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种的故事(上)

2015-11-22 08:22刘军钛深圳市三力星聚合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49
湖南造纸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闻纸生产量造纸厂

刘军钛 深圳市三力星聚合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049)

前言

纸种是纸张种类的简称。经过130年的发展,我国机制纸的生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制造和消费的纸种多不胜数。

纸种的诞生、消失和变化都源于市场,市场决定需求,需求推动生产。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纸张市场日新月异,纸种也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方面,新的纸种诞生,一些旧的纸种被淘汰;另一方面,由于造纸技术和装备的持续改进,纸张品质今非昔比。

纸种数量和质量不仅反映造纸工业的实力,更体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本文回顾了主要纸种在我国的发展变化情况,综述了其中的标志性事件。

1 概况

纸种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建国前

清光绪十年(1884年),我国开始机器造纸。初期以生产仿手工纸的连史纸、毛边纸为主,后来逐步改抄书写纸、印刷纸、包装纸等纸种。

各省市区第一家机制纸厂生产的纸种见表1[1]。

建国之前,我国机器造纸处于发展初期,再加上国运衰微和战乱不断,1949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仅为10.8万吨,而且只能生产一些普通纸,品种只有二、三十种,基本上不产工业用纸[2]。

上海首创机器造纸,是当时纸产量最高的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上海先后生产的纸张有连史、毛边、海月、玉扣、有光、招贴、灰报、白报、道林、模造、书面、牛皮、包纱、火柴、防潮、邮封、打字、钞票、三顶、油毡、卫生、古衬、图画、重贡、仿宋、锡光以及黄板、灰板、白板等29个品种,还有腊光、铜版、复写、晒图等4个加工纸品种。

表1我国各省市区第一家机制纸造纸厂所生产的纸种

1.2 第二阶段: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自1950年开始,国家对造纸工业进行了较大的投资,使其生产能够迅速恢复和发展,以适应经济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实际试验成功并已投入生产的纸种约79个。1952年机制纸只有32种,1957年则达到111种。“一五”期间纸种的增长情况见表2[3]。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了钞票纸、工农业技术用纸以及各种加工纸。到1980年,我国生产的纸种达到430多个,比解放初期增加了400种,比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的1957年增加了320种。

表2机制纸品种的增长情况

建国后,国家大力发展造纸工业,并把开发新纸种当作重点。纸种数目显著增加,但是所增加的纸种主要是工农业技术用纸,生产量较大的新闻纸、文化用纸和包装用纸则变化不大,市场上基本没有生活用纸。受市场需求有限、纸机装备落后以及造纸化学品应用不普及等因素影响,纸张多为中低档产品。

1.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纸张的需求与日俱增,大批新的纸种被开发和生产。随着国际先进的纸机装备,生产工艺以及造纸化学品相继进入我国,纸张质量普遍得到改善,多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于统计难度大,目前我国到底有多少纸种,仍然没有确切的权威数字。

关于未来纸种的发展,2011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林业局印发《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三项主要任务:

(1)开发低定量、功能化纸及纸板新产品。增加纸及纸板新品种,大力发展特种纸及纸板。重点开发低定量含机械浆的未涂布和涂布印刷用纸,如精制新闻纸、超级压光纸、颜料纸、低定量涂布纸、薄膜涂布胶印纸、机械整饰纸等具有良好彩印性能的纸张;信息用纸,如喷墨打印纸、热敏纸、复印纸等纸品种;食品包装纸及纸板,如液体包装纸板、食品包装专用纸等纸品种;低克重、高强度瓦楞原纸及纸板,如应用于小型和重型商品保护及运输包装的低克重、高强度的瓦楞箱纸板;功能各异技术含量较高的特种纸及纸板,主要包括生活、建材、电气制品、工业过滤器、机械工业、农业、信息、光学、文化艺术、生化尖端技术等领域用纸;引导低碳消费的低白度或未漂白系列环保型纸产品等。

(2)加快低档产品的升级换代。对消耗高、质量差的低档包装纸及纸板、印刷书写纸和生活用纸等产品,实施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开发特色产品。

