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的措施

2015-11-24 08:52胡博文
企业导报 2015年19期
关键词:增收措施

胡博文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全面加快社会主义小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而如何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除了需要依赖科技进步,更需要将农业科技培训的推广到田间地头,切实转化成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作为农民与先进的科学技术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特点及对农业科技培训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培训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训;增收;措施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键要靠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科技运用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又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民富裕,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新时期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深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科技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农民也迫切需求农业科技的新技术、新知识来实现自身增收。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服务难以到位。由于农业和农民的弱势地位,农业科技培训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农业科技培训得不到重视,经费自然也无法保障,致使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只能被弱化、边缘化,而相关工作只能体现在文件上、口号上。原有的四级农业培训网络大多数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瘫痪、半瘫痪状态,使农业科技培训成了纸上谈兵、空头口号。而乡镇组织的农业专业合作、龙头企业带头示范的有效技术指导也应各种原因而推广缓慢,农民大部分只能靠自身意识提高来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二)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主要在基层,农技培训人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导致农技推广人才流失严重、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匮乏,队伍不能得到及时更新、补充。农技人才断层现象普遍,无法满足对农业科技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提出的要求。

(三)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农业科技培训更新速度较慢一方面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另一面农技培训的课题往往偏离实际,无法跟进农民现实管理土地的需要。农业科技很难及时解决农民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相关农民接受了培训也往往不能及时消化利用,农业科技供给与需要严重脱钩。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具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而处于小学文化程度的高达40.3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更是不足5%,农民整体素质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极不适应。 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有限,仅靠农技理论培训,农民很难理解消化,甚至有些农民对这些纯粹理论的培训毫不感兴趣,农业科技推广更是难以普及。

(五)经费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实际。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科技培训的最关键的因素。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大部分经济实力不足,再加上有限经费被截留和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关于农技培训推广工作的经费也往往无法落实到位。经费的短缺,农技人员纵使有想法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对策

(一)完善政策体系,规范培训行为。搞好农业科技培训首先要搞好顶层设计,从完善政策体系、规范培训行为入手。注重实效、加强监督、规范程序、加强制约,坚持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宗旨,以需求为导向,分类培训,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和内容。规范农业科技培训的体系,就是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实施的齐抓共管局面,积极构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强化组织建设,健全乡镇农技推广培训服务平台,有实力的乡镇考虑配置专业和兼职的农技推广培训人员,切实强化农村科技培训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村级农技培训队伍,开展种养殖专业户、村长等的农业培训信息采集、带头示范、培训工作记录等基层组织工作。

(二)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机制。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千千万万农民生活的社会性大问题,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城乡互动”的原则,千方百计的让农业科技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坚持齐抓共管、人才引领、信息引导、示范推广、服务促进,多种措施积极构建农业产业培训的新模式。采取集体培训和个性化订制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由于种植养殖大户、农村科技带头人往往在农户中有较高的威望,往往能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因此尤其要加强对种植养殖大户、农村带头人的科技培训。只有加强对这些人的培训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技术、新品种示范与推广时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突出实效。开展特色种养、农产品深加工、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村镇建设和管理、农业质量标准、市场营销、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民族区域特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2]。

(三)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的培训就业政策。支持农业科技下乡、报刊、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科技培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开展农业高等院校专家走村入户,面对面交流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技培训的知晓度,切实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让农业科技培训在“阳光下”运行,是农民切实成为农业科技培训的真正受益者,而不仅仅只是走形式、走过场。

(四)导向分明,培训目的主题明确。新时期农业农村问题,面临着大量年轻劳动人外出务工而劳动力急剧下降的局面。有些农民虽然在农忙时回家种田,但在农闲时往往外出务工,而无法参加农技培训。因此农技培训应主题明确,针对那些有困难的农户开展订单式培训。切实从农民自身考虑,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培训的必要性,让农民看到培训的希望和好处,将“被动培训”为“我要培训”的主动培训模式转变。注重从数量和质量上的转变,避免以接受培训人数为衡量和考核农技培训的指标努力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更要面对市场、加大企业技能提升培训力度,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比重,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收入。

(五)加强服务平台建设,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建立健全各级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机构,探索开展以市场经济下私人化农技培训的模式。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一是要搞清楚农民最需要什么,二是要如何根据现实情况开展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建立农业科技培训的信息化对接平台,切实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开展网络问答式信息服务。如农民可以将问题通过网络相有关科技技术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提问,相关的科技服务人员进行解答。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培训和现实脱钩的问题,快速高效的解决农民当前面临的难题。?

三、结束语

农业、农村、农民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农村科技投入,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种田水平,既是解决目前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也是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新形势下,全方位、多渠道扩展农业科技培训措施,加快农业科技传播,切实提高农业、农村发展,农业科技培训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高翔,胡俊鹏,张俊杰. 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06)

[2] 王惠生. 农业科技培训模式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18)

猜你喜欢
增收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浅析铁路机务系统增收创效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农民增收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