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值得买”:独辟蹊径成大道

2015-11-22 16:51郝志舟
中国青年 2015年19期
关键词:张大妈电子产品电商

文/本刊记者 郝志舟

“什么值得买”:独辟蹊径成大道

文/本刊记者郝志舟

“什么值得买”并不是一个“目的特别明确的创业,而是由一个爱好水到渠成演化而来的事业”。

对隋国栋的采访,正好是在他32岁生日的当天。这位刚过而立的年轻人,和他的小伙伴一起,运营着中国最大的消费领域门户网站,日均活跃用户达到340万,Alexa全球排名中位居第262位,中国网站排名第38位。做到这一量级,他们只用了5年——对一个不卖任何商品的轻资产公司来说,这个速度已经是极大地超越常规。

隋国栋很忙,忙到需要别人提醒才能记起自己的生日,“昨天晚上他们跟我说,明天是你生日,我才想起来”,他有些腼腆地笑。这种忙碌的工作对他来讲,基本已是常态。但这又是一种幸福的忙碌。刚刚乔迁的办公大楼宽敞明亮、现代感十足,健身房、影音室、休息空间、餐厅一应俱全——像那些蜚声业界的互联网新派企业一样,跟小伙伴们一起打拼,认真地工作、舒服地享受,“什么值得买”在经营一种轻松快乐的生活,为自己,也为千千万万个普通用户。

工科男的另类创业

2010年,同济大学铁路工程硕士毕业,隋国栋来到北京的一家科研院所工作。工作之余,上上网、打打游戏,研究一下喜欢的电子产品,日子平平淡淡。时间久了,骨子里流淌着不安分血液的隋国栋,开始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些不够充实。这个时候,大学时曾经有过的一个创意再次出现在他脑海里。

隋国栋早在读大学时就是个“重度电子产品发烧友”,喜欢PDA等精巧的电子产品,“Nokia、Palm的东西买了一大堆”。他还热衷于淘“洋垃圾”,从深圳进口的废弃电器里面挑好玩的东西买来,甚至自己攒硬件组装电子产品。玩得多了,自然就成了行家。面对互联网上琳琅满目的“好东西”以及浩如烟海的产品,让他觉得“淘的时候挺费精力,所以就觉得应该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大家去买东西。”一个“淘换”超值物件的信息平台,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说干就干,他首先注册了一个与“什么值得买”类似的域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上课、睡觉、打游戏,一晃几年过去了,域名还在服务器里睡大觉。直到2010年的某一天,依然喜欢收集电子产品的隋国栋发现,这个领域居然还是空白。

2010年6月,隋国栋建立了一个WordPress博客,每天以博文的形式向网友推荐自己发现的商品,内容大多是同类“极客”们喜欢的东西,比如“24元包邮的无绳电话”。纯粹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向网友分享自己发现的好东西,“所以名字也很直白,就叫‘什么值得买’。”“刚开始时没想到,这个纯粹起于兴趣的网站会有人来看,并且有人认真地留言,甚至主动投稿”。隋国栋回忆,网站没做什么推广,但用户却越来越多。于是,“2012年,我就辞职了,专职来做这个事,‘什么值得买’就从一个网站转变为一家真正的公司。”

有的时候,创业就是这么“任性”和简单。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没有所谓清楚的战略,只是觉得喜欢,觉得好玩,就“奋不顾身”地跳了进去,要在互联网的海洋里掀起跟别人不一样的浪花。从这个意义上讲,“什么值得买”并不是一个“目的特别明确的创业,而是由一个爱好水到渠成演化而来的事业”。兴趣和爱好,是成功最好的老师。隋国栋的经历,恰恰暗合了这句话。

坐在沙发里,说起那时辞职的事情来,隋国栋的表情很平淡。但是,当初辞职是遭到过所有人反对的。科研机构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待遇,没有多少人愿意轻易地放弃。办离职手续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他是该单位有史以来屈指可数的第五位辞职者。但是他是真爱“什么值得买”这件事啊!辞职之前,他白天在单位上8小时班,晚上回去再继续花8个小时建设网站,乐此不疲,以至于不得不每天花200元打车上下班,来回各1个小时的路程,才能让他有机会好好补补觉。这每天16个小时的工作量,见证了一个“神奇”的网站的诞生和成长。