(3)大力发展环保型纸产品。积极发展环保型纸产品。

2 分类

如今,不同用途的纸张愈来愈多,同一用途的纸张又有不同的规格、外观、定量、性能等等,如果细分,纸种多达数千,甚至上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统计出所有纸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通常只能根据纸张用途和生产工艺进行大的分类。因为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所以各种分类都是自定义分类。至于在大的分类之下,哪些纸应该归于哪一类,至今也没有权威的定义。

1948年,国民政府工商部上海工商辅导处调查资料编辑委员会编辑的《造纸工业》将当时我国生产的纸及纸板分为三类[4]:

1)版纸-有白版纸、单白版纸、黄版纸、茶版纸、蓝版纸及其它有色版纸

2)薄纸-有道林纸、连史纸、海月纸、书面纸、包纱纸、火柴纸、毛边纸、白报纸、灰报纸、钞票纸、招贴纸及加工纸(铜版纸及蜡光纸)

3)卷烟纸

1956年,轻工业部制定的《造纸工业产品目录》将纸产品分为纸及纸板两大类十七个小类:

1) 纸

印刷纸书写纸制图,图画纸电绝缘纸卷烟纸吸收纸计器用纸感光纸转印纸原纸工业技术用纸包装纸

2) 纸板

装订纸板制盒纸板电绝缘纸板工业技术用纸板建筑纸板制鞋纸板

1987年中国造纸学会出版《中国造纸年鉴(1986)》,把纸及纸板分为印刷用纸及纸板类;书写、制图及复制用纸及纸板类;包装用纸及纸板类;生活、卫生及装饰用纸及纸板类;技术用纸及纸板类和加工纸原纸类六大类,同时汇总了国产机制纸及纸板品种目录,收录纸种543个。

根据轻工业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1990年编制的《造纸工业标准体系表》,纸及纸板被分为四大类十六小类:

1)印刷用纸及纸板

涂布印刷纸及纸板非涂布印刷纸及纸板

2)文化,艺术,生活用纸及纸板

书写用纸复制用纸卫生用纸生活用纸装饰用纸

3)包装用纸和纸板

通用包装纸特殊包装纸食品包装纸包装纸板

4)技术用纸和纸板

测试及信息记录用纸和纸板过滤用纸和纸板电气绝缘用纸和纸板工农业生产配套用纸和纸板其它技术用纸

从2003年起至今,由中国造纸协会公布的《中国造纸工业年度报告》一直按以下分类进行产量统计。

(1)新闻纸

(2)未涂布印刷书写纸

(3)涂布印刷纸

(4)生活用纸

(5)包装用纸

(6)白纸板

(7)箱纸板

(8)瓦楞原纸

(9)特种纸及纸板

(10)其它

3 新闻纸

新闻纸是一种印刷用纸,但它与其它的印刷纸种不同,它主要用于报纸印刷。因为这一特点,建国以后新闻纸一直属于国家战略物资。新闻纸品种单一,最适合大批量生产,所以一直以来,新闻纸的生产没有像其它纸种那样遍地开花,而仅局限于少数大厂。建国后,“九大新闻纸厂”曾长期是我国的重点造纸厂。

1936年,广东纸厂由瑞典购进我国最早的新闻纸机。1945年,中国纸厂股份有限公司在宜宾首次用马尾松机械木浆生产出新闻纸。建国后,广州造纸厂从芬兰进口日产100吨的新闻纸机,1956年建成投产,成为当时国内产量最大的长网新闻纸机。

1949年全国新闻纸生产量1.4万吨,1952年增加到6.1万吨;1957年则达到12.2万吨,占当年纸及纸板总生产量的13.4%。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生产的新闻纸全部是普通新闻纸。1979年,《人民日报》社首先引进了高速胶印轮转机,使用进口胶印新闻纸出版彩色报纸。轻工业部造纸司随即向国内四大造纸厂下达了改造技术设备,生产胶印新闻纸的任务。南平造纸厂于1986年成功地生产出了胶印新闻纸,并在多家报社试印均获顺利通过。1990年4月12日《北京日报》使用南平造纸厂的胶印新闻纸印刷出版彩色增刊,成为国产胶印新闻纸印刷出的国内第一张彩报。1990年我国胶印新闻纸生产量为13.6万吨,占新闻纸总生产量的26.7%。

