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刚 消费者主权时代来临,将失去的顾客赢回来

2015-11-24 22:31吴志刚
营销界·化妆品观察 2015年1期
关键词:专营店品类化妆品

吴志刚

在过去三年,中国有50%的实体书店倒闭了,包括曾经风光无限的新华书店,这不禁令人唏嘘。那么关联到化妆品专营店,这个渠道会不会重蹈书店的覆辙呢?

回首整个2014年,其实整体来讲,本土化妆品专营店的发展并不理想,遭遇到各种不良的境况,比如顾客流失、客单停滞、利润下滑等,这些都是专营店所面临的问题。

今时不同往日,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再是和隔壁的老张或者老王竞争了,而是要和李嘉诚、马云、王健林等中国乃至亚洲首富进行较量,我们的对手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很多。

我们看看,李嘉诚的屈臣氏,截至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目已经超过2000家。马云的淘宝和天猫发展速度之快,更是令人瞠目。而王健林,已经在山东烟台开出了第一家万达自营化妆品集合店。还有马化腾,以其架构的微信为基础的微商更是以火箭速度迅猛崛起。这些强大的对手全部都在瓜分化妆品专营店的客流。

原来的商业环境,特征是封闭市场、信息混沌、满足需求、定时购买、转换成本高、大众化、供应长链、变化慢、个体用户等,然而在今天,这些都已经被颠覆,开放市场、信息透明、满足渴望、深度参与生产决策、随时购买、转换成本极低、个性化、供应短链、变化快等新的商业时代特征所取代。所以,我们最大的挑战是商业环境发生了变化。

从消费的层面而言,在经历了“物时代一产品”、“人时代一渠道”之后,我们已经进入了“心时代一人性”阶段,商业正在围绕人性这一主题展开。

正因此,第三次零售革命已经到来,消费者选择自主权极度提升,所有零售业经营者不得不应对市场开放、信息透明、产品丰沛、选择自主的交易环境,消费者不再处于市场交易的附属地位,化妆品专营店要以全新的零售思维迎接“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来临。

未来,谁能真正把消费者当成上帝,谁才能赢得上帝的青睐。

年度热词预示化妆品店业态正处于剧变前夜

在探讨具体应对之策之前,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2014年本土化妆品专营店有哪些关键词值得关注:

2000家:不久前,屈臣氏在天津开出了其在中国大陆的第2000家店。这是中国化妆品零售业态里一个前所未有的开店数目。急速扩张和下沉的屈臣氏,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本土化妆品专营店的竞争对手。当然,与此同时,以浓妆淡抹等为代表的本土新兴连锁店也正在区域市场快速崛起,发展势头颇为迅猛。

体验化:现在化妆品零售业态越来越注重体验服务。比如,香港莎莎2014年在香港铜锣湾开出了一家全新的体验店,在化妆品零售之外大胆融入了书籍、咖啡等体验项目,完全打破了原来的经营模式。内地同行虽然没那么大胆但也没歇着,像洛阳色彩就从2014年初开始撤掉一到两组货架,将其改造成了体验区。

跨界开店:其他领域的经营者开始分食化妆品零售这块蛋糕。很多人已经知道,万达集团在烟台开出了第一家自营化妆品集合店,叫MAIACOLOR。未来,在万达商业体里,很有可能不再引入屈臣氏、莎莎、丝芙兰,而是以自营的化妆品销售模式为主导。收购了很多代理商大佬的供应链上市企业怡亚通也开始涉足零售,推出EA·LEAD化妆品连锁店。在这家店里,他们打破了品牌的局限,全部按照品类陈列。另外,在行业内,代理商也纷纷加入到开店的行列,比如安徽知名代理商传美就推出了“传美荟”化妆品连锁店。

单品牌专卖店:不得不说,现在品牌越来越倾向于直接接触消费者,开设单品牌专卖店正在成为行业的一大现象。在外资品牌中,到目前为止,悦诗风吟在中国大陆至少已经开设了1OO家单品牌专卖店。一些表现好的单店,如上海正大广场店,年销售额已经超过500万元。我们这个行业的老江湖婷美看到悦诗风吟起来后,也马上行动,到现在开出的婷美小屋单品牌专卖店也早就超过了60家,据说也经营得还不错。

自有品牌:越来越多的专营店开始着力打造自有品牌,并且,这些自有品牌在门店的占比正在飞速提升。

加盟、联盟、联合:2014年,多家连锁正式对外宣布试水或放开加盟,尤以娇兰佳人为代表。已经到来的2015年,将是娇兰佳人大肆扩张的一年。与此同时,各种联盟开始正式登上舞台,其中以天美联盟最为抢眼。到现在为止,天美联盟已经有600多家联盟店。还有很多化妆品店的老板走的是联合之路,合作开设新的零售商号。据我了解,山西就有7家大型连锁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全新的连锁品牌,叫“普丽生”。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背后是什么力量让这些原本老死不相往来的连锁店走到了一起?

品类管理:娇兰佳人不久前在广州推出了第三代零售店铺,彩妆在其中的占比已经达到35%以上。我能了解的信息是,未来,娇兰佳人会把彩妆当成核心聚客品类去打造。

除此之外,2014年,微商、020、形象升级等关键词也都被频繁提及。以上这些热词,其实正是2014年化妆品专营店业态的真实写照。而透过这些热词,我们几乎能清晰地看到,本土化妆品专营店渠道已处于剧变的前夜,即将迎来一场重大的变革。

客流是鸡,利润是蛋,将失去的顾客赢回来

未来3年,中国16.9万家化妆品店将进行全面升级,这种升级不仅是有形店铺和商品的升级,更是无形的经营思维的升级。

在全新的商业时代下,化妆品店面临9大核心问题,从如何吸引顾客进店开始,进而解决如何实现更高销量、提升回购、提升客单、更易成交、提升毛利、降低库存、加快周转、跨区拓展。

在这些问题中,以唤回已流失的顾客为起点,化妆品店将重新思考门店的整体定位以及相关经营问题,实现化妆品店在新时代的涅槃。只要能唤回顾客,整个交易环境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以提升“集客力”为核心,化妆品店零售升级需要达成以下四大目标:

1.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进店。

在过去一年中,化妆品店遭遇了4%的顾客流失,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今天的化妆品店,正在逐步沦为中老年人购物的场所。一个业态如果正在失去年轻的消费者,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业态的凋敝。所以,把年轻的消费者吸引回来是很关键的。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提升门店的时尚感、体验感、主题化、易购性和专业服务,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

首先,补充以彩妆为代表的时尚商品来提升门店的时尚感;其次,强化门店体验让消费者感觉购物就是一种乐趣和享受;第三,发挥零售主题化,让卖场富有娱乐性和主题感;第四,提升易购性,今天的化妆品店内,很多商品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性价比,以至于消费者没有想买的欲望;第五,我们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让年轻的消费者更容易获得消费体验。

2.提供有集客力的优质商品或高性价比的自有商品。

在过去的一年中,很多专营店在大量开发自有产品,并且销售占比急剧提升。现在行业内甚至流行一个观点:门店要想在下一个阶段进行大步拓展,自有产品的占比至少要达到40%,这样连锁店才能处于安全的状态。

这40%的自有产品的用途是什么呢?过去零售店认为,自有产品的用途是为门店产出更多的利润,现在看来这是完全错误的。做自有产品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是针对目前供应链未能提供优质性价比产品的一个有效补充,化妆品专营店最需要的就是高性价比的产品。

关于性价比,涉及到我们所说的倍率,也就是生产成本与产品零售价之间的倍数。在韩国化妆品专营店业态,这个倍率是3-4倍,而中国却高达10倍。所以,我认为未来化妆品店的经营肯定会围绕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展开,给消费者带去更多的购物选择。

除了做自有产品,完整的品类结构、补充季节性与便利性品类、培育高成长品类和寻找战略伙伴,都是让店内拥有优质商品的途径。

3.形成独特区隔的零售定位。

现在的化妆品店都是千人一面,如何让自己的店铺和别人有所区别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结构。关于未来的零售店铺,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是:“大城小店”和“小城大店”,即在大城市开出更加细分化、精准化的小店,在小城市开出更有聚客规模的大店,通过有效的区别化定位实现零售的有效突破。

而在门店产品的选择上,我们要思考如何打造目标和专属品类。以丝芙兰为例,当人们提到丝芙兰的时候,就会联想到香水,这就是丝芙兰特有的目标和专属品类。而我们现在超过90%的门店都不具备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复合业态”。未来的化妆品专营店不仅仅只是卖化妆品,也许还会有咖啡、饰品、食品等,这样的复合业态将会是未来发展趋势。

4.与用户建立崭新关系。

过去,如果开一家新店,很快就会成为这个片区的时尚中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电商、海外代购以及其他零售业态,很多化妆品店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失去了吸引力。如果专营店愿意构建全新的消费关系,就有机会让消费者重回化妆品店。

今天大家都在探讨020,就是如何从线上到线下,但是未来我们会探讨02M,如何从线下到移动端。因为在未来,移动端会成为用户管理的核心手段。还有CRM,智慧化管理,指如何让零售店管理更加聪明智能。

我们必须将零售店再次打造为社区的时尚中心,提升全新服务,务必做到顾客粉丝化、促销提案化。在日本,化妆品专营店已经把销售升级成了对顾客的问题解决方案。

以上四大目标的核心,就是让专营店提升集客能力,再次让消费者回到化妆品店。记住一句话,客流和利润的关系,客流是鸡,利润是蛋,有鸡才有蛋。

在新商业时代下,一定要洞悉商业环境的深远变革,真正转变零售思维,一同加入到化妆品店零售升级潮流中,将失去的顾客赢回来,这仍将是我们的时代。

猜你喜欢
专营店品类化妆品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意迷福利,“六一”乐翻天,一元抢购图书啦!
2013年三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
2013年二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
2013年一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
满足专营店的品牌
干燥春季里的柔美化妆品广告
“服务营销”决战日化专营店
Six or Twelve?六还是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