站直了赚钱

“什么值得买”的域名是拼音首字母的缩写(SMZDM),热爱这家网站的用户从来不会正正经经地称呼它的大名,而是将其戏谑为缩写相同的“色魔张大妈”。发誓再买东西就“剁手”,但最终还是因为扛不住“值得买”的诱惑而继续下单购物,成功“剁手”。这些称呼里面,包含着一种说不清的“爱与恨”:

“‘什么值得买’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生活品质。话说作为小城市的童鞋(幽默的说法,指同学),眼界狭隘,对好多优秀产品闻所未闻,感谢值得买败光我的腰包”;

“自从装上张大妈的浏览器推送插件之后,我再也没剩下过钱”;

“色魔张大妈,感谢您让我成了一只千足蜈蚣,剁手一只长一对!”

坦率地讲,“什么值得买”的模式并不复杂,“消费者来看内容,点击链接跳转到电商平台并进行购买,‘什么值得买’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电商支付的佣金”。简单背后,则是源于用户对这家网站所秉持的“中立”立场的信任。就好比你咨询朋友对某件商品的看法,他不会只说商家的好话——那些单方面“忽悠”的软文,已经让我们聪明的消费者看腻了——他会告诉你这个东西“到底好在哪儿,值在哪儿,参数如何,跟竞品的区别在哪儿”,有了这些信息,你才会放心去买。核心就是一句话,“不坑朋友”。

“不能只是说这个东西在哪儿买,折扣是怎样,而要把那些(用户关心的)文字加上去,这个模式是我们首创的”,隋国栋说,“所有的内容来自于用户投递并审核的原创机制,不以是否盈利为运营决策依据,这样的初衷到今天也没变过,未来也不会变。”

只介绍值得买的东西,不依附于任何一个电商,反而让“什么值得买”有了跟商家平等对话的权利。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什么值得买”平均每年给电商带去的流量以几十亿计,因为他们的推荐而导致商品短时间内售罄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在2014年的“双11”购物节中,消费者在“什么值得买”上的订单数量超过360万单,转化率超过8%。

“什么值得买”到现在仍然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奇葩”型的创业,跟其他烧钱的互联网项目不同,他们早早地就靠电商的佣金和广告实现了基本的收支平衡,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进行过任何融资,而且从来不为赚钱迁就某一家商户,“站着就把钱赚了”。谈到收入,隋国栋有些谦虚,“只是能让我们的员工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让200多人的队伍在北京过上体面的生活,这可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值得买”的未来

爆料数达162万条以上,投稿量达到7万多篇,这是“张大妈”截至2015年5月所收到的“情书”数量,而每篇信息下面的用户评论则更似汪洋大海,难以计数。这是所有人的财富,也是所有人的负担。“信息过载”,会让人头疼。

“一定会有信息重复、信息量大的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发展网站的‘工具属性’”,隋国栋笑眯眯地介绍,比如你要买冰箱,那么“你家里有几口人,有没有小孩,除霜是不是你绝对不想碰的事……”“张大妈”会帮你把类似的问题厘清,最终出现在你面前的就是各类符合你需求的冰箱信息,“争取能让你三天之内把中意的冰箱买到手!”

再比如你想买鞋,“张大妈”会为你奉献一款叫做“鞋码助手”的小工具,按照大数据的方式帮你判断某一款鞋对你来说尺寸偏大还是偏小,帮你网购到合适的鞋。当你穿习惯了某款鞋之后,同样的鞋有新产品出来时,“张大妈”就会直接把它推送给你,购物的过程就会变得相对简单。

而隐藏在这些信息工具背后的大数据,则是未来“什么值得买”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为他们甚至能比某一家电商更了解消费者:电商只掌握自己网站上的用户数据,而“什么值得买”却能从平台的高度拿到整体用户的综合数据,描绘消费者个体和群体的形象、消费习惯、偏好等。“这是‘什么值得买’的价值所在,也有可能是未来商业变现的渠道之一”,隋国栋介绍说。

但是这些大概都不是消费者关心的事情,他们想要的只是在“张大妈”的地盘里发现值得买的东西,进行一次次的简单而爽快的购物体验。诚如一位SMZDM的用户sudanni在网站上发文所说,“留在这里的不光是节省出来或者剁手多花出去的金钱,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光阴……发现‘生命中的美’(SMZDM),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经历”。

猜你喜欢
张大妈电子产品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张大妈的开心事儿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老头晕
老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