改革开放之后,新闻纸的需求和产量不断增加。1977年新闻纸生产量为32.7万吨,2000年增长到145.5万吨。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网络行业的快速发展,报刊印刷业受到了较大冲击。2006年全国新闻纸市场首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形势,生产量在2009年达到最高峰480万吨后,逐年下降。2013年新闻纸生产量360万吨,仅占全国纸及纸板总生产量的3.6%。由于我国新闻纸生产能力已经远远大于市场消费量,因此已被国家确定为限制发展类纸种。

回首历史,新闻纸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原料

新闻纸的出现源于磨木浆的诞生。磨木制浆,产量大,得率高;制成的纸张成本低,吸墨性好。我国生产新闻纸也一直以磨木浆为主要原料,配用少量的化学木浆。由于南、北纸厂所用木材不同,纸的性能也各有长短。北方纸厂大都采用杨木、红、白松作木浆,纸质白而细腻,平滑度也好,但抗拉强度差一些;南方纸厂大多用马尾松作木浆,纸的白度差一些,质地粗糙,平滑度也差,但抗拉强度和表面强度要好一些。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向国外学习,开始改用废纸做原料,往日隆隆作响的磨木机逐渐被废纸脱墨生产线所替代。

1992年,广州造纸厂从奥地利安德里兹公司引进的80吨/日废纸脱墨浆生产线建成投产,配用生产新闻纸,成为中国第一家使用脱墨浆生产新闻纸的企业。1998年,上海韩松潜力纸业有限公司建成,采用90%脱墨浆和10%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生产新闻纸,并逐渐调整到100%脱墨浆。以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的方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建厂方式和企业发展方向,此后国内新投产的新闻纸机均以全废纸为主要原料。

3.2 纸机

单长网纸机曾经一直是我国新闻纸生产的主要机型。

1988年,辽宁鸭绿江造纸厂从挪威引进国内第一台夹网纸机,生产新闻纸。1998年,上海韩松潜力纸业有限公司建成投产,采用日本三菱公司制造的夹网纸机。

1999年,福建省南纸股份有限公司从芬兰维美德公司引进的新闻纸机开机,是世界上第一台“优化概念”纸机。从此,国内新闻纸机的变革开始加速,传统的长网纸机被夹网纸机所取代,新闻纸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3.3 定量

1967年,新闻纸定量被定为51g/m2。

因为降低定量可以提高报纸的出报率,所以改革开放之后,低定量成为新闻纸的发展趋势。福州造纸厂和四川宜宾造纸厂曾于1978年生产性试制47g/m2和48g/m2低定量新闻纸。1981年,吉林石岘造纸厂在全国率先正式生产49g/m2低定量新闻纸。1994年石岘造纸厂研制的48g/m2新闻纸通过州级技术鉴定。2000年,南纸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45g/m2胶印新闻纸。2002年湖北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生产42g/m2新闻纸。2006年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废纸生产40-45g/m2低定量高级彩印新闻纸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 未涂布印刷书写纸

我国通常把除新闻纸外的所有印刷书写纸统称为文化用纸,按是否涂布又将文化用纸分为未涂布印刷书写纸和涂布印刷纸两大类。

1959年全国未涂布印刷书写纸生产量约为50万吨,1979年170万吨,1999年542万吨。而2013年未涂布印刷书写纸生产量则达到1720万吨,占全国纸及纸板总生产量的17.0%。

典型的未涂布印刷书写纸包括凸版纸、胶印纸、书写纸、打字纸和复印纸等。随着社会进步,未涂布印刷书写纸逐步由低档化向高档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印刷书写纸市场逐渐萎缩,高质量的彩色胶印纸、静电复印纸等成为市场主流。

近年来,未涂布印刷书写纸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提高灰分。因为用廉价的碳酸钙替代纤维,可以显著降低纸张的生产成本,所以成纸灰分不断上升,目前高的已达30%以上。

4.1 凸版纸

凸版纸是用于凸版印刷的纸张。

19世纪初,欧洲的近代机械印刷术开始传入我国,最早是凸版印刷,所以凸版印刷用纸是我国很早就生产的一个纸种。

1953年前后,轻工业部将凸版印刷用纸正式定名为凸版印刷纸。从此,在我国书刊印刷用纸中,凸版纸就成为一个最主要的纸张品种。1966年凸版纸生产量19万吨,1969年增加到37万吨。

