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11-25 09:16白双喜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性肝炎酒精性胆囊

白双喜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人民医院,青海海东810800)

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双喜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人民医院,青海海东810800)

目的:探究和分析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01/2015-01期间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实验组增加肝脂消胶囊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肝功能比较上,实验组的ALT、AST以及TG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肝脂消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

肝脂消胶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效果

0 引言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肝脏疾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性有关,属于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在病理性改变上,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病相似,然而其不存在饮酒过度史.在目前,随着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发展为肝硬化以及肝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进行分组,旨在总结肝脂消胶囊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01/2015-01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男患者34例,女患者26例.年龄30~67(平均45.3±3.2)岁.病程4~16(平均10.8±2.1)个月.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

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药物剂量为每次228 mg,3次/d.实验组患者给予肝脂消胶囊治疗,药物主要成分包括莱菔子、生山楂、丹参、姜半夏、泽泻、柴胡、郁金、虎杖、姜黄、鸡骨草、绞股蓝、草决明、桃仁、海藻等,剂量为每次3粒,3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8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如下:①治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消失,肝脏酶学指标、血脂均正常,影像学检查显示无异常.②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显著改善,肝脏酶学指标显著下降,幅度在50%以上,血脂显著下降,幅度为≥40%.③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有所改善,肝脏酶学指标下降,幅度在30%以上且低于50%,血脂有所下降,幅度为≥20%且在40%以下.④无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变化.

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甘油三酯(TG)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涉及数据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示格式为率(%),组间数据比较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30)

2.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在ALT、AGT以及TG比较上,两组患者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性,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以及TG均有所下降,实验组ALT、AST以及TG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n=30,±s)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n=30,±s)

aP<0.05 vs本组治疗前;cP<0.05 vs对照组治疗后.

组别 ALT(U/L) AST(U/L) TG(mmol/L)实验组治疗前 80.2±10.2 89.2±20.1 5.45±0.21治疗后 40.1±4.1ac 33.2±3.4ac 1.10±0.20ac对照组治疗前 80.1±9.5 88.1±12.5 5.01±0.11治疗后 50.2±3.2a 45.3±3.1a 1.82±0.14a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疾病,主要排除酒精等其余明确损肝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部脂肪沉积的临床综合征,该病与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性关联密切[1].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降血脂、胰岛素增敏剂、抗炎、保肝、肝移植等,然而单纯对血糖以及血脂进行控制,难以对病情进行逆转,且长期服药存在肝肾毒性.中医指出,脂肪肝主要致病因素为“痰”以及“瘀”,患者主要因饮食不节、劳逸失度而脾虚失运;或者因患者情志失和,肝气郁滞,木旺乘土而脾失健运;或者因素体虚损,累及脾胃而湿浊内停;或者因久病及肾,肾阳亏虚,气化无力,痰浊不化,湿浊内结而痰湿瘀阻.

肝脂消胶囊具备化痰祛瘀、疏肝健脾以及清热的效果,其中莱菔子、姜半夏、海藻、绞股蓝以及虎杖等具有化痰理气的效果;而丹参、姜黄、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泽泻、草决明、鸡骨草则疏肝清热;柴胡以及郁金具有疏肝解郁的效果.现代药理学也指出,姜黄、虎杖、泽泻、草决明、丹参、绞股蓝等具有降脂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循环,实现保肝抗炎抗肿瘤的效果.

本研究显示,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比较上,实验组的ALT、AST以及TG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郑功泽[2]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采用肝脂消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普及.

[1]李 晶,李振民,张 旺,等.脂肝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80例[J].四川中医,2012,30(8):101-103.

[2]郑功泽.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98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64-65.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情况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其适应症也得到很大扩展,以往需要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以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然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应用和时机都需要严格把握,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2].对于发病时间超过3天的患者,会因炎性水肿吸收导致胆囊炎症粘连紧密,增加手术分离难度,提高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分离胆囊周围正常和病变血管;仔细辨认肠管、网膜、胆囊粘连的状况以及肝总管、胆囊管和胆总管的解剖关系;如胆囊张力太高则在胆囊底部无血管区域进行穿刺减压.

在本研究中,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有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了对复杂胆囊结石患者应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损伤程度更轻,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鹏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5例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132-133.

[2]Rivas H,Varela E,Scott D.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initial evaluation of a large series of patients[J].Surg Endosc,2010,24(6):1403-1412.

R259

A

2095-6894(2015)05-131-02

2015-04-15;接受日期:2015-04-28

白双喜.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Tel:0972-8520361 E-mail:bsx5130@163.com

猜你喜欢
性肝炎酒精性胆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化滞柔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