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2015-11-24 19:13张敏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张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教学管理体系;教育教学质量

现阶段,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职业岗位加大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在此背景下,教学管理模式日趋复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所以,新时期,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的探讨已是必然趋势。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二级教学运行管理是在校园二级建制的基础上,分别赋予校级、院(系)级不同的职责,并按照职业需求赋予各自不同的权利,突破以往由学校高度集权的控制管理体系,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并下放管理权限,给予二级学院足够的权利和利益,促使其成为相对独立、自主发展的办学实体。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完善高校管理体系

相较于普通科研本科院校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和理念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一方面能完善高校基本人事管理,促使高校人事权力分级明确,实现上级战略思想的准确、及时下达。且下级分工明确,减少了因人多事杂导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意见不一、目标不明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从财务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构建二级学院不仅能突出学校的宏观调控能力,又能赋予二级学院一定财务、人力资源的自主性,使其获得更多的规划活动经费及师资力量,提升教学质量。

1.2 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益

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构建,能搭建起学校管理高层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一来,就学校管理高层而言,校级制定的相关政令、决策能及时、准确地下达给二级学院,从而便于二级学院能按照具体的专业特色、学生特点来进行任务的分派,或者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管理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专业性、针对性,提升学习效益;二来,就学生而言,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更加符合其对知识、对自我的掌握,能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院校,便于为自己制定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成为能充分适应社会的人才。

1.3 有利于延伸校园文化

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应用,便于二级学院按照自身学科专业特色来延伸校园文化。并且,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不同二级学院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还能解放思想,加强观念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用型本科院校利用交流与沟通,能及时掌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最新动向,进而根据自身校园文化理念,创造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学院文化。这能极大有益于学生转变因学习而学习的传统观念束缚,形成独到的文化特色,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2 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的思路

笔者认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实现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密切结合本校发展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路:

2.1 转变工作理念

以往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工作理念主要是以“管”为主,教学管理人员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均不自觉地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而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则是强调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进行服务式教学管理,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求发展、求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2 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

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其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和扩展了办公室的内涵及外延。新时期,必须加强工作思维的创新。要求办公室人员必须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充分适应新形势变化,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找准工作角色定位,树立个人及办公室形象,提升办公室管理效率。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发掘,加强改革创新,解放思想,提升管理层次,真正发挥办公室管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根据国家及地方新兴产业需求,构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逐步形成校企联合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推行自主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潜力,实现全面发展。另外,加强和改进课程实践课程的设置,不断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和提升其创新能力。在确保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最低必修课限度时,增添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促使其个性发展。最后,积极转化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将科研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教学优势。引导教师在教学内容中添加自己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开设创新型实验,丰富、提升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没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也会成为空谈。所以,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引进高层次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及教学骨干,或以校企联合方式在企业、高校、科研院聘用高素质、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另外,利用校外实习、培训基地等方式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实际工作积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构建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有着很大的必要性,须认真做好校级、院(系)级分工,针对特色专业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构建一个自上而下政策统一、内容丰富的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此外,二级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真正构建教育、激励、自主的教学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5):178-179.

[2]杨闯,王俊玲,杨萍,张传军.转型体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现代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236-237.

[3]戴雯.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1,(6):221-224.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写作”课程实践教学与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