1988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物资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凸版纸和新闻纸、纸袋纸一起被列为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物质。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凸版纸的应用极为广泛,又是以长网和圆网纸机抄造,所以生产遍布全国各地。因为当时实行以草为主的原料政策,所以凸版纸大多用稻麦草浆抄造,采用浆内施胶,无表面施胶,品质较差,外观纸病较多。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胶版印刷的普及,凸版纸的应用不断减少,如今已不再是主要的印刷用纸。1985年凸版纸生产量98万吨,1998年下降到62万吨。

4.2 胶印纸

胶印纸则是用于胶版印刷的纸张。

1915年,商务印书馆开始使用进口胶版印刷机,从此有了胶印纸的市场需求。早期用于胶印的纸张被称为“道林纸”。上海天章造纸厂早在1926年就已生产,限于当时技术设备,生产的纸张粗细不匀,且未经压光,称之为“毛道林纸”。

1956年,轻工业部造纸工业局下令取消道林纸这个纸名,改用“胶版印刷纸”。

由于凸版印刷一直是主流印刷方式,所以胶印纸的产量很低。1977年双面和单面胶印纸的生产量总和仅为18.3万吨。

改革开放之后,现代胶版印刷技术进入我国,书刊印刷厂大量引进高速轮转胶印机,推广铅排改照排、铅印改胶印新技术,对纸张品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适应铅印的凸版纸,已不再符合胶印的要求。轻工业部造纸司即把发展胶印纸作为重点。湖南岳阳造纸厂和广西柳江造纸厂,在技术改造工程中,分别引进造纸机关键部件和先进技术,对纸机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出符合高速轮转机使用的胶印书刊纸。岳阳造纸厂生产的岳阳楼牌52g/m2胶印书刊纸和金城造纸厂生产的金城牌酸法全苇浆胶印书刊纸,于1990年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牌奖[5]。

此后胶印纸快速发展,全面替代了凸版印刷用纸。胶印纸采用中性抄纸,原料普遍改用化学木浆或化学机械浆,进行表面施胶。

4.3 书写纸

书写纸是供墨水书写用的纸张,纸张要求写时不洇。书写纸主要用来制作练习本、日记本、信笺、表格、稿纸、账簿等文化用品。

书写纸用的原料种类较多,木浆、草浆都用,但对白度要求较高,不同地区、厂家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纸的质量、性能差异较大。经长网或圆网抄造后还要进行压光处理,以提高纸的平滑度。考虑到书写纸的作用,抄造过程中施胶度很高,在用墨水书写时不会出现洇水现象。

书写纸也曾经是我国的一个主要纸种,各地众多的中型造纸厂都曾生产过书写纸。但随着复印和电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书写纸的地位已经显著下降。

4.4 打字纸

打字纸是一种薄页纸。1947年期间,上海生产打字纸的厂有天章造纸厂、沪江造纸厂、中华制纸厂以及中国海京造纸股份有限公司。

4.5 复印纸

上世纪末,复印机和电脑开始被广泛使用,静电复印纸和电脑打印纸也随之作为新纸种被开发和生产,应用很快普及。

近年来,传统的打印、复印、扫描、传真机逐渐一体化,被整合成为多功能一体机。原本用途单一的纸张不仅要适用于打印、复印、扫描和传真等多项用途,而且还要满足喷墨或激光打印的要求,“多功能纸”因此受到欢迎。这种纸为不含机械浆未涂布纸,对定量、挺度、白度、吸收性、平滑度、表面强度和耐光性等有一定要求,多为小规格纸。(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新闻纸生产量造纸厂
“同化和顺应”认知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造纸厂污水处理设施上游来水异常排放及其应对措施探析
探析造纸厂沼气回收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
金城造纸厂研制成功以草代木的新型纸
今年上半年我国废纸和新闻纸外贸情况简析
日本新闻纸总产量和总消费量持续下降
湖南蓝山部门联合执法四家非法造纸厂被关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2013年日本新闻纸消费量降至325万吨
1~6月我国新闻纸出口量增加4.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