87岁,才说:“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不管时代如何转换,伟大的人,从不屈服于困难,只会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寂寞成全男人的优秀

郭之兵毕业于一所不知名的大学,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职业发展。

23岁,他进入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短短六七年,他担任过不同职位,从咨询实施部经理、大客户部经理到销售总监,掌握了不同的技能。

“在商海实战里,我从学生很快变成了一个职业人。首先心态要好,学会换位思考,哪怕是为老板打工,也是成全自己。其次就是辩证地看事情。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当是磨砺。遇到好的事情,也不要得意忘形。”

29岁,他入职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担任销售总监、董事总经理,曾因业绩出色,登上“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榜”。他认为“卓越的管理能力,专业的行业知识,清廉的职业操守”是一个CEO必需的素质。

从华星离职前,公司业绩不甚理想,他承受了一些压力,但他对自己三年的付出问心无愧,并且勇于担当和澄清非议。

“在社会历练的这些年,我一直很努力。经历过封闭培训,大大小小的谈判……别人可能这些年读了个高学历,而我认为获得的经验才干也很有含金量。学历只能证明你有学习的能力,进入社会实战才是真正的开始。”

有野心有能力的年轻人难免狂妄,然而他越走越觉不足,反而谨慎。

2011年,郭之兵从职业经理人的发展脉络上转折,从安徽合肥来到了经济更发达的上海,准备在互联网领域创新农业。过去的工作经历,让他梳理出自己的四大优势:农业信息管理、农资市场开拓、大型公司运营、资本运作能力。具备专业技能还不够,创业者更需孤注一掷的梦想,比如——助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当时在上海举目无亲,东西南北都分不清,他说确实艰难。

“但我想完成我的梦。之前是为首领打工,现在自己创业,只能依靠自己,有了非凡的定力和定性才能站住,带领企业往前走。回首来路,感恩的人很多,尤其是支持我创业、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合伙人,在创业中给予帮助的农业部门领导。农业是急不得的慢活。没有耐心和信心,就没有今天的国兴农。”

国兴农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创新,解决农业领域“最前一公里”的问题。拿西瓜来说,就是为生产者提供西瓜的种植方案,利用自己研发出的“农业灌溉自动化和水肥一体化”系统保证品质,经过初加工包装的品牌设计,进入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进行评估,准备销售——完成这条立体产业链的最前一公里。

“创业初期,我没有完全空闲的一天,总是情不自禁地在思考。否则就会心慌……我喜欢这句话,男人因为寂寞而优秀。”

羊毛出在牛身上,让猪买单

《中国青年》:现在的农业发展形势,和你四年前创办公司时相比,有什么转变?你对公司的前景如何判断?

郭之兵:现在的政府和社会对农业都非常关注,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农业领域,我感觉形势更好了。传统农业凭感觉和经验,而现代农业更加科学化标准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强农业,必须转到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我们目前竞争对手不多,开发研究的都是新东西,不停完善。对现在的商业模式我充满信心,也在跟上海市农委深度合作,为三品战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中的“品质+品牌”保证,提供服务。

《中国青年》:这几年,公司的业务板块是在往深掘进?还是扩张玩跨界?

郭之兵:往深掘进。这一块空间很大,够我们玩了。

我们推出了“1+4”的业务模式,“1”指的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4”主要指围绕这个平台开发的四套方案:“作物GAP标准化种植方案、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农产品包装设计网”。这种“五环联动”模式是国内首创,第一个将农业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并实现农业顶层设计。别人只做一环,而我们在做五环,可以自由运用“羊毛出在牛身上,让猪买单”的互联网思维。

《中国青年》:你创建了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可扫描二维码查询。这个开发过程是否困难?

郭之兵:开发并不难,复杂的有两方面:一是充分考虑应用环境,在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和流通环节,是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使用?二是盈利模式,是卖这个专利还是免费做平台大数据?最后决定免费,导入客户资源。虽然研发成本相对较高,但两年平台推广,我们获得了可贵的大数据。

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技术模式

《中国青年》:去年,你们收购了无锡恺易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认为会增强公司在智慧农业领域的话语权。该如何理解“智慧农业”?

郭之兵:我理解就是运用了互联网智慧的农业。但往往大家做的,谈不上“智慧”二字。因为时髦的互联网科技往往并不懂农业,无法助力其发展。

我们知道,影响农作物品质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温、光、水、肥、药和农事管理”六大因素。我们针对这六大因素研发了两年,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农产品生长环境实时感知。但即使传感器非常敏锐,收集到的数据很全面,我想不清楚有多少实用价值。数据好看,但不实用!

我觉得走了弯路,及时喊停了。现在国兴农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解决“水”的问题,以科学标准的水肥比例,直接灌溉到植物根部,最终实现了“农业灌溉自动化和水肥一体化”,减少了人工和化肥的使用,从源头大幅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

这个更加精准的系统得到了市农委、市水务局的高度认可,全面参与了政府项目的承建工作。

《中国青年》: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网思维,作为一位资深IT专家,你认为这种思维对于商业掘金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郭之兵:我称不上是什么家,只是一个探索者和实践者。“互联网+”,可以加任何东西,首先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其次提供技术的可能,让虚拟成为现实。传统还在二维里转悠,而我们是在三维图像里,竞争都不是同一个格局。比如工厂卖手机,小米也卖手机,但其实是卖背后的东西,卖数据、人性化的服务,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技术模式。这个“+”,应该是智慧,是配合,是提升。

《中国青年》:反过来讲,互联网思维最大的陷阱又是什么?

郭之兵:当全社会都在谈论互联网思维的时候,一定要警惕,山头早就被先发制人的一些企业占领了,你能做的是什么?有些传统企业不懂互联网,一味模仿,生搬硬套,就不是“+”的融合,只是跟互联网平行的根本不搭的抄袭。有些年轻的创业者,胸怀理想很好,但创业时不要太理想化,否则可能会栽跟头。对互联网思维要深入思考,知识、心智,都多积累一些,才会避开雷区。

猜你喜欢
兴农农产品智慧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广西农业工作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以教育精准扶贫——独山兴农中学侧记
农产品争奇斗